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7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教師荒時代 教會CAN HELP! 教會課輔班 協力學校結合資源祝福弱勢學子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梁敬彥 追蹤

【記者梁敬彥/採訪報導】教師節將至,雖然台灣社會正面臨「少子化」的衝擊,但在學校教育現場卻面臨「一師難求」的教師荒。

過去大家普遍認為「教師荒」只會出現在偏鄉學校,但今年卻連雙北都面臨「一師難求」的困境。不僅代理教師缺額難以補滿,連正式教師也出現短缺。以台北市大安區一所滿額招生的國小為例,原本擔任導師的資深教師退休後,因學校人力不足,下學期又被回聘擔任科任教師,顯示教師荒已經不分城鄉。

這時候,社區內教會的課後陪讀班,就成為教師荒學校和弱勢學童最好的幫助。很多孩子也因為教會的陪伴和照顧,不但成績有長足的進步,也在品格表現上,成為同儕的榜樣,連孩子的父母都因此走進教會、認識信仰,乃至受洗歸主。

偏鄉學校教師荒 教會課輔班成幫助

鄰近桃園觀音工業區的草漯靈糧堂主任牧師傅詠恩與太太羅燕琴師母,在開拓教會後,看到教會學區內的中小學,好不容易招到合用的教師,但由於草漯位於偏鄉、交通不便加上生活機能和各項資源與都會區無法比擬,所以教會就開設課輔班。

他說,同樣面臨教師荒,都會區的中小學學生家長,多半可以付費為兒女參加課後安親班或才藝班,但偏鄉學校,因為學校教師多半必須身兼行政與教學,放學後絕大多數的老師對提供學生長期的課後(陪讀)照顧,已是力不從心;加上偏鄉學區內的課後才藝班不像都會區這麼普遍,很多家長也因為家境的特殊處遇或必須工作養家,無暇照顧孩子的課業。

傅牧師就遇過一個來自都會區的老師,應聘到草漯的學校任教後,沒多久就馬上離開。也由於偏鄉的正式與代理老師比都會區更難找,且流動率高,所以現有的老師必須「超鐘點」去分擔更多的教學時數,長此以往,已經過勞。

草漯靈糧堂課輔班,學期期間與寒暑假皆有開課。(圖/受訪者提供)

本身也是兩個稚齡女兒「二寶爸」的傅詠恩牧師和太太,在關懷學區內的學校和家庭的過程中,看到弱勢家庭孩子的課後照顧需求,於是成立了台灣小太陽社區服務關懷協會,連結學校、公部門和民間的教學資源,在教師荒的時代祝福學校和弱勢教會。

傅詠恩牧師和羅燕琴師母除了全力投入照顧課輔班的孩子外,教會也募資聘請具有教學經驗和社工背景的老師來擔任陪讀班的師資,學區內的中小學校長和教務主任,也會主動商請教會的課後陪讀班能夠幫忙照顧弱勢學生。傅牧師秉持著馬太福音十九章14節的呼召,把這些孩子視如己出般的照顧,他說「窮,不能窮孩子」。

偏鄉教師難覓 教會結合科技照顧孩子

草漯靈糧堂從最初的品格教育班,到現在週間一至五每天下午,都有國中小的課輔班,週六日也有專為孩子們量身打造的才藝與品格課程和主日聚會,且每天都免費供餐,讓孩子在課業、品格與肚腹都得飽足,由於偏鄉師資難覓,傅詠恩竭力連結台北市的志工老師,由教會提供課輔班的孩子電腦和視聽設備,每週三晚上藉由視訊「一對一」導讀課外讀物,而且志工老師導讀的書籍,教會也會同步提供紙本書給孩子,讓孩子們不會因為城鄉閱讀資源的差距輸在起跑點。

教會師母羅燕琴牧師進行聖經品格教育。

傅詠恩牧師說,他們教會課輔班的孩子,原生家庭型態包括「失親家庭」(父母其中一方已去世)、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與外籍新娘和原住民家庭的子女,每天當這些孩子來到課輔班後,教會聘請的兩位專任老師就會先陪伴孩子完成作業,週間他和師母也會固定和孩子一對一陪談,就像他們的爸媽一樣關心孩子在家裡和學校面臨的難題,並且陪他們一同去設想解決的方法。

傅牧師說,教會辦的課輔班,與坊間的課輔班差別最大的就是,他除了去募集和連結各樣的資源,以協助孩子完成作業、提升學科能力和閱讀力之外,他也會清楚地對孩子和家長說明,教會的課輔班「看重品格勝於分數」。接受良好的教育,可以提升孩子未來的發展,而改變一生的力量則是品格,教會是以聖經教導為本的品格教育。

傅牧師提到,以草漯為例,不單是學區內的中小學有教師荒,教會要找陪讀老師和陪讀志工,也因為地處偏遠、公共交通工具不方便,有人力招募上的實際困難。

這個時候就必須仰賴科技的輔助。像是「一對一視訊課外讀物導讀」,就是教會連結台北的民間協會,媒合有教學能力和熱忱的社青和大學畢業生擔任志工,他們多半都在30歲以下,雖然平常因為路程遙遠不方便到教會來實體陪讀,但藉由科技的輔助就克服了城鄉差距。這些陪讀志工絕大多數都還不是基督徒,但他們看到了桃園偏鄉小教會的的需要,就願意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課輔班週三視訊陪讀課外書籍。

一師難求的時代 教會可以成為幫助

「當中小學不分城鄉都出現教師荒的此刻,教會和學有專精的基督徒,都可以思考,神給我們的託付和感動是什麼?」傅牧師表示,不是每個教會的信徒都能考上教師證,但現今有愈來愈多的代理教師職缺,是開放給大學畢業、沒有師培資格的國民,都可以去報考的,教會裡從青年到銀髮族,有許多人都大學畢業,甚至是教職退休,若看見教會有課輔老師(志工)的需求,心有感動,可以回應呼召,前往任教,可與台灣小太陽社區服務關懷協會聯絡。

傅牧師提到,教會課輔班對於孩子的幫助,不會是立竿見影,但絕對有潛移默化的正向影響力。例如中學生課輔班的孩子,教會都是從他們國小低年級的時候,就開始陪伴和照顧的,他們來教會時,學業成績大都不佳、自信心低落,他和師母與課輔班的老師於是鼓勵學生「每天都比昨天的自己更進步一點」。若考試從60分以下到及格,就是一種進步。此時他就會請孩子們吃雞排以為獎賞鼓勵。

他也鼓勵孩子們要處理自己的情緒控管問題,不要讓怒氣影響了自己的人際關係和學習,例如師母每天都會去跟課輔班的孩子聊一聊,他也會關心孩子的生活教育,引導他們走在神所悅納的正道上,成為一生的幫助。

「生命的改變就是最大的神蹟,認識耶穌並信靠祂,祂是我們人生最好的老師,祂一直都在!讓教會藉由課輔班祝福學校和有需要的家庭吧!」

相關新聞:教師荒危機下,教會如何成為教育的支援力量?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