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9 影響力聯盟

AI懂我,但能取代屬靈陪伴嗎?吳國雄博士提醒:AI是工具,不能取代愛與真理

檢舉
IMPACT x Malaysia 馬來西亞IAA 追蹤
unplash@Solen Feyissa
人工智慧(AI)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信仰群體關注“AI情感依賴會否取代真實關係”,並深切思考“屬靈陪伴是否可能被取代”。為回應此議題,亞洲論壇影響力聯盟(IAA)於8月18日舉辦題為 “AI懂我,但能取代屬靈陪伴嗎?”的IAA TALK線上講座,邀請亞洲神學研究院教育學博士吳國雄擔任講員,由IAA理事邱君爾傳道主持。

【記者張秀芳整理報導】吳博士現任馬來西亞浸信會神學院未來學系負責人長期關注科技與信仰的交匯。他在講座中圍繞AI的未來契機、危機與信仰回應三方面展開,提醒信徒應在擁抱新科技的同時,持守批判思維與屬靈價值,預備迎接未來的挑戰。

AI時代:從資訊免費到「智慧免費」

吳博士引用世界經濟論壇和比爾.蓋茨的論述,首先指出,AI的發展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在互聯網時代,資訊變得免費;在AI時代,人類將迎來的是『智慧免費』。」

他強調,AI的普及將降低許多專業領域的門檻,讓大眾更容易生成內容、解決問題。這既意味著新的機會,也意味著傳統專家地位將受到衝擊。

他舉例說,透過AI的輔助,教會可以創作出貼近青少年的聖經故事。例如使用AI繪圖和寫作功能,從小動物的視角重新演繹耶穌喂飽五千人的故事,並以宮崎駿風格的畫面呈現,使福音資訊更生動活潑。這種「前所未有的創意」正是AI帶來的新契機。

immo-wegmann@unplash

危機浮現:AI的成癮與情感依賴

吳博士強調:「等待就是落後。如果我們選擇停滯不前,就會被時代拋在後面。信徒學習AI,不是為了追逐潮流或個人便利,而是為了更好地服事上帝與鄰舍。」然而,機遇背後隱藏著危機。吳博士特別提醒,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濫用可能導致「AI成癮綜合症」。根據亞洲精神病學相關研究,一些人因學業壓力或社交焦慮,逐漸把AI當作情感寄託甚至避風港。

AI能模擬人類互動,使使用者產生同伴錯覺,進而依賴它獲取情感支援或身分認同。這種趨勢在日本的「家裡蹲」(Hikikomori)現象中已有類似影子。日本政府資料顯示,全國約有146萬人長期足不出戶,依賴虛擬世界來抵禦孤獨。吳博士提醒,若父母與子女缺乏日常交流,年輕人更可能轉向AI建立「關係」,導致現實社交能力受損。

他指出,AI的風險不僅在於個人心理,還涉及隱私與安全。已有案例顯示,部分使用者過度相信AI的建議而導致健康問題,甚至有人因與AI「交友」而陷入極端想法。「AI就像一個住在遠方的天才,知識豐富,卻不瞭解我們具體的處境。它的回答必須經過查證,不能全盤接受。」吳博士說。

吳國雄博士

信仰回應:愛、查證、與神同行

面對AI可能帶來的挑戰,吳博士從信仰角度提出「未來就緒」(Future Ready)的三點提醒。

第一,回到愛與包容。他引用《約翰福音》第十三章三十四節,強調耶穌賜下的新命令是「彼此相愛」。教會與家庭應營造充滿愛的環境,以包容與聆聽陪伴年輕人,減少他們對虛擬陪伴的依賴。「如果家庭內部缺乏愛,孩子自然會在別處尋找慰藉。」

第二,培養批判性思維與查證習慣。吳博士指出,無論AI的答案多麼流暢,都必須經過事實核對。「查證不是懷疑,而是負責任的態度。」教會和家長應引導年輕人養成求證的習慣,讓他們在面對AI內容時具備辨別力,而非被動接受。

第三,建立隱私與安全意識。在社交媒體與AI平臺普及的今天,個人情感與資料極易被儲存、傳播。他提醒道:「當你把所有的心事輸入AI,就等於存在一個遙遠的伺服器裡,別人隨時可能讀取。」他建議,與其把秘密交給AI,不如學會向上帝傾訴。「與神為友才是最安全、最有效的陪伴。」

未來就緒:在複雜世界中保持清醒

在回應聽眾提問時,吳博士也談到AI在詩歌創作上的應用。他認為,AI的確能協助生成歌詞或旋律,但關鍵仍在「為什麼要寫」。若創作的動機是榮耀上帝、造就群體,那麼AI可以成為有益的工具;但若只是為了圖方便或抄捷徑,則可能失去靈性的深度。

吳博士提醒「未來就緒」的重要性。他指出,AI時代的挑戰在於變化快速,如果等到問題發生才開始應對,往往為時已晚。因此,信徒應及早學習、思考,並在信仰原則下善用AI。他認為,面對新科技不必落入「要或不要」的二元對立,而是要發展更複雜的思維,理解其中的灰色地帶。

「AI既不是洪水猛獸,也不是萬能解藥。關鍵在於我們如何使用它,以及是否讓它符合上帝的心意。」吳國雄博士指出,AI在信仰傳播上的可能性,也不避諱其帶來的倫理與心理隱憂。他呼籲信徒在擁抱科技時,持守愛與真理,培養查證和批判思維,並始終把與上帝的關係作為根基。在「AI懂我」的當下,真正的考驗是:我們是否仍願意彼此相愛、彼此陪伴,並在與神同行中找到最深的安慰。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