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7 好牧人

羅馬書第30講  接納和你不一樣的人

檢舉
張慧康 張慧康 追蹤

◎張慧康(高雄標竿教會主任牧師)

經文:新約〈羅馬書〉14章1-13節(當代譯本)

雖然我們都是按著神的形象被造的,但你會發現,神的形象很豐富,每個人都很不一樣。即使一家人親如兄弟姊妹,每個人的個性、喜好與思考模式都不一樣。

我們在教會裡互為基督的肢體,其實這也肯定彼此的不同,因為肢體本就是不一樣的,一個人如果全身都是眼睛或嘴巴,那也是怪嚇人的吧!

我們遇到與自己不同想法的,很容易流於批評論斷,黨同伐異,但聖經卻教導我們要學習彼此接納。

主所接納的,我們也要彼此接納,不可論斷

1-6節:你們要接納信心軟弱的弟兄姊妹,不要因為看法不同便彼此批評。有人相信什麼都可以吃,但信心軟弱的人只吃素菜。吃的人不可輕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也不可批評吃的人,因為兩者都蒙上帝接納。你是誰,竟然批評別人的僕人?他做得是否合宜,自然有他的主人負責。他必能做得合宜,因為主能使他做得合宜。有人認為這日比那日好,有人認為天天都一樣,各人應該照著自己的信念拿定主意。守日子的人是為主而守,吃的人是為主而吃,因為他感謝上帝;不吃的人是為主不吃,他也同樣感謝上帝。

首先我們要注意,保羅這裡講的「信心軟弱」沒有任何負面評價的意思,既不是指責他們信心軟弱轉去貪愛世界奔向滅亡的道路,也不是說因為信心軟弱以至於耽於罪中。按照他舉的例子「信心軟弱的人只吃素菜」「守日子的人是為主而守」來看,這只是在日常生活的事情看法有所不同,充其量,只能說【他們的良心比較敏感】,但跟犯罪與否完全無關。

每個人的氣質個性不同,考慮的面向與重點也不一樣,難免在日常生活很多事情的看法有所不同。對於這類的事情,保羅要我們多多接納,不可輕看或批評,理由是:他們都蒙上帝接納,所以我們也應當彼此接納。

何謂接納?至少最基本要做到不要彼此批評或輕看對方。所以保羅說「不要因為看法不同便彼此批評」、「吃的人不可輕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也不可批評吃的人」。保羅寫羅馬書是在哥林多這個城市,是很多外邦人喜歡拜拜的地方,陳列在市場上販賣的肉都是拜過神明的。有些基督徒認為偶像既是虛假的,是不存在的,吃這些有拜過的也沒差,反正只有上帝是真神,所以吃肉沒關係。但有些基督徒良心比較敏感,他覺得吃這些拜過偶像的肉,心裡總覺得怪怪的,好像與偶像有份,沒辦法以平安的心享用,所以還是吃菜就好。

保羅說,吃肉的人不可以輕看這些不吃肉的人,不吃肉的人也不可以批評那些吃肉的人,既然彼此都是敬畏神,神也都悅納,那我們有什麼好相罵的呢?

更何況我們只是神的僕人,並不是他的主人,若他真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自有他的主人會負責管教,哪裡需要我們越俎代庖多管閒事?

同理,有人認為一年365天日日都好,每天都是神所賜的好日子,也有人覺得某些日子對他來說有特別的意義要紀念,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沒有干犯十誡,並無得罪神也無傷害人,都與犯罪無關,所以我們需要彼此接納,不可彼此輕看或論斷。

或有人問:什麼是批評論斷?什麼是明辨是非?聖經明確禁止我們批評論斷,但又教導我們應該明辨是非,作誠實無過的人(腓1:9-10),這兩者的界線在哪裡?

的確,有些基督徒為了不要批評論斷,連分辨是非善惡也不敢,有點因噎廢食,這兩者需要回到聖經慎思明辨。

回答:批評論斷,是以審判者的姿態定他人的罪,斷言他人內心是如何罪惡。這樣的傲慢武斷的態度是不對的,畢竟我們不是神,再厲害也看不到一個人心裡的狀況如何。但是明辨是非,是根據他外在的言行分辨是非對錯。

主耶穌不要我們輕率地論斷他人,卻要我們謹防假先知,憑他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因為「凡好樹都結好果子,惟獨壞樹結壞果子」,就是給我們一個原則,要我們根據他外在的言論與行為去衡量,以聖經為準則分辨是非善惡(太7)。

