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0 影響力聯盟

神學 vs AI 別讓AI取代上帝!張俊明牧師:當AI闖入信仰,是教會的契機也是危機

檢舉
IMPACT x Malaysia 馬來西亞IAA 追蹤
emiliano-vittoriosi@unsplash

【記者張彩微採訪報導】人工智慧(AI)的發展,正快速影響著人類生活。對於基督徒而言,AI帶來的挑戰不僅僅是技術性的,更是屬靈層面的,它可能改變我們與神的關係、與群體的互動,甚至衝擊教會的牧養模式。AI究竟是單純的工具,還是潛藏危機的偶像?這是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AI的正面價值與可能帶來的幫助
馬來西亞神學院講師張俊明牧師強調,AI的出現並不一定會帶來危機。若能正確使用,它可以成為幫助信徒的好工具。在研習神學與聖經知識方面,AI能快速整理資源,幫助信徒更容易接觸到聖經知識,像是一位「隨身老師」。牧者可以利用AI製作教材、整理講章架構,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專注在牧養與陪伴。因此,AI的價值取決於人如何使用:若僅將它視為「工具」,它便能造福信仰群體。

張俊明牧師表示,隨著人們生活中大量使用AI,首先要警惕的就是情感依賴的危機。當人習慣與AI傾訴、尋求安慰,甚至覺得AI比真實的人更貼心時,就可能逐漸遠離真實的人際關係。屬靈生命的成長,需要在「獨處」與「群體」之間取得平衡;若人只願意與AI互動,卻不願參與團契生活,信仰生活就會開始失衡。

其次,基督信仰強調教會群體的共同建造。若AI逐漸取代牧者、屬靈夥伴的角色,信徒可能只依賴虛擬資源,而不再投入真實的群體,久而久之,教會將失去凝聚力。

張俊明牧師

AI帶來的屬靈偶像化危機
張牧師提醒,AI不一定是邪惡的東西,但是當某物取代了上帝的位置時,它就成了偶像。若人把AI當作終極智慧的來源,有問題不再禱告尋求神,而是直接求問AI,便已經讓AI坐上了「神」的位置。這正是屬靈最危險的陷阱之一。

AI能快速提供答案,甚至比牧者更準確、更全面!但若信徒因此減少思考,久而久之,人類獨特的批判性思考與神學反省能力將逐漸退化。張牧師指出,神賜人智慧與思想,是為了讓我們能夠分辨、察驗,並活出信仰。

思考力的流失與屬靈懶惰
張牧師建議,基督徒在使用AI時,應持守幾個原則。首先,要正確定位,AI是一個工具,如同一本書、一位老師,能幫助我們理解真理,但絕不能取代真理本身。聖經才是信仰的最高權威。其次,信徒應該保持批判性思考,不要填鴨式地接受AI給的答案,而要不斷追問、更深入探討,並以聖經為準則來分辨。

再者,AI不能取代教會生活。信徒必須在團契中彼此造就,因為群體中的愛與陪伴,是任何機器都無法給予的。最後,就是避免偶像化,要常常提醒自己,AI不是靈,不能取代聖靈的工作。它或許能給答案,卻不能改變人心。

AI使用守則
總的來說,AI本身是中立的工具,既可能成為榮耀神的器皿,也可能成為迷惑人的陷阱。它本身並非邪惡,問題在於人如何使用它。若把AI當作輔助學習和服事的工具,它能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理解和傳遞福音;作為基督徒,要心意更新,謹慎分辨,不讓AI取代我們與神的真實關係,而是善用它,成為愛神愛人的輔助工具。唯有如此,才能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中,持守信仰,並活出合神心意的生命。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