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7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教會課輔老師不只解題  更激勵心靈翻轉生命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汪純怡 追蹤
關懷社區兒少。(圖/受訪者提供)

【記者汪純怡/採訪報導】教師節將屆,在教會界,有一群為社區孩子們課後輔導與心靈品格殷勤付出的老師,值得感謝與記念。

長期投入社區孩子課後陪讀及課輔的好厝邊全人關懷協會志工、桃園恩寵靈糧堂紀麗森姊妹,就特別感念教會老師的協助。「我在小學時成績都是倒數幾名,因為沒有人告訴我考試前要複習呀!」

兒主老師鼓勵 課業由谷底翻轉

在學校未能得到的指導與關懷,幸而在教會當中得到了補足。紀麗森姊妹慶幸小學時有機會認識教會兒童主日學劉老師,「這位兒主老師不斷稱讚我,說我長得可愛、有一對酒窩,還摟著我、抱著我,讓我產生了自信」,她受訪時感恩地說道。

兒主老師還鼓勵她,如果覺得缺少聰明,就跟上帝祈求,她就試著照做,很神奇看到轉變:上課能夠專注,還從倒數名次進步到中等,升上國中還擔任班長。

「因為我都一直在教會的大哥哥大姐姐課輔陪伴下,完成作業,所以對於陪伴孩子們也很有負擔。」紀麗森姊妹在十多年前,看到社區中有些孩子因在家庭中缺乏照顧,放學後只能在社區中庭徘徊、無處可去,於是開放家庭,接待這些來自單親、新住民、低收入或隔代教養家庭的孩子。

這段始於個人的陪讀服事,進而擴大到社區鄰里青少年,更結合教會資源與弟兄姊妹的投入,逐漸擴大服事範圍到關懷鄰舍弱勢家庭、寒暑假營會等多元化社區服務。

教會課輔老師 更重品格與心靈

紀麗森姊妹說,教會課輔老師和學校老師的關注重點有所不同。學校老師肩負提升學生課業成績的壓力,還要常要處理繁瑣行政業務,加上有的家長常常以「我孩子的成績是老師要負責任」的態度來要求老師,其實學校老師不太有足夠的心力、時間關注學生的品格;尤其現代社會,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有時親師之間常有衝突,讓有些學校老師更是力不從心。

為孩子及家庭禱告 傾聽孩子需求

而教會的陪讀及課輔班,除了輔導孩子們完成作業外,更注重的是學生的品格及心靈。紀麗森姊妹說,箴言四章23節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當孩子們領受到上帝的愛而受感動,心志穩定,自然能靜下心來學習課業,專注能力也提升,會更加清楚自己的志向,各科成績就有進步。

紀麗森姊妹分享道,教會課輔老師除了以關心、耐心陪伴孩子,最大的教學利器就是為孩子提名祝福禱告,為學生心靈需求、考試成績禱告,還會傾聽孩子的原生家庭狀況,常常為學生家庭和睦禱告。這是學校老師力有未逮之處,因為學校老師面對一班二十幾個學生,難以一一督促或仔細關懷,而教會課輔、陪讀班規模較小,又有許多弟兄姊妹熱心投入,正能補足學校老師所無法關懷到的層面。

而因為有信仰為根基,紀麗森表示,教會課輔老師愛孩子的心是從神而來,能夠看到孩子們的優點,就能自然地開口讚美孩子、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建立信心。

紀麗森說,家長們知道教會課輔老師都是無給職,對於弟兄姊妹無私的奉獻都會表達肯定及心懷感恩,也因此對於教會心裡更加柔軟,這更是教會可以善加把握的福音契機,將上帝的愛帶到學生家庭及社區。

相關新聞:教師荒危機下,教會如何成為教育的支援力量?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