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登詳
我們的心很硬,當事業順遂、工作順利、情場得意、家庭和樂時,常常忘記上帝。什麼事都自己扛、自己作決定、自行吸收苦與樂。就像平平整整的水泥路,不容得一滴水滲入。等到山雨欲來,或風強雨驟,甚且暴雨襲至,我們才心不甘情不願裂開隙縫,讓神的教訓、教導、恩典,從隙縫流淌進來。
驕傲產生縫隙 距離帶來看見
基督徒熟悉的「浪子的故事」,可以從非傳統的角度解讀,當小兒子毅然決然帶著分到的財產離家,自己撕裂了一道好大的傷口,他要求分家產,象徵著一種決絕的「斷裂」,不僅是與家庭地理上的分離,更是對根源、傳統與權威(父親)的割裂。
這道隙縫,是他用青春的魯莽與驕傲親手劃開的。等到歷經了放蕩、揮霍、墮落到與豬爭食,他的生命隙縫更形擴大,傷痕累累。還好,他願意帶著滿身的傷口,讓父親的愛與恩惠,重新進入他的生命。正是因為隙縫的存在,他才得以從一個全新的、充滿渴望的視角,回望那個他曾經急於逃離的家。隙縫創造了距離,而距離產生了真正的看見。
在這裡,信仰前輩們有個極其深刻的屬靈尋見:一位德高望重的父親(象徵上帝)為迎接兒子而「跑」去,這在當時的文化中是極其失態、不合體統的。這個動作顛覆了「神是威嚴不動的審判者」的形象,而是一位急切、主動、放下身段去彌合隙縫的慈父。
自家不遠處有一個麵店,幾年前常看到老闆的兒、女偶爾回家幫忙,也許是還在外頭工作,看起來有一搭沒一搭的幫忙家裡。大約3、4年前,發現老闆的兒女竟然在家全職工作,一直到今天,都還堅守崗位。我私下揣測,也許老闆的孩子們在外碰到了風雨,生命或生活有了隙縫,而回家進入一個溫暖的港灣,或許收入沒那麼優渥,還要與爸媽「大眼瞪小眼」,甚至挨罵,但這裡是家、是可以遮風擋雨的地方、是一個可以撫平傷口的迦南之地。
有時候,我在想,上帝無時無刻希望祂的兒女,當他們生命或生活有了隙縫、碰到了風雨、遇上了不平,而轉身尋求上帝的同在,祂會多麼的開心!當兒女返家,上帝快步奔跑,擁兒女入懷,這是一幅多溫暖的畫面。
看似醜陋裂痕 是神修復軌跡
如果我們平平順順的時候,就恆心尋求上帝的同在,上帝或許會更開心吧!然而一般基督徒因為今生的驕傲或其他「面子」問題,不願意在承平時期親近上帝,自己戴上厚厚的鎧甲,獨自面對狂風暴雨,受傷了,也獨自包紮傷口;往往要走到生命的盡頭,才願意俯身跪地呼求上帝的幫助。
聖經以賽亞書五十五章6節說:「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他,相近的時候求告他。」,可惜的是,我們「竟自不肯」(以賽亞書三十章15節)。「竟自不肯」有兩種情況,一是,頑梗悖逆,不願誠心順服;一是「自義」,不願事事麻煩上帝。
假如拆解希伯來原文,「尋找」是小心尋找的意思;「相近」是指地點、時間、親戚關係的接近,五十五章6節的意思就是,在毫無任何限制的時、地,都可以小心尋找。上帝具有超越性及臨在性,有經驗的基督徒,都知道如何找到及親近上帝,但不要等到已經傷痕處處、山窮水盡的那一天。
日本有種古老的修復工藝,名為「金繼」(Kintsugi),以金漆黏合破碎的器物。修復之後,非但不試圖掩蓋裂痕,反而以耀眼的金色將它彰顯,依照器物生命歷程中獨一無二的紋理,使其因破碎而重生,因不完美而成絕美。我們的生命,也當如此。那一道道看似醜陋的隙縫,正是神以金漆為我們描摹的恩典軌跡,是我們靈魂深處最動人的風景。
我們是上帝「金繼」的對象,所以不必忌諱自己的傷、醜、隙縫,有哀痛、有困境、有艱難,就找上帝,上帝會讓我們的傷處熠熠發光、醜狀滿有佳容、隙縫有恩典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