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6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花蓮洪災行動愛鄰舍 救助協會召聚志工投入災區清消 世展會兒童關懷中心撫慰孩童創傷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梁敬彥 追蹤
救助協會號召花蓮當地教會弟兄姊妹投入災區清理志工,以行動展現愛鄉土愛鄰舍教導。(圖/救助協會提供)

【記者梁敬彥整理報導】日前,樺加沙颱風造成馬太鞍溪堰塞湖大規模溢流,釀成下游的花蓮縣光復鄉遭到大規模洪災重創,從高山傾洩而下的大量土石泥流,讓光復鄉滿目瘡痍,很多災民也流離失所,其中不乏高齡長者與稚齡孩童,基督教救助協會和台灣世界展望會,連結在地教會和公部門,前進重災區展開緊急救助和關懷行動。

太巴塱部落因地勢較高,損害相對輕微,也因此成為救助協會的收容中心與物資分發據點,救助協會把原本設置於太巴塱長老教會的太巴塱中繼倉轉為安置所,安置近360位災民,並承接縣府物資管理工作,徵召志工投入家戶清掃與環境消毒;台灣世界展望會則在大進國小設立兒童關懷中心,透過繪畫、遊戲與陪伴支持情緒復原,陪伴災後兒少走過創傷。

遭到洪災侵襲的光復鄉滿目瘡痍,基督教背景的社福機構協力投入清消。(圖/救助協會提供)

世展會投入災區清消。(圖/世展會提供)

救助協會花蓮區主任梁佳宏表示:面對這麼大的洪災,已連結花蓮各教會的志工,全力投入物資管理與清消工作,徵召志工投入家戶清潔與環境消毒,加速災區復原,馬太鞍1919服務中心已收容近300人,太巴塱1919服務中心(太巴塱長老教會)約收容60人,物資登記與分發由在地教會統籌,並有基督長老教會東部中會、太魯閣中會、阿美中會,及布農中會等共同協力。

救助協會號召投入災區清掃志工

救助協會人員與志工已進入受災嚴重區域,透投入志工協助家戶清掃,受災戶家中淤泥堆積達30至60公分深,因此,協會積極調度小型山貓等機具,盼提升志工工作效率,幫助災民重建家園。

由於陸續接到來自各地表達擔任志工的電話,梁佳宏主任表示:「目前志工將依現場救災需求彈性招募。由於大雨不斷,堰塞湖仍有溢流風險,招募人數須隨時調整,因此目前志工徵召僅限花蓮地區,且交通與住宿需自行處理。欲投入志工服務的愛心民眾,請隨時留意救助協會官網公告。

救助協會志工協助災區清淤。(圖/救助協會提供)

1919食物銀行總監張謙方表示:「自24日中午起,馬太鞍1919服務中心陸續收到大量水、衛生紙、泡麵,及零食。目前最缺乏的是雨鞋與盥洗用品,包含牙刷、牙膏、毛巾與清潔用品等。另外也需要掃帚、雨鞋等清洗用品。」

本身是基督徒的《作工的人》作家林立青,26日在在個人臉書發文提醒有意前往災區投入協助環境清消工作的志工,土石淹沒後,最討厭的是這些土幾乎都是混雜黏土,會發臭也會變硬,這時候在土壤中,可能有碎玻璃,倒榻的鐵件金屬,尖銳的木頭,請一定要準備好手套和雨鞋,如果預算許可,請準備防切割手套和安全雨鞋,如果可以,優先讓有專業技能的朋友先去。

救災物資從各地匯聚到太巴塱救助站。(圖/救助協會提供)

林立青建議,要前往擔任救災志工的大家,要先確定好有住宿的空間,不會去了之後給災民帶來困擾,確定自己有準備好慢性藥物,或者改用其他方式支持,確定有目標再啟程,不要增加交通上的堵塞和壓力,確定自己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信心熱情,能夠接受看到震撼畫面。

世展會關懷災區創傷兒童

台灣世界展望會則於光復鄉大進國小,設立兒童關懷中心,讓受災孩子能在安全環境中獲得心理支持與情緒紓壓。展望會社工在兒童關懷中心服務的兒童小巧(化名),透過畫作描繪心中的驚恐場景:「海浪都是髒髒的,我們跑到二樓。一直下雨,我希望會有彩虹。」在陪伴與引導下,孩子得以用圖像表達害怕與期待,社工也持續透過遊戲與陪伴安撫孩子的情緒。

世展會在災區設兒童關懷中心。(圖/世展會提供)

台灣世界展望會東區辦事處李玉明區處長表示因安置處所民眾進出變動,目前大進國小安置總人數達 241人,兒童關懷中心服務40人。值得欣慰的是,先前失聯的6歲女童小沂(化名)已於昨日平安尋獲,與母親順利團聚,感謝所有搜救人員與社會各界的關心。

 台灣世界展望會將持續盤點安置點與弱勢家庭需求,提供生活物資、心理支持、兒少陪伴及後續復原協助,陪伴災民度過困境。台灣世界展望會呼籲,邀請社會大眾一同關心受災家庭與兒少,透過捐款支持,讓孩子與家庭在災後重建中,重新看見希望的彩虹。

世展會兒童關懷中心。(圖/世展會提供)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