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4 基督教論壇報 / 普世教會

英美上萬座教堂陷關門危機 信仰與社會結構面臨關鍵轉折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編譯余友梅 追蹤
(Wikimedia Commons)

【編譯余友梅/報導】英美兩國的教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關門危機!根據英國全國教會信託基金會(National Churches Trust)最新調查顯示,至2030年,全英數千座教堂無法繼續維持運作;而在大西洋彼岸,美國最新研究亦預估,今(2025)年約有15,000座教堂可能關閉,象徵兩地教會正共同走向信仰與社會結構的關鍵轉折。

英國該項涵蓋全英3,600間教會的調查顯示,約七成受訪教會對未來仍具信心,但有近三成(26%)坦言「維持困難」。其中鄉村地區風險最高,約7%的教會認為5年內恐被迫關閉,若將這一比例推算至全國範圍,意味着每20間教堂中就有1間可能面臨關閉風險。

英國:歷史教堂難敵現實壓力

不同宗派之間的情況也有明顯差異:衛理公會教堂風險最高(約12%),長老教會約9%,聖公會相對穩定(約4%)。教堂建築的保護等級與財務能力更進一步影響存續,許多擁有歷史地位的教會可獲補助,但規模小、資源薄弱的鄉村教會卻苦於維修經費、能源成本與志工流失。

報告指出,英國教堂面臨的挑戰不僅是信徒人數減少,更是財務與維護體系的失衡。「許多教會不僅需要信徒回來,更需要技術人員、維修資金與行政支持」,報告作者呼籲,若政府與社區不介入,英國許多地區將失去信仰與文化的中心。

英國教會未來五年面臨挑戰。(圖/翻攝自FB@the church of England)

美國:教堂關閉社區服務首當其衝

美國方面,最新研究顯示,全美約有15,000間教堂可能在今年關閉,而若長期趨勢不變,最終受影響者或高達全美教堂總數的四分之一。

教堂關閉的影響不僅止於宗教層面。許多教堂長期提供社區食物銀行、托兒服務、老人關懷與災難救助,一旦停運,將直接影響地方生活安全網。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資料顯示,2007年約有78%的美國人自認為基督徒,至今僅剩約62%。同時,非宗派巨型教會和福音派基督教的影響力持續上升,這種轉變是由政治、政客和保守派團體推動的,他們正在努力擴大宗教在公立學校和其他機構中的作用。

美國全國教會理事會(The 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警告稱,未來美國可能有10萬座教堂(占全國教堂總數的四分之一)關閉,預計有1.5萬名牧師可能會轉為兼職。

最近的數據顯示,美國全職牧師的年薪中位數約為56,000美元,但該數字會根據教會規模、預算和地點而變化。只有10%的牧師的年薪能達到94,001美元至 153,000美元的中上階層水準。

美國宗教研究學者指出:「這不只是人數的下降,而是一場『信仰模式的重組』。教會必須重新定義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與存在方式。」

英美教會四大共同挑戰

英美兩地的教會雖處不同文化,但面臨的挑戰驚人一致:

1. 信徒出席率持續下降:世俗化與後疫情時代的線上生活,使聚會參與變得鬆散。

2. 財務壓力劇增:能源成本與維修費用上升,奉獻卻持續減少。

3. 牧者流動與短缺:許多牧師收入無法維持生活,年輕世代也鮮少投入全職事奉。

4. 社區影響弱化:教堂不再是地方社交與文化中心,對青少年與家庭的連結逐漸斷裂。

信仰觀點下的省思與盼望

教堂關門,雖是時代的警鐘,卻也可能是屬靈的轉機。聖經提醒信徒:「若有人毀壞上帝的殿,上帝必要毀壞那人;因為上帝的殿是神聖的,這殿就是你們。」(哥林多前書三章17節)教會的本質從來不在建築,而在信徒彼此的生命連結與群體見證。

這場「教堂危機」促使教會反思:信仰是否仍停留在固定場所與主日崇拜?還是願意走進街頭、家庭與網路空間,讓基督的愛再次觸及人心?
危機或許正是更新的契機——讓信徒重新學習合一、奉獻與使命。(資料來源:Premier Christian News, Axios, Christian Post)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