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秀芳採訪報導】自2017年成立以來,「愛花城」已走過八年,不再是一項短期活動,而是持續擴展的全民關懷行動。如今已深入至知知港、金馬士、淡邊等地,服務對象涵蓋多族群與弱勢群體,逐步贏得社會與政府的信任。在這背後,是王祖祥牧師和一群城市守望者的長期耕耘。
芙蓉愛恩社區教會(Agape Community Church Seremban,中文部)主理牧師王祖祥,正是「愛花城」運動的發起人。他受訪時暢談這項由教會發起、跨宗派、跨文化、與政府及民間團體攜手的關懷運動,如何從2017年一路走到今天,走進人群、服務社會、連結國家。
以實際行動回應愛國精神
「教會不應局限於教堂內,而要走出圍牆、跨越族群與文化界限,以實際行動回應城市的需要!」王牧師語氣堅定。第一屆「愛花城慈善嘉年華」就集合了芙蓉33個團體,包括教會、福音機構和神學院,並與市議會合作清理街道、籌款支持慈善機構。由此開啟與消防局、警局、非政府組織(NGO)及醫院等單位的信任合作。
王牧師指出:「許多馬來西亞華人對政府常有情緒,但從信仰眼光看,基督徒不能帶著仇視,而是要關懷。」他強調,教會應回應國家呼召,成為「橋樑、和事佬、調解者」。
在這精神下,教會開始主動關心友族朋友,探訪清道夫、剪草工、送餐員,也走進馬來甘榜、印裔社區,與原住民家庭一起用餐,建立深厚友情。
疫情期間,教會開放場所作為物資儲藏與派發中心,提供乾糧、個人防護裝備(PPE)、防疫用品,並與福利部、醫院、州議員配合協助跨州援助。
王牧師提到:「我們學會了找對人,與高層建立聯繫後,辦事更順利。人脈建立了,關懷就更容易進入體制。」
以馬來西亞人的身份表達愛
2023年再次舉辦義賣會,2024年更籌辦露天嘉年華「星光閃爍在花城」,並擴展服務範圍。今年則關注殘障兒童與長期照護者,與福利部門合辦「醒覺運動」,深入特殊教育班與腦障中心,協助照護家庭。
儘管愛花城是由教會主辦,王牧師強調:「我們非常謹慎,不帶宗教色彩。我們是以馬來西亞人的身分來服事,用行動表達愛國心。」他們與政府單位一同參與國慶遊行、聯合賑災行動、為公務員舉辦午宴。
一件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是一位8歲腦障基督徒女孩去世後,福利部官員尊重其信仰,邀請他主持追思禮拜。除了女孩遠從東馬來的父親和阿姨,其他出席者皆為友族,使這成為他主持過最特別的一場追思會。
「光要照在人前,教會應當走出去。」王牧師深信,這就是耶穌所教導的使命。
從身邊小事做起 讓信仰發出真光
8月31日是馬來西亞國慶日,9月16日則是馬來西亞日。在當前世界局勢動盪、經濟與社會不斷起伏的背景下,許多人對未來感到迷惘甚至無力。
然而,身為信徒,可以選擇用不同的眼光凝望這片土地,不是帶著批評與失望,而是帶著愛與盼望。教會也正以實際行動回應這份呼召,走進城市、關懷人群,讓信仰在土地上發出真實的光。
王牧師總結道,真正的愛國,不只是在國慶揮旗,而是在日常中盡本分。每個教會都能從身邊小事做起,打開接觸點,與政府同行、與鄰舍連結,不靠口號,而靠腳步。
在「愛花城」持續前行的過程中,王祖祥牧師觀察到,跨文化與跨宗派的合作不僅豐富了教會的事工模式,也拓寬信徒對國家使命的理解。
他常說:「福音不是局限在講臺上的信息,而是行動中的見證。」在實際服事中,教會學習與地方政府、民間組織、友族社群建立合作基礎,彼此尊重、彼此配搭,展現出屬靈的合一,也實踐出國民的擔當。
以謙卑的心 敞開外界對教會的誤解
王牧師回憶道,最初走出教會的舒適圈並不容易,教會和政府之間缺乏交流,彼此存有誤解。
但當教會以謙卑的態度、務實的行動主動走近地方機構,政府也逐漸敞開。從最早期與市議會合作打掃公園,到後來與福利部合作推展社區援助、與州議員聯辦賑災活動,每一步都為教會打開了新的服事平臺。
在推動「愛花城」期間,王牧師尤其重視青年和下一代的參與。他表示:「如果年輕人從小只活在自己的舒適圈,不曾與不同背景的人群互動,將來很難愛這個國家。」
因此,教會推動親子參與的陪跑活動、環保教育、健康講座、探訪行動等,不只關心社區,也有意培養下一代的責任感和國家意識。
如今,「愛花城」團隊也開始接觸教育領域,例如為三民華小特殊班的學生家庭提供支援,為孤兒院孩童安排家教協助馬來文與英文學習,還組織教會姐妹走入廚房,教授生活技能。這些看似平凡的努力,實則逐漸改變著一群孩子的生命軌跡,也讓教會成為社區中值得信賴的存在。
王牧師強調:「我們所做的,不是要證明教會有多好,而是希望讓人看見,信仰是可以改變城市的力量。」
在他心中,真正的復興不只是教堂人數增長或活動熱鬧,而是當教會願意服事鄰舍、信徒願意跨出一步,就能帶來和解、盼望和更新。
在2025年,「愛花城」將邁入第八年。教會計劃持續擴展至更週邊的社區,並關注長期照護議題,例如殘障人士、年長照護者、單親媽媽等群體。同時也希望透過與福利部合作的「醒覺運動」,喚起社會對這些弱勢群體的長期支持。
王牧師最後說:「哪怕我們只能做一點點,只要每一間教會、每一個人都肯走出來,那就是國家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