◎林幼芳(新竹勝利堂會友)
孩子進入青少年時期,在學校的學習時段、同儕相處的需要大增,幾乎填滿了孩子的生活,不但身為專職母親的我開始有更多時間,也讓既有穩固的親子關係面臨轉變和鬆動。
而當孩子真正離家讀書,邁向人生另一個階段,做父母也需要跟著升級。我的孩子要搬去大學宿舍後,她首先面對的就是人際的焦慮和卻步,於是對於第一次回家顯得格外的期待。這次見面我才知道:這幾天自己的心情其實總是掛念著孩子。於是我們在上個週末抓緊時間採買和整理,一起確認尚未帶齊的生活物品,至少這樣可以穩定孩子回校後的生活節奏。
孩子第一次離家在外生活,適應起來顯得不容易,於是我到校園書房挑選了明信片和小物,參考《享受美好生活的9道練習》書中一句感動自己的經文:西番雅書三章17節,提筆鼓勵她──那位大能的主是如此默然的愛你,也因你喜樂和歡呼──這份力量想添加在她的心裡。
等到孩子再次返校的時刻,雖然仍是不情願,但還是邁步往前了──那個背影映在父母的眼中,既是欣慰卻也是不捨得。喜的是這將走向成長,但需要邊走邊摸索的辛苦,然而就算再多的不捨,父母也是要忍耐和安靜。這些翻騰總要孩子親身經歷才能有所體會。
那天爸爸送孩子回宿舍後返家,埋在自己的模型玩具中調整心情。那晚,每個時刻都在品嘗,從送出門的酸,到等待的苦,焦急的辣,報平安的甜,一個晚上酸甜苦辣都沒錯過,真的好特別。
雖是孩子單獨的成長路線,但這趟路其實全家一起走!
升級後的父母,就是在背後為正離家在外的孩子們,祝福、禱告和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