活為主活,死為主死,因為基督是死人並活人的主

7-9節:因為我們沒有人為自己活,也沒有人為自己死。我們活是為主而活,死是為主而死。因此,我們無論生死都是屬主的人。正是為這個緣故,基督死了,又復活了,好做死人和活人的主。

無論這些拜過偶像的肉是吃或不吃,抑或是要不要守一些特定的節日,基督徒都不應該把焦點放在這些事情上面一直糾結,而應當轉向基督,仰望基督,定睛在耶穌基督的身上!「因為我們沒有人為自己活,也沒有人為自己死。我們活是為主而活,死是為主而死。因此,我們無論生死都是屬主的人。」基督徒理當知道自己是被主拯救的人,無論生死都是屬於主的,要抱定一個「活為主活死為主死」的態度,這才是第一要緊的。

當基督徒都共同聚焦在耶穌基督身上,彼此都抱定一個為主而活為主而死的態度,我們才能爭論少一些,合一多一些,彼此的接納也更多一些,而且是在主裡真誠地合一接納,並非誰的意見強壓過誰。

「正是為這個緣故,基督死了,又復活了,好做死人和活人的主。」保羅在此把福音書裡記載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死了,第三天死裡復活的歷史事件,賦予一個重要的神學意義:基督死了,又復活了,好做死人和活人的主。所以基督是一切的主,理當在所有人的身上掌王權居首位!

我們不應當彼此論斷,因為我們都要向神交帳,神才是判斷我們的主

10-13節:那麼,你為什麼論斷弟兄姊妹呢?為什麼輕視弟兄姊妹呢?將來我們都要一同站在上帝的審判臺前。聖經上說:主說,我憑我的永恆起誓,萬膝必向我跪拜,萬口必稱頌上帝。這樣看來,我們各人都要在上帝面前陳明自己一切的事。所以,我們不可再互相論斷,要留心自己的言行,不要絆倒弟兄姊妹。

關於弟兄姐妹之間不要彼此批評論斷,保羅還提出一個理由:因為我們都是要向上帝交帳的人,將來都要站在上帝的審判台前接受祂的審斷,哪裡還有這個資格輕視對方或評斷對方呢?就好比我們這些當學生的,時候到了都要交作業給老師被評分,把自己該寫的報告寫好最重要,怎麼還有那個閒功夫管別人的作業?況且負責批改作業的是老師,他講的才算,我們講一大堆有什麼用?

以前約伯落難的時候,他三個朋友來看他,後來都自作聰明地認為約伯一定有犯罪,否則為何那麼慘?紛紛勸他要認罪。大家輪番上陣勸他要認罪,但約伯始終堅信自己的清白。但是最後上帝出來宣布結論:「我的怒氣向你和你兩個朋友發作,因為你們議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是。」只有上帝的話有一錘定音的權威!

後來上帝要他們去約伯那裡獻祭(有道歉的意思),請約伯為他們禱告,這件事才算了結(伯42:7-9)。我想,那三個朋友之前落落長講那麼多,最後還要請約伯為他們禱告,一定很尷尬,很後悔自己那麼喜歡論斷吧!

只有神是最有資格審斷我們所有人,保羅引用以賽亞書45:23「萬膝必向我跪拜,萬口必憑我起誓」說明只有上帝為至高,祂的權柄統管萬有,人人理當降伏於祂,我們不應自居審判者的姿態去論斷他人。

講到最後,不由得想起多年前有個姊妹跟我說她換教會,是因為那個教會鼓勵每個人都要起來當小組長,一直跟她說她一定可以!但她覺得自己沒辦法,到最後只有離開。也有弟兄跟我說他的教會很強調宣教,被問到最後他沒辦法配合,也只有離開,覺得自己不夠屬靈。其實平心而論,當小組長很好,宣教也很好,問題是每個人都不一樣,怎麼可能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呢?

願上帝恩待幫助我們,在教會生活發現彼此的差異中學習彼此接納,不要批評論斷,甚至能欣賞彼此的差異,看見神所造的豐富,也看對方為寶貴,這是彼此相愛很重要的功課。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

2025-10-08 基督教論壇報 / 見證宣教
務要傳道: 巴克禮牧師的東海岸宣教行旅
2025-10-08 基督教論壇報 / 靈修禱告
屬靈導師培育年輕信徒的十種方法
2025-10-08 基督教論壇報 / 愛家真情
放手的信靠─父母空巢期的屬靈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