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0 影響力聯盟

教會如何回應 AI 帶來的情感依賴?松慕強牧師:唯有愛永不被取代,AI 能陪你聊天卻不能擁抱和溫暖你

檢舉
IMPACT x Malaysia 馬來西亞IAA 追蹤
iM行動教會主任牧師松慕強卻以創新與幽默積極運用媒體與數位平臺傳福音。
在數字浪潮洶湧下,AI不只改變了工作與生活,也悄悄進入了人們的情感與信仰世界。深夜孤單時,有人選擇向AI傾訴,把它當成"最懂自己"的朋友。漸漸地,真實的人際關係退居幕後,人與機器的對話成了情感依賴的出口。

【記者布詠茹】這股趨勢同樣衝擊著教會的牧養。面對AI帶來的依賴與風險,教會該如何回應?來自臺灣的iM行動教會主任牧師松慕強,出身於傳統教會,卻以創新與幽默著稱,積極運用媒體與數位平臺傳福音。近年來,他更在LINE推出「AI酷牧師」官方帳號,嘗試讓人工智慧成為福音事工的助力。

究竟,AI能否被神使用,成為觸摸人心的工具?

神能使用AI觸摸人心嗎?
「雖然AI是人類設定的程式,但神並不受限制,祂可以使用任何工具,包括AI,在人的心中動工、帶來醫治與感動。」松慕強牧師道出對AI與信仰關係的核心看法。

在他看來,AI本身沒有靈,但神的靈能使用它,就像聖經中驢子也能說出神的話。有人因AI的一句回應得著安慰,有人借著AI整理的經文重新思考信仰;甚至有傳道人把它當作「小助理」,幫助整理講章與查經資料。松牧師相信,這些例子都說明:AI雖然冰冷,卻可能在神的手中成為溫暖的提醒。

他分享了一個親身經歷:「『AI酷牧師』原本只是我的一個想法,但我沒有相關的技術能力,於是便尋找一家AI公司合作。我們花了六個月時間,一起討論和訓練模型。那家公司的負責人起初並不是基督徒,但在開發過程中,他發覺總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帶領他突破關卡、走出生命的困境。後來他明白,那力量就是上帝。於是他選擇了信仰,最後不僅信主,還在我的教會受洗。」

然而,松牧師也提醒,AI的價值在於整理資訊,而非帶來啟示。「真正的Insight(啟發)或聖靈的感動,仍然要在禱告中親自尋求神。」特別警告一種危險的傾向——把AI的回答當作「聖靈的印證」。
「資訊可以輔助,但決定必須自己做;若完全依賴AI,人就失去神賦予的獨立價值。」

他進一步指出,真正的危險不在於AI的存在,而在於人心的態度。若信徒不成熟,就容易把外在刺激誤當作神的帶領。即便沒有AI,他們也可能依賴抽「天父小卡」,或把某位自己欣賞的領袖話語當作絕對的印證。這些做法正是信仰稚嫩的表現。

為了幫助信徒避免這樣的風險,松牧師特別強調分辨的重要:「你的印證不能只是來自AI,而要回到你自己如何明白神旨意的過程。首先,要看這件事是不是和聖經同一個方向;接著,你裡面是否真的有聖靈所賜的平安;然後,你的教會肢體是否也認同這是可行的;最後,環境上是否真的為你打開了門。」

他鄭重提醒:「如果AI只說一句話,你就貿然照做,那就太危險了。」他補充:「在資訊爆炸的世代,我們必須重新教導基督徒如何明白神的旨意,培養屬靈的『網路識別力』,避免被感動或詐騙迷惑。」

松牧師在採訪中分享說:「未來整個人類都會面對算力帶來的挑戰,基督徒更要學會在資訊洪流中回到神面前,保持獨立判斷。」當被問及AI是否能觸摸人心時,他沉思片刻,回答:「能。但觸摸人的不是AI,而是那位無限全能的神。AI可以成為祂手中的工具,卻永遠不能取代人與神之間真實而獨特的關係。」

