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8 基督教論壇報 / 靈修禱告

屬靈導師培育年輕信徒的十種方法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特約記者張恩慈/編譯】許多詞彙都可用來描述一位成熟信徒對年輕信徒的培育角色。不同的方式與用詞雖各有差異,卻共享同一核心:藉由經驗與知識幫助他人成長。

何謂「屬靈導師」?
在《韋氏詞典》中,「門徒」(disciple)被定義為「接受並協助傳揚另一位教師之教義的人」。耶穌所選的十二個人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祂稱他們為門徒。聖經中跟隨耶穌基督的人,也被稱為基督的門徒;他們以耶穌為師,學習祂的道,並操練自己,使生命更像祂。

而「導師」(mentor)則被定義為「值得信任的顧問或引導者;教師或教練」。導師常將特定的知識、技能或專業傳授給他人。今日,「導師」一詞常被理解為「裝備他人完成任務」的角色。

雖然「門徒訓練」與「導師培育」兩者在許多層面上重疊,但都蘊含相同的層次關係──由經驗較資深者,將所得的智慧傳遞給經驗較淺者。

基督徒靈修作家席薇亞‧施洛德(Sylvia Schroeder)撰文表示,使徒保羅的一生,與年輕信徒有許多有意識的互動。他帶領他們一同宣教、教導他們真理,並差派他們獨立完成天國的工作。保羅可說是「屬靈導師」的絕佳榜樣。

保羅寫道:「所以,我求你們效法我。」(哥林多前書四章16節)這句話乍聽之下近乎狂傲。然而,保羅在同一章也警告人提防驕傲。那麼,他所說的「效法我」究竟是什麼意思?

在哥林多前書第一章中,保羅已為這句話定下基調:「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哥林多前書十一章1節)正如門徒效法基督、年輕信徒效法成熟導師一樣,效法的目的不在於模仿個人,而是為了幫助信徒的信心在基督裡成長。

實際上,保羅的意思是:「觀察我的生活。」觀察他如何生活,也觀察他如何面對死亡

他將自己的生命敞開,讓人看見他的勝利與挫敗。但你已經服從了我的教訓、品行、志向、信心、寬容、愛心、忍耐,以及我在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所遭遇的逼迫、苦難……」(提摩太後書三章10-11節)

在他的書信中,我們清楚看見他強烈的自覺與責任感──要以自己的生命見證基督。他勸勉腓立比的信徒說:「弟兄們,你們要一同效法我,也要留意看那些照我們榜樣行的人。」(腓立比書三章17節)

他又提醒帖撒羅尼迦的信徒,他在他們中間的行為、辛勞與生活榜樣,都是為了讓他們跟隨學習(帖撒羅尼迦後書三章7-9節)。年輕的信徒需要榜樣。他們不僅樂於被陪伴,更深切地渴求屬靈導師的指引。

十種培育年輕信徒的方法
席薇亞‧施洛德表示,她和丈夫曾經多年服事,陪伴年輕一代的生命。他們聽過無數故事,也將自己放進那些故事裡,用愛和支持與人同行。如今雖然已退休、角色有所轉變,但年長的屬靈導師陪伴年輕信徒的需要依舊不減,她也很樂意撰文分享以下十種培育年輕信徒的方法:

1. 與他們相處
花時間認識他們,也讓他們認識你。一起喝咖啡、邀請他們到你家、同去聽音樂會或觀賞比賽。帶著他們一起辦事、參與服事。了解他們的興趣、喜好與厭惡。當你們相處的時間越多,就越能理解他們的世界,也更能贏得對方的信任與傾聽。

2. 以禱告委身於關係
屬靈導師不要只是口頭上答應為年輕的信徒禱告,而是要真正去做。讓禱告成為關係的優先與承諾。屬靈導師需要定期追蹤他們的代禱事項,一起禱告;讓禱告成為每次相聚的自然環節,也成為你們彼此期待的喜樂時刻。

3. 多聽少說
年輕人渴望有人願意聆聽。我們需要多發問,深入了解他們的心。當你傾聽時,你會有所學習──在導引年輕人的同時,你自己也會被引導。

4. 言語教導並以身作則
保羅在與人互動時從不含糊。他講真理,即使有時聽起來尖銳,但他所說的教導都以行動印證。他身體力行,實踐所教:「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賜平安的上帝就必與你們同在。」(腓立比書四章9節)

5. 分享你的經驗,但要拿捏分寸
人活得越久,經驗越多;但是經驗只是老師,聖經才是真理。當我們有機會分享經驗所得的智慧時,必須以神的話語為準則。當兩者一致時,它們就能成為強而有力的培育工具。

6. 展現關懷
讓年輕信徒知道,你的關心是為了他們的益處,而非滿足自己的需要。關注他們的需要但不干涉過深。學習詢問適當的問題。即使你無法理解他們的興趣,也不要輕視它;要表達你在乎那些令他們在意的事。

7. 活出專心跟隨基督的生命操練
屬靈導師熟悉神的話語,並在知識和健全的教導中不斷成長。分享你每日靈修的領受,談談聖靈最近給你的提醒與改變;分享你當下的屬靈功課,而不只是過去的經歷。屬靈導師也需要積極參與教會這個基督的身體,忠心委身信仰群體,並且和所帶領的門徒彼此勉勵並建立問責關係。

8. 擁抱自己的成長與改變
屬靈導師也需要學習欣賞年輕一代的特質。保羅在提摩太前書四章12節提醒:「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

你的態度會感染他人。生命各方面的持續成長,能激勵別人也這樣行。保持受教的心志,學習新的技能,能讓身心靈都保持活力。學習新科技,培養彈性開放的心態來面對改變。

9. 省察自己的動機
保羅之所以勸人效法他,是出於更高的目的──希望他所帶領的人能效法基督。當我們邀請年輕人「效法我」時,要明白:我們不是在塑造自己的複製品,而是引導他們追隨基督這個更高的呼召。驕傲不應存在於導師的事奉中。

10. 建立連結
儘可能將自己放入年輕人的處境中,設身處地感受,再提出建議。年輕人想知道我們如何走過他們正在經歷的階段。要成為屬靈導師,我們需努力理解他們的文化與社會背景(雖然理解不等於認同)。要記得,未被邀請的建議,常常會被對方覺得是在委婉地批評他們。

席薇亞回想一位過去曾帶領的姊妹,在她的辦公室憂傷哭泣的情景。昔日稱之為「導師關係」的連結,如今早已成為兩位在基督裡姐妹之間深厚、甜美的友誼。這位姐妹後來在本地與海外都忠心事奉主,雖歷經艱難,卻滿有喜樂;她的信心日漸成熟,如今也成為培育年輕信徒的屬靈導師。她的生命以身作則,激勵他人更深地與耶穌同行──她的人生在說:「看我如何效法基督。」 (資料來源:Crosswalk)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

2025-10-08 基督教論壇報 / 見證宣教
務要傳道: 巴克禮牧師的東海岸宣教行旅
2025-10-08 基督教論壇報 / 靈修禱告
屬靈導師培育年輕信徒的十種方法
2025-10-08 基督教論壇報 / 愛家真情
放手的信靠─父母空巢期的屬靈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