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社團法人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台灣總會於今年九月正式立案通過,並於十月11日召開第一次會員大會,有16位會員與會。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主任莫非老師與總幹事杜永浩老師特別自美返台,與眾同工一同見證這歷史時刻。
從曠野到應許之地
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以下簡稱創文)成立於2008年6月22日,第一場感恩禮拜在洛杉磯舉行。主任莫非老師回憶當天高達40度高溫、突遇停電,卻仍堅持聚會,信息題為〈曠野的呼喊〉。講道途中電力奇蹟恢復,象徵「有光就有光」的創世啟動。那天奉獻金額達八千美元,成為創文的「嫁妝」,全體同工上台跪下接受牧者祝福,也預告未來事工的啟航。
十七年來,創文學生人數從首屆33人增至3000人,課程從13門擴增至40餘門,師資涵蓋牧者與教授。創文的實體文字營自2008年起至疫情暫停,今年重新啟動。每次新課程皆先於北美文字營試辦,再推至亞洲。北美文字營(2008-2020)、亞洲文字營(2008-2019)、網路書苑與社群(2016起)相繼開展,使創文學生遍布世界各地。
近幾年來創文以網路書苑、雲端講壇與實體文字營推廣信仰與文學的整合,並於2022年設立「雲Café」線上平台,連結亞洲文字人。
「神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莫非老師引用以賽亞書四十三章19節說,神一直不斷地為創文開路。第四屆創世紀文學獎、「七嘴八舌談天說地」短影音,以及此次台灣法人登記,都是神開創的新事。
建立文學與信仰的橋梁
莫非老師指出,創文舉辦文學獎的宗旨是「愛護基督徒作者」,幫助他們看見自己的作品優缺點;透過文學獎與訓練,幫助作者在信仰與文學間尋找融合之道。她也強調創文的角色在於「連結教會與文字人」,並盼望能進入神學院授課,使未來牧者了解文字事奉的重要性。
至今,創文已出版13本書籍,並在北美正道、台灣華神等神學院授課。其核心理念為:「工人先於工作,作者重於作品,真誠勝於一切。」創文不僅關注作品,更注重作者生命的屬靈成長與文人社群的牧養。
跨越約旦河:台灣總會誕生
莫非老師提到,創文立案的構想醞釀多年。直到2019年參加高雄文字營的慧芳姊妹於2021年加入創文,2023年推動成立台灣法人。歷經申請、籌組與多重挑戰,終於在今年完成登記。
莫非老師以約書亞記一章勉勵:「凡你們腳掌所踏之地,我都賜給你們。你當剛強壯膽!」她表示,從北美到台灣的延伸象徵神國度的疆界擴張,「法人登記只是起點,前路仍長,願我們同行、彼此成全。」
創文台灣總會同工樸慧芳分享,神給她兩個字:「看見」。她解釋,「看見」不只是知名度的提升,更是心靈眼睛的開啟,要看見神的榮耀。她引用以賽亞書四十章5節:「凡有血氣的必一同看見耶和華的榮耀。」
她指出,聖靈的風正吹向台灣,使更多文字人被牧養、被激勵,「北美創文如樹根,台灣分枝吸取養分,傳遞真理」,未來計畫包括每年舉辦春季退修會、兩年一屆文學獎、書展與福音書店合作、教會講座與神學院贈書、社區讀書會及青年詩歌徵選等。
眾人同心的見證
杜永浩老師表示:「文字是一切的基礎,透過文字,我們能深入文化,傳揚基督,使人認識創造主。」會員李艷梅認同創文核心信念:「在文字裡,我們與神摔跤、被祂塑造,讓讀者看見神的榮耀。」
另一位會員何玫蘭分享,她在「雲咖啡」與「果子讀書會」中成長,並參與文案與課程服事,「神是做新事的神,文字要不斷被更新。」
從北美成立,走過曠野的創文,如今在台灣立下新的里程碑。社團法人台灣總會的成立,不僅是制度的建立,更是信心的見證──在神的應許中,開啟新的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