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賴秋薰/報導】鳩谷福音自由教會大嶋重德牧師,以路加福音五章1至11節為核心信息,在2025第四屆亞洲論壇影響力國際年會大會現場,和與會者分享「水深之處的信心」。他指出,彼得雖然整夜勞力一無所獲,仍憑著耶穌的話願意再次下網,最終收穫滿滿;這正提醒信徒:信心常常從一個「但是」開始。大嶋牧師勉勵眾教會,不要被現實的限制與失敗所捆綁,而是要單單依靠神的話語,在看似不可能之處踏出順服的一步,並強調基督徒要憑著神話語而行,在世界中彰顯屬天的影響力。
大嶋重德牧師以個人見證開場,回顧30年前的關鍵時刻。那是1995年,他第一次踏上台灣,參加一場紀念二戰結束50週年的聚會。當時,日本教會代表在會中公開為戰爭歷史的罪行道歉與懺悔;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現場有幾位台灣學生走上台,緊緊擁抱日本代表,並用日語說道:「日本的弟兄,你們不必再道歉,因為我們在主裡已經原諒你們了。」
饒恕的擁抱 30年前的生命印記
大嶋重德牧師回憶當年激動的心情:「那一刻,我無法克制眼淚,因為這不是人所能成就的,而是福音饒恕的大能。」這份跨越仇恨的和好經歷,深深刻印在他的生命中,成為他日後事奉的重要基礎。他指出,真正的影響力不是來自人的努力,而是來自基督的赦免與愛。
演說中提到30年前的經歷,大嶋重德牧師引用這個過去的歷史,請眾人將眼光轉向今日世界。他提到,國際局勢充滿不安:戰爭、衝突、族群對立、社會分裂……,各種張力環伺,即便是最有權勢的國家領袖,也常顯得束手無策。
彼得的「但是」是信心的轉折點
「我們正活在一個沒有答案的世代」。大嶋牧師說:「但唯有耶穌基督,是世界真正的答案。」他強調,教會不能被動地置身事外,而是被呼召成為「神國的使者」。無論在家庭、職場、學校或社區,信徒都應活出福音影響力,把盼望與和好帶到世界。這也是2025年國際年會的核心精神──從神領受影響力,再把影響力帶到社會。
大嶋重德牧師在演說中引用路加福音五章1至11節彼得打魚的故事,彼得是一位專業漁夫,卻在整夜辛苦勞動後「一無所獲」。就在這時,耶穌對他說:「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大嶋牧師指出,彼得憑經驗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白天往深水下網,根本捕不到魚。然而,彼得的回應卻成為關鍵:「雖然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什麼,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
大嶋牧師強調,信心常常是從一個「但是」開始的。彼得的「但是」不是消極的推辭,而是信心的轉折——雖然現實不可能,卻因為耶穌的話而選擇順服,正是這一步,讓彼得經歷網中滿了魚,甚至多到船要沉下去的神蹟。
從少數到具有影響力 是日本教會的呼召
大嶋牧師進一步解釋,耶穌要彼得去的水深之處,不只是地理上的指示,更是一個屬靈的比喻。「水深之處,是腳碰不到底、眼睛看不見、靠自己無法掌握的地方。」他說:「但正是在那裡,我們才能完全倚靠神的話,經歷祂的能力。」他提醒日本教會,長久以來因為基督徒人口比例小、社會觀感壓力大,信徒常傾向於隱藏信仰。然而,神卻呼召教會走向水深之處,勇敢踏出舒適圈。即使外在環境看似不可能,當憑著神的話語行動時,必能看見出人意外的收穫。
大嶋牧師也真誠地指出,日本教會在社會中仍是少數,甚至常感到微不足道。然而,他提醒眾人:「影響力不是建立在數字,而是建立在信心。」他勉勵與會的領袖與信徒,不要因少而退縮,而要看見神在歷史中的作為。就像當年的彼得,雖然身處「打不到魚」的環境,但只要依靠主的話語,就能經歷改變。「我們雖然軟弱,但神的能力正在我們軟弱上顯得完全。」他說,「這就是日本教會的使命——不靠勢力,不靠才能,乃是靠神的靈。」
最後,大嶋重德牧師回應大會的主題「Impact」。他指出,「影響力(impact)」不該只是標語或活動口號,而應成為一種具體體現在人們生命與行動中的實踐。「當我們選擇在家庭中饒恕、在職場中誠實、在社會中勇敢作見證,就是在活出影響力。」他強調,這樣的生命見證,比任何口頭標語都更有力量。大嶋重德牧師說:「我們的責任,是將神國的影響力帶進世界;我們的盼望,是耶穌基督已經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