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5 基督教論壇報 / 台灣教會

如何面對禱告不通、信心阻塞的屬靈堰塞湖? 黃信忠牧師:從容不匆忙 將重擔全然卸給主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梁敬彥 追蹤
黃信忠牧師。(圓圖/梁敬彥攝影)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當基督徒的屬靈生命出現禱告不通、信心阻塞的「堰塞湖」,攔阻與上帝的關係時,該如何釋放壓力,讓生命的活水重新流動,恢復與主相親的親密?

台灣拿撒勒人會地區監督、拿撒勒人會士林教會主任牧師黃信忠受訪時表示,無論是基督徒還是牧者,跟神的關係出現禱告不通和信心阻塞的屬靈堰塞湖時,需要有屬靈的敏銳度和危機意識,才能使堅固信仰不致潰堤。

黃信忠牧師。(圖/梁敬彥攝影)

禱告要從從容容親近主

黃信忠牧師提醒傳道人和基督徒,無論事情或事工再多,禱告與神相交的時間都要「從從容容」,不能「匆匆忙忙」。他有一次因為忙於總會的事工,覺得時間不夠用,禱告就匆匆忙忙;那一次服事之後,他感到很挫折,因為原本對他來說是得心應手的工作,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成果。那一次的經驗,提醒他「無論服事再忙,都要從從容容來到主的施恩寶座前,禱告尋求祂」,當他開始如此行的時候,就發現神把面對和處理問題的智慧和謀略,豐豐富富地賞賜給他。

黃信忠牧師建議,當基督徒覺得出現禱告不通、信心阻塞的情形時,要有屬靈危機意識,要先靜下來問自己:「我到底怎麼了?」,再求問主:「接下來,我該怎麼做?請你指引我前方的道路。」

舉例來說,以利亞因為害怕遭到耶洗別追殺,逃到羅騰樹下時,坐在樹下向耶和華求死,後來以利亞逃到何烈山的洞中時,耶和華的話臨到以利亞,問他「以利亞啊,你在這裡做什麼?」

基督徒的靈命和服事,就跟以利亞一樣,會有信心軟弱和靈命低潮的時候,但即便是在屬靈生命的低潮,以利亞仍然尋求耶和華、聽祂的聲音和順服祂的帶領,以利亞的一生,雖然曾經面臨屬靈的堰塞湖,靈命乾枯,身心都深受挫折跌到生命的低谷,但因著以利亞對主的順服和信心,上帝的愛恢復、醫治以利亞破碎的心,以利亞重新得力後繼續事奉神,直到被主接去。

黃信忠牧師說,人心深處潛藏的負面情緒、壓力、創傷和罪咎感,形成心靈的堰塞湖,出現服事疲乏、信仰倦怠和靈命枯乾;身為傳道人的牧者也要省思,在講台上傳講信息,雖能講得頭頭是道,但若服事也出現屬靈堰塞湖時,能夠重新來到上帝的施恩寶座前對焦於神,活出所信的道。

黃牧師分享,他高齡的媽媽是一位禱告的使女,媽媽病危的時候,他到醫院去探望,媽媽見到他,就用台語鼓勵他:「信忠啊,你若有重擔要交託乎耶穌。」媽媽的這句話一直存在他的心裡,媽媽不僅教他凡事禱告,在面對挑戰的時候,更需要來到主耶穌的面前尋求祂。他也鼓勵信徒,即便禱告不通、信心阻塞,都要相信主的恩典夠我們用;以利亞在困境中,上帝藉著大自然對以利亞說話,把喜樂和恩典的鑰匙交到他手上,主也這樣保守著每個如同以利亞般信靠並尋求祂的兒女。

妥為處理教會衝突 避免堰塞湖形成

黃牧師說,在教會裡,人與人之間難免意見不合,甚至產生衝突,影響到關係的和睦和服事;很多屬靈堰塞湖的形成,都是牧者和信徒輕忽,以為衝突過了就算了;在他牧養的經驗裡,每個衝突都必須要妥為處理,以免關係破口愈來愈大。

黃牧師說,他在處理那些可能會影響肢體關係的衝突時,不會只鼓勵雙方「要看得開」,而是鼓勵他們不但要看得見問題,更要看得見主的掌權、恩典與憐憫,因為如果衝突沒有適時去面對和紓解,就會像山上的堰塞湖一樣,成為帶來災害與毀壞的不定時炸彈。

一旦教會肢體之間的關係出現破口,屬靈堰塞湖就會開始出現,就跟婚姻一樣,如果夫妻不去面對和處理生活上的摩擦,只是覺得「事情過了就算了」或是「忍一時,海闊天空」,但人的意志力和耐心是有限度的,無論是神的家(教會)還是人的家,一旦積怨像堰塞湖潰堤,就會造成嚴重的傷害。

黃牧師引用以賽亞書四十章29節勉勵信徒:「疲乏的,他賜能力;軟弱的,祂加力量。」他指出,當屬靈生命出現屬靈堰塞湖時,神也藉腓立比書四章7節提醒祂的教會和兒女:要在基督耶穌裡保守自己的心懷意念,不給那惡者留地步。箴言十七章22節提醒「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一個人的心若是常被憤怒和憂慮所充滿,沒有宣洩的出口,當壓力大到臨界點的時候,就會爆發潰堤,很多人也在這樣的情況下,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黃牧師鼓勵教會的弟兄姊妹,當面對屬靈堰塞湖的時候,要相信「主耶穌對你不離不棄,祂一直與你同在」。在靈命低潮的時候,要相信教會的大門一直為你而開,正面去看待,如同保羅在羅馬書十二章12節所說的:「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就是最棒的鼓勵和提醒。

相關新聞:你有「隱形堰塞湖」嗎? 生活中那些需要面對與排解的壓力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