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5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花蓮光復鄉水患重創 教會成災民避難所 家園重建漫漫需要代禱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馬太鞍長老教會湧進許多災民,卓榮泰院長(右上)前往教會關心災民,門諾醫院醫護人員繞道挺進教會為需要災民義診服務(右下)。(圖/翻攝馬太鞍長老教會、門諾醫院提供、卓榮泰臉書)
牧師與同工、各地教會機構、醫療團隊紛紛投入──有人送來物資,有人協助醫療,有人幫忙安置與陪伴。教會為災民提供一處遮蔽之地,彼此守望、同舟共濟。請為花蓮災區禱告,求神保守受災鄉親的身心健康,也為清理淤泥與重建工作代禱。

【記者李容珍採訪整理】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於9月23日溢流,水勢來得又急又快,不僅導致馬太鞍溪橋遭洪水沖斷,堤防潰堤造成大量水流及土砂灌進光復鄉,市區、部落被洪流吞沒,災情慘重,截至24日晚間10時,已造成14人死亡、34人受傷、46人失聯,超過600人被迫住在收容所。

緊鄰馬太鞍溪的光復馬太鞍長老教會位於較高地勢,未遭淹沒,許多災民因此湧進教會。馬太鞍長老教會宋美花牧師受訪時表示,政府安排安置災民的地方多在學校,但是附近的居民認為教會地勢較高,到教會比較安全,教會也提供空間安置災民。原本23日有150人來教會,沒想到原本要安置災民的國中、高職後來淹水,災民又被撤到瑞穗;因部分居民仍感害怕,24日教會因此一下湧進了450人。教會空間擠不下這麼多人睡覺,24日大水也不再如此湍急,因此她鼓勵較年輕的居民回家,也擔心他們睡在教會的椅子上會比較辛苦,加上教會旁邊有一間國小也很安全,有些人因此移往那裡安置;現在還約有250人睡在教會和部落教室。

許多災民到馬太鞍長老教會。(馬太鞍長老教會提供)

行政院長卓榮泰24日特別到教會關心災民,表達要和災民合力重建家園的訊息,並指出當務之急是確保小朋友的奶粉與保暖衣物、老者的藥品供應充足,以及為鄉親找到更安全、方便的安置處所。

光復鄉教會成為急難中的避難所

這次突如其來的水患,我最大感觸是,教會就像挪亞方舟,提供人們急難中的避難所。」宋美花牧師表示,雖然多數災民不是基督徒,也願意接受教會的服事,大家宛如家人同舟共濟。對於教會長老執事看到需要都主動協助,她表示感恩,也非常感謝阿美中會、芥菜種會及救助協會的同工,不辭辛勞繞遠路將物資送進來,這份付出讓她深受感動。水患中,她從眾多教會機構、牧者與同工的行動裡,真切體會到主的愛,也因此得到極大的安慰與溫暖。

阿美中會等各地教會提供協助,將物資送進教會。(馬太鞍長老教會提供)。

宋美花牧師表示,停水帶來極大不便,尤其影響到廁所清潔,她住處的淤泥至今仍未能清理。她也表示,感謝許多來自各地的教會持續致電關心物資需求,目前物資已足夠,但當務之急是志工協助清理淤泥,特別是獨居長者因無力自行處理,更需要協助。26日將有志工進入災區,她請大家為後續的清理與重建工作代禱。

門諾醫院挺進山地巡迴醫療

門諾醫院的山地巡迴醫療隊也挺進光復鄉,進到馬太鞍長老教會。門諾醫院指出,這些災民中有很多長者在災難中受傷,其中不少人因為慌亂逃生打赤腳而受傷,身心皆受重創。這些災後急需的關懷與醫療支援,讓他們無法袖手旁觀。水退的次日早晨,門諾巡迴醫療團隊清點災民與病患用藥需求後,由醫院出發,沿路都是洪水帶來的黑泥、損壞的車子、還有未退的水流,原本只需1小時的路程,繞道開了3個小時才抵達光復馬太鞍教會,提供現場醫療服務,並由醫師、護理主任、護理長等專業醫護人員協助,為每一位需要治療的患者提供必要的照護。

門諾醫院提供義診。(門諾醫院、馬太鞍長老教會提供)

門諾醫院也表示,多位長者因涉水避難造成腳傷,醫療團隊到來後趕緊將傷口重新包紮。山地巡迴醫療隊攜帶災民需要的慢性病藥、皮膚科和眼科用藥、外傷藥,以及救急物資(如特殊營養奶粉)進到災民收容所,期盼為光復鄉的災民帶來需要的醫療與關懷。門諾醫院也呼籲,請繼續為花蓮及門諾的醫療團隊禱告。

居民來不及撤退 教會及時編制救助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阿美中會教社部在太巴塱教會開設災害應變中心,開放2樓給居民作安置和避難。太巴塱教會那麼好•Y讓牧師統整教會空間,提供11月份要落成的照護中心先安置居民,並動員太巴塱教會松年牧區提供安置住所,目前已經安置50人。

教會在災區提供服務。(翻攝自太巴塱教會臉書)

那麼好•Y讓牧師受訪時表示,這次洪水是部落有史以來首次遭遇水患。原以為有河道保護,即使遇上豪雨也不至於氾濫,因而未特別警覺。然而,暴雨來勢兇猛,不到半小時,洶湧的洪水便從河堤溢出,瞬間形成汪洋,讓居民措手不及,甚至來不及撤離。部分居民原本要後送至政府安置中心,但途中因洪水阻斷無法通行。所幸鄰近教會及時啟動應變,迅速在一小時內將既有的急難救助編制重新編組,將居民安置在教會,使受災者獲得即時庇護。

許多人和教會提供救災物資。

教會臨時提撥預算,到附近的商店購買物資送給安置的災民。由於有些災區的居民無法出來,還待在家裡,他們甚至到凌晨兩點,還忙於將礦泉水、物資送到他們手中。由於隔天水勢稍退,有些地方沒有警戒,災民就先回家,安置的人因此來來去去,較年長者仍留在教會。

感恩眾教會提供需要物資

由於道路不通,那麼好•Y讓牧師說,很感恩一些教會機構繞遠路將物資送進來,他們也協助將物資和礦泉水送給部落災民。他表示,目前災民已有飯吃,也有礦泉水可喝,只是停水無法洗澡,也籲請大家為後續汙泥清理、家園恢復禱告。

教會建立急難救助機制,分工合作,討論解決當前問題。(翻攝自太巴塱長老教會臉書)

物資湧進太巴塱教會,教會也提供災民餐食。(翻攝自太巴塱長老教會)

光復鄉鎮平長老教會林曉芳牧師表示,由於大進國小設立安置中心,前幾天共安置四、五百人,有些災民無法睡好覺,加上光復鄉缺水,國小廁所變得髒亂,有些人因此轉到教會安置。隨著災情趨緩,部分災民陸續離開到鄰近鄉鎮居住。她這幾天也前往國小探訪陪伴會友、關心災民,帶唱詩歌,為他們禱告。

雖然洪水已經退去,但光復鄉多數道路仍被厚重淤泥掩埋,不少民宅的門扇被沖歪,甚至夾帶土石沖入,導致一樓家具全數毀損,車輛亦被沖走,重建之路艱鉅。當前,大量工程機具已進駐光復鄉,加緊清理街道泥沙;在地業者也不忍家鄉受創,迅速調度十多台大型機具投入搶修,使主要道路逐步恢復通行。國軍並出動AAV-7兩棲突擊車參與救災,協助運送與救援工作。隨著洪水退去,如何加快重建家園,已成為當前最迫切的任務。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