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1 基督教論壇報 / 人物見證

94歲「有氧運動之父」每天運動30分鐘 讚美上帝為人生賜下異象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編譯余友梅 追蹤
94歲的「有氧運動之父」肯尼斯.庫柏博土(Dr. Kenneth H. Cooper)至今仍每天運動30分鐘。(翻攝自X@CooperAerobics)

【編譯余友梅/報導】現年94歲的美國醫學博士肯尼斯.庫柏(Dr. Kenneth H. Cooper),於1966年創造了「有氧運動」(Aerobics)一詞,被譽為「有氧運動之父」。他至今仍每天運動30分鐘,每週工作40小時。近日他受訪時回顧一生:「我每天都讚美主,把一切成就都歸榮耀給祂。若沒有祂的引領,我不可能走到今天!」

肯尼斯.庫柏醫師從年輕到老致力於預防醫學。(翻攝自cooperaerobics.com)

庫柏醫師表示,「有氧」的字面意思是「用氧氣」,身體能大量利用氧氣才是健康的祕訣。「有氧運動」指的是任何能提高心率,且讓細胞獲得足夠氧氣的活動。庫柏在1968年出版著作《有氧運動》(Aerobics),掀起上世紀70年代運動醫學革命。當時許多醫師批評慢跑與跑步會「過早要人命」,甚至有人譏諷:「若大家都聽庫柏的建議,街上將滿是跑步者的屍體。」然而,半世紀後,這項概念已被證實為維護心臟、延緩失智、降低癌症與憂鬱風險的重要方法。如今醫界普遍認為,每週至少進行兩個半小時的有氧運動,能顯著延長壽命。

年輕久坐變胖  開發出有氧運動

1931年3月4日出生的庫柏指出,自己在年輕時因久坐變胖40磅(約18.1公斤),還出現高血壓與糖尿病前期症狀。他因而親自實踐有氧運動,短短數月內健康指數大幅改善,這讓他深信自己得到「神聖引導」,並決心將一生奉獻於預防醫學。他不僅提出有氧運動的重要性,也開發出至今仍廣泛應用的「跑步機壓力測試」(treadmill stress test),作為診斷心臟病早期徵兆的方法,該方法至今仍廣為使用。他也曾為NASA太空人、奧運選手提供健康建議。

庫柏醫師從年輕時即開始親自實踐,建立有氧運動重要地位。(翻攝自cooperaerobics.com)

縱然一度飽受嘲笑與批評,庫柏始終堅持信念。他回憶說:「那時許多同僚認為我走上歧路,但我每天禱告,將研究方向交託給神。」如今,年近百歲的庫柏醫師依然每天堅持30分鐘運動,並繼續在美國達拉斯的「庫柏診所」(Cooper Clinic)看診。該診所累積數十年的追蹤研究顯示,遵照醫囑的病患平均壽命比全美國人平均壽命高出10歲。他笑說,若自己明天被上帝接走,他也無憾,因為他已活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最喜愛經文:以賽亞書四十章31節

他與葛理翰佈道團經常合作,在演講中引用聖經經文,他最喜愛的是以賽亞書四十章31節:「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

庫柏醫生於生日時與親友分享長壽之道。(翻攝自IG@cooperaerobics)

庫柏醫師表示,「我人生的異象從來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上帝的榮耀」。他希望更多人明白: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上帝賜給人類的重要禮物。

他期許人們明白:「政府或保險公司都不會替你做到,只有自己透過積極的生活方式才行。沒有任何藥物能取代。」他的希望與禱告是每個人都能為自己負責,透過運動與預防醫學,活得更健康。

庫柏說,世衛組織(WHO)2022年的統計顯示,全球約有5億人平常久坐不動,使得醫療成本達到每年270億美元(約新台幣8468億元)。庫柏指出,若想要保持健康,最好將自己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控制在18至25之間,每週數天進行30分鐘運動,選擇健康的食物,並且禁菸、控制飲酒、控制生活壓力、定期體檢、服用適合的營養補充劑。

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指南指出,成年人每週應累積至少150-300分鐘中等強度,或75-150分鐘高強度的有氧運動,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與失智的風險;應盡量避免長時間久坐或者應安排中間休息。這些原則與庫柏醫師倡導的「主動管理健康」高度契合。

庫柏中心長期投入健康研究。(翻攝自cooperaerobics.com)

美國「庫柏中心長期研究」(Cooper Center Longitudinal Study)累積數十年的數據也證實,心肺適能愈好,「全因死亡」(All-cause mortality,指任何原因導致的死亡總數),與「心血管死亡風險」(Risk of Cardiovascular Death,專指因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律不整、中風、心衰竭等造成的死亡)便愈低;即使在中年才開始維持或提升體適能,長期仍能顯著降低死亡風險。這些發現奠定了「體能是一項可測量、可改善的生命徵象」的重要性。

教會與信仰團體是健康推廣要角

研究同時顯示,教會與信仰群體在健康推廣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教會的凝聚力和屬靈引導,可以把健康訊息變成可實踐的日常行動。研究發現,信仰群體通常比一般宣導更能促進行為改變,因為信徒彼此間有信任和責任感,能有效改善體重、血壓、飲食與運動習慣。

其建議作法如下:

.講台倡議(pulpit advocacy):牧師在講道中提醒信徒關注身心健康,鼓勵大家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將身體看作是「聖靈的殿」來好好管理。

.同儕支持(peer support):小組或團契裡,弟兄姊妹彼此分享運動計畫、減重心得,互相提醒不要久坐或過度飲食,甚至組成步行或慢跑小隊。

.社區活動(community activities):教會舉辦健康講座、免費體檢、健走團、營養烹飪課程,甚至與地方醫院合作,讓信徒和社區居民都能參與。

庫柏醫生指導人們運動。(翻攝自FB@Cooper Aerobics)

CDC推教會健康促進工具包

2025年初,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 針對教會與信仰團體設計的 「信仰與社區健康促進工具包」(Faith-Based and Community Health Programs / Toolkits),協助信仰團體把運動與慢性病預防納入日常事工。這些工具包是一系列免費資源,內容包括:

.健康講章與教育素材:牧師或小組長可以直接引用的講章大綱、靈修小冊或健康經文搭配建議,例如將「身體是聖靈的殿」與運動習慣連結。

.活動設計指南:教會如何規劃健康餐飲聚餐、步行挑戰、健走小組、戒菸課程、血壓量測日等。

.培訓課程與講者資源:CDC提供訓練模組,幫助教會成員學習如何帶領健康小組或社區健康促進計畫。

.慢性病預防方案:例如糖尿病預防課程(NDPP)能與教會合作,讓信徒在熟悉的環境中學習健康生活方式。

.可下載的印刷品與數位素材:如海報、手冊、社群媒體圖卡,方便教會用來推廣健康訊息。

這些資源的目的,是幫助教會和信仰社群把「健康促進」融入日常事工,而不是額外加上去的。換句話說,教會既是屬靈關懷的基地,也能成為公共健康的前哨站。(資料來源:CBN News, CDC , cooperaerobics.com)

肯尼斯.庫柏博士將榮耀歸給上帝

庫柏博士談健康老化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