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4 影響力聯盟

聚會雖已落幕,但福音呼召仍在繼續! 砂華福跨宗派從聖經權威及門訓激勵眾教會活出福音大能成為得勝教會!

檢舉
IMPACT x Malaysia 馬來西亞IAA 追蹤
兩晚聚會講員們從不同角度帶出聖經的權威、福音的核心與門徒訓練的重要,激勵眾人回到上帝話語的根基。
由砂拉越華福主辦的跨宗派聚會,於8月15日至16日在衛理公會美裡懷恩堂舉行。

【記者楊和順採訪報導 】大會主題為《這是誰的聖經?誰說了算?》,兩晚聚會吸引約八百名跨宗派弟兄姐妹出席,見證了合一與渴慕的氛圍。講員們從不同角度帶出聖經的權威、福音的核心與門徒訓練的重要,激勵眾人回到上帝話語的根基。

楊錫儒牧師:以福音為導向的教會
第一晚聚會中,來自臺灣高雄福氣教會主任牧師楊錫儒牧師分享,教會在世上的身份是「上帝在地上的代表」,耶穌將「天國的鑰匙」交托給教會,使教會成為宣揚福音的出口。陰間的權勢不能勝過教會,因為福音本是神的大能。

他提醒,今日教會容易忙於活動,卻忽略福音使命。腓立比教會的見證啟發我們:全心傳——同心合意;全力傳——竭盡所能;專業傳——用諸般智慧傳到地極。他提醒,在現今世代唯有以福音為導向的教會,才是得勝的教會。

楊錫儒牧師

莊信德牧師:走進聖經的現場
此外,播種國際臺灣理事長莊信德牧師則以聖經不是一堆歷史名詞來說明,神正在說話、正在行動的現場。門徒訓練的根基不是經驗和理性,而是順服聖經。「教會是聖經的僕人,而非聖經的主人。」
他以亞伯拉罕為例,信心不是理性的邏輯,而是對神說話的回應。「不要先問我懂不懂,先回應『主啊,這是祢的話』。」當人順服時,神自己動工。

臺灣華福理事長黃志靖長老回應:從「我都不懂」到「唯獨聖經」。他總結兩位講員的信息,再次提醒會眾,信心不是「我完全懂」,而是「神正在說話」;門徒訓練是陪伴有限的人,一起聆聽上帝的活聲;真正的根基不在「查經多少」,而在「聽了去行」,尤其是傳福音。

他強調,今日教會若要得勝,必須回到初代教會「人人皆是傳道人」的生命。

莊信德牧師

莊育銘牧師:從解經到行動
在第二晚的聚會中,由臺灣淡江教會主任牧師莊育銘以「B2 Bible」分享,解經、釋經到應用的含義來提醒會眾,若沒有聖靈,解經無法轉化為生命行動。

首先,解經是要先明白原作者對原始讀者所說的話;第二則是釋經,明白神透過經文對今天的我們說什麼;並啟動應用,讓所領受的信息能夠真實在生命中落實行動,而非停留在觀念,因為服事必須是「神的道+神的靈」,缺一不可。

他透過聖經中亞伯拉罕與雅各的經歷,說明神是「有連續性的神」,祂以各種方式啟示人,從文字的提示到生命的處境。信心常常需要「跳躍」,即使軟弱,也要「先信了再說」。解經是讓我們明白經文,釋經是讓神的話進入我們,應用則是讓生命順服行動,唯有靠著聖靈,我們才能從字句進入生命,從軟弱進入順服,從認識福音進入傳揚福音。

莊育銘牧師

黃志靖長老:聖經之前人人平等
接下來由臺灣華福理事長黃志靖長老以「B2 Christ」來解釋,在聖經面前,人人平等。我們不是裁判真理的人,而是被真理擁有的人。他提醒,在《羅馬書》第十章讓我們看到:人若有熱心卻無真知識,就會建立自己的義,反而無法順服神,因為真正的義是在基督裡面。

他提出三點:首先,平等是起點,不是目的,每個人都能憑信心尋求啟示;其次,不必等到完全明白才算懂,所以我們需要謙卑承認不懂,並持續尋求;第三,看見差異中的合一,合一不是消除差異,而是在差異中學習基督的愛。在混亂中,基督的「是」就是我們的錨;在差異中,我們學習合一。

美裡福音堂埔奕聯合堂會主任劉運恩牧師整合兩天的資訊,並回應信仰的真正核心是:從 Calling(呼召)認清呼召的主,生命現場就是神的主場;到 Knowing(確知)神在說話,即便半信半疑;Being(成為)以態度和生命回應呼召;Doing(行動)不只是做對的事,更要活出基督的樣式。生命就是一場不斷被呼召、確立使命的迴圈的過程。

教會若要得勝,就必須回到聖經、回到福音,把「聽了去行」作為回應。信徒若要成熟,就必須在聖靈的引導下,從「解經」進入「釋經」,最後付諸於「行動」,從「差異」進入「合一」。《這是誰的聖經?誰說了算?》聚會雖已落幕,但福音的呼召仍在繼續!

聚會雖已落幕,但福音的呼召仍在繼續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