基督徒是否會用AI取代牧者?
既然AI可能成為屬靈工具,那麼信徒會不會因此更依賴它,而忽視牧養關係?
「AI永遠無法取代牧養關係。」松牧師直言。AI或許能快速整合資料,卻無法在關鍵時刻與人同在。特別是當信徒走在人生低谷時,他們渴望的從來不是冷冰冰的答案,而是有人願意陪他們禱告、在身旁安慰、耐心傾聽,甚至在痛苦中與他們一同流淚——那份來自生命的陪伴與溫度,是任何科技都無法給予的。牧者的價值,不在於講臺資訊是否比AI豐富,而在於能否以生命作榜樣,陪伴羊群走過困境。

不過,正在改變信徒的習慣。越來越多人習慣先「問AI」,而不是先找牧者。尤其在年輕世代中,這種傾向愈發明顯。這就帶來新的牧養挑戰:當信徒的第一步不再是回到聖經或群體,而是透過AI獲取答案,牧者就必須更積極教導分辨,避免他們在「算力洪流」中失去方向。

至於牧師會不會「失業」?松牧師笑說:「或許有些牧師會失業,比如只會照稿念講章的牧師。但那些能帶下神同在、陪伴羊群的牧師,永遠不會被取代。」

當信徒依賴AI,教會怎麼辦?
在現代社會,AI不只扮演資料庫的角色,它甚至成為許多人情感依賴的出口,有人戲稱它是「不會背叛的伴侶」。松慕強牧師直言:「這是一股需要嚴肅面對的浪潮。」

「人不是因為缺乏知識而孤單,而是因為缺乏真實的關係。」他說。許多人在虛擬陪伴中逐漸產生依賴,覺得這種「即時又不被拒絕」的互動,比人與人之間更安全。久而久之,他們反而失去了在群體中真實敞開的機會,「這會讓人更孤立,而不是更被愛。」

談到教會的責任,松牧師指出:「牧養的重點,不是阻止大家使用AI,而是幫助信徒學會分辨。」在他看來,問題的根源不在AI,而在於信徒的屬靈成熟度。唯有在真實的關係中成長,信徒才不會把依靠轉向虛擬世界。

他並不否認AI的便利,「若用得恰當,它在情緒整理、資料收集上能提供幫助。」但他隨即提醒:「AI可以是工具,卻不能成為依靠。真正的醫治與成長,仍然要在與人、與神的真實關係中發生。」在他看來,教會的使命最終指向一個目標:建造彼此相愛的群體。「人際的溫度,是科技永遠無法取代的。」

談到未來,他坦言擔憂:「以前我們擔心年輕人網路或電玩成癮,如今AI會介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出生到死亡無所不在。要幫助人脫離依賴,不能靠阻斷,只能靠替代。」
他笑著補充:「所以我們會帶年輕人去爬山、親近大自然,因為只有上帝的創造能勝過人類製造的虛擬吸引。同樣,要讓信徒不依賴AI,必須給他們更強的替代,一個充滿愛與神同在的群體。」

「我們無法阻止浪潮,就像不能叫海水靜止,也不能擋住沖來的海嘯。」松牧師直言,「與其花力氣攻擊科技,不如專注在教會真正該做的事,建造有神同在、充滿愛的群體。因為不能震動的,是神的國;神的國就是神愛的同在之處。若教會能活出這樣的群體,信徒自然不會沉迷虛擬;相反,若教會冷漠,人們才會去依賴AI。我講得容易,但做起來太難,我自己也還在學習。不過我深信,這是教會最重要的事工,比批評AI更重要。」

唯有愛永不止息
松牧師最後強調,AI的出現帶來了便利與效率,甚至在某些時刻給予人安慰與陪伴。然而,無論它的算力多麼強大,卻不能撫平孤獨。正如聖經所言:「愛是永不止息。」這是任何科技都無法複製的答案。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