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汪純怡/台北報導】氣勢磅薄的交響曲、節奏強烈的搖滾樂、柔美抒情的讚美詩……,在台北舉行的「2025國際住棚文化藝術節」,以獨特的「住棚節AI音樂創作大賽」歡慶神的節期,科技帶來豐富的音樂型態,迴盪在市集帳棚間,回應著神豐盛的供應及保護。
10月10日到12日國慶連假,「國際住棚文化藝術節」在台北四四南村舉行,三天的活動包括文創市集、現場揮毫製作經文祝福卡、詩歌敬拜、藝術文化交流、AI創作音樂頒獎典禮及獲獎作品欣賞,許多民眾全家大小趁假期風和日麗出遊,也藉此機會得以認識主的節期。
結合節期與關懷 為花蓮代禱
「Celebrate, celebrate, Sukkot today! Sing and dance, lift your hands, give Him praise! Celebrate, celebrate, Sukkot today! Joy forever in His name!」當獲首獎音樂響起,如交響詩般的壯闊及澎拜熱情的敬拜,吸引許多人駐足聆聽。
執行主辦的大衛異象電影工作者協會理事長張楷文弟兄表示,住棚節是猶太人重要的節慶活動,也是現今露營文化最早的起源;每年一到住棚節,眾人就搭蓋臨時的蘇卡棚(Sukkot),住在蘇卡棚,全家紀念神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進入曠野四十年,靠著神所賜豐盛的供應及保護,衣食無缺的豐盛恩典。
今年國際住棚文化藝術節選在象徵歷史與重生的地點──台北四四南村,別具意涵;這處從早期眷村如今化身為承載祝福的場域,也代表今年的活動結合節期意義與時代關懷,在慶賀住棚節時,也傳遞愛與盼望,希望集結眾人,為近期受創的花蓮土地代禱。
由於往年長期配搭的敬拜團與表演團體,此時正紛紛投入花蓮光復災區災後重建工作,因此主辦單位將表演型式轉化為AI音樂創作徵集,邀請世界各地創作者,以AI科技詮釋住棚節的信仰核心,紀念祖先在曠野中的苦境,並思想神的同在與引領。
用AI向主唱新歌 音樂型態豐富
張楷文說,這項AI音樂創作大賽徵件僅15天,就吸引全球近上百件作品投稿,參賽者背景包括音樂人、創作者、樂團、AI音樂玩家、資訊專業人士,年齡層從青年到退休人士,還有非基督徒也參賽,讓這項比賽成為傳福音的好機會。
參賽作品皆以「住棚節的祝福」為主題,融合文化、音樂、信仰、創意,以AI協作出各種音樂型態,有結構完整的交響樂、輕快猶太風格民謠,也有如網路流行曲風、爵士風、搖滾樂及現代敬拜讚美音樂,展現AI在音樂創作中的強大賦能與創造力。
「應當向祂唱新歌,彈得巧妙,聲音洪亮」(詩篇三十三篇3節),大會徵件執委會、全球基督教國度影展(CKFF)執行長黃頌揚弟兄表示,AI技術讓創作者能在短時間內整合資料、理解聖經典故、提煉節期意涵,並轉化為具屬靈深度的音樂語言。從旋律生成、歌詞靈感到編曲設計,AI能協助創作者突破技術瓶頸、縮短製作時程,讓創作者得以專注在意念與靈感,讓藝術創作回歸核心靈魂與故事的傳達。
非基督徒參賽者 藉AI幫助認識聖經
黃頌揚弟兄表示,對於參賽的非基督徒而言,透過AI協助資料生成過程,得以更深入了解住棚節的歷史與信仰背景;對主內創作者而言,這是一場生命更新的創作旅程,在創作過程中再次思想「住棚」所象徵的上帝同在與帶領。
主辦單位之一亞威AI智能應用學院陳志寬院長表示,住棚節提醒人們在曠野中經歷神的同在,AI技術也讓創作者在未知的創作旅途中,看見更多生活上與恩典。曾任新聞局電影處處長、現亦為台灣電影文創產業協會榮譽理事長的陳志寬,也鼓勵藝術家、教育者與年輕世代勇於嘗試AI,帶來思想的流動及創作的激盪。
參與活動的協力單位、全人法學中心戚本律律師也表示,住棚節是聖經中耶和華神所訂的節期,是神與人相會的日子;最初是紀念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時神的保護與供應,如今更是表徵神與人的同在,也宣告出將來耶穌要再來的永恆國度。在節期中搭棚是提醒信徒生命的短暫與對神的倚靠,也表明耶穌再來時帶來的千年國度,因此住棚節不僅回顧歷史,更指向未來的榮耀與團聚,提醒並鼓勵信徒儆醒等候。
黃頌揚弟兄表示,國際住棚文化藝術節以信仰為根,傳遞住棚節意義,並希望藉由AI科技為翼,連結世界各地的青年創作者,讓科技成為愛的延伸平台及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