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道宗(聖光神學院研究教授)
貳、反思與應用
經文:腓立比書四章15-23節
一、教會應該全力支持宣教的工作
保羅在這段經文中指出,當他到腓立比地方傳福音(還在馬其頓)的時候,就收到腓立比教會對他在金錢上的支持(腓四15),好使他在物質的需要上沒有後顧之憂,因而專心的從事福音工作。
我們注意到,當安提阿教會差派保羅與巴拿巴出去傳福音的時候,似乎並未提供經濟支援;教會差派他們,而經濟上則是他們自理。這樣做可以減少教會在經濟上的壓力,但是對於宣教士本身卻是一個缺點──就是教會經濟的壓力沒有了,這壓力卻轉嫁到宣教士身上。因此,保羅在宣教的過程中,就要自食其力:一面傳福音,一面又要工作,以賺取生活所需。
保羅在他的書信幾次指出,他要一面傳福音,一面工作:「直到如今,我們還是又飢又渴,又赤身露體,又挨打,又沒有一定的住處,並且勞苦,親手做工……」(林前四11~12a);「弟兄們,你們記念我們的辛苦勞碌,晝夜做工〔指供應自己生活所需的工作〕,傳神的福音給你們,免得叫你們一人受累」(帖前二9)。
經過兩千多年,在二十一世紀今天的教會,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宣教(或宣教士)的工作呢?是否只顧差派,其他一概不管?還是應該鼎力相助,使宣教士沒有後顧之憂?後者是成熟的教會應該有的做法,明確地說,不論宣教士是個別前往宣教,還是加入某一宣教機構,教會應該盡其所能的在經費上支持他們。
雖然目前有一些宣教機構的做法,比較讓宣教士在募款上安心,因為宣教機構會為他們募款;但是有的機構則是由宣教士先籌足四年的經費,如此才能上工場。等到四年一到,返國述職時的那一年,就必須奔波於各教會,或是拜訪個別的信徒。其壓力與忙碌的程度,完全不亞於他在宣教工場時的工作強度。筆者甚至聽聞過去一些西方的宣教士,就在返國述職時,在國內募款的路上過世,實在令人唏噓。
目前華人世界的教會,大部分在經濟上是比過去充裕多了,但是在支持宣教的工作上,卻往往顯得被動甚至缺少關心。有的教會表示人數太少,經費不足;有的教會則以不認識宣教機構為由,拒絕撥款給宣教的機構或是個別的宣教士。
這不是神所喜悅的態度。想想看,過去若非成百上千的宣教士篳路藍縷、在各地方開疆擴土,甚至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努力傳福音,現在的我們豈能因而信主,得到福音的百般好處?如果我們因為無法親自參與在宣教的工作上,卻在支持這樣的事工中錙銖必較,豈不是忘恩的人?看到腓立比教會如此對待保羅,我們豈不應有深刻的反省與轉變?
二、神是人一切需要的供應者
當保羅接受來自腓立比教會金錢上的餽贈時,他便指出:因為腓立比教會所做的(腓四18),所以「……神必照他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裡,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講到「需用」(需要),人立刻就會想到物質上的需用。然而如前所述,「需用」包括物質與屬靈上的需要。
說到神的供應,保羅就指出神是「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提前六17);而耶穌也明確指出,神的兒女不必為衣食的需要憂慮,因為「……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32b~33b)。
但是神的供應遠不僅限於物質的層面,祂對神的兒女更是賜下豐富的屬靈資源與福氣,使他們在屬靈生命上得以成長、成熟,並且堅守信仰直到主耶穌再來。
這些賞賜說也說不完,我們稍微看一下聖經,就知道神賜給信徒的屬靈福氣,至少包括:聖靈(徒十五8;林後一22)、永生(約十28;約壹五11)、救贖的恩典(提後一9;彼後一4)、平安(約十四27;羅十五33,十六20)、喜樂(帖前一6)、道(約十七8、14)、萬物與耶穌(羅八32)、屬靈的恩賜(林前十二8~11;提後一6)、各樣的安慰(林後一3~4)、屬靈的全副軍裝(弗六11、13)、基業(即〔救恩〕,西三24)、美好的盼望(帖後二16)、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後一7)、力量(彼前四11)、屬靈的智慧(約壹五20)等等。
這些恩典,其數量之多難以計算,其多樣性之豐富無法窮究。它們圍繞在信徒每日的生活中,就如同久經生活在空氣中的我們,似乎沒有察覺空氣的存在,但它又無處不在。明確地說,上帝豐富的供應,在耶穌基督裡源源不絕的臨到信徒身上,這也因此才使得信徒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
既然如此,神的兒女就當在神豐富的供應中知足;在神的恩典中長進;在神的保守下,即使面對艱難逼迫也能堅守信仰。如此才能在末日時「歡歡喜喜站在他榮耀之前」(猶24),並且「豐豐富富地得以進入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彼後一11)。
神既然在物質與屬靈層面,充充足足的供應我們一切所需,以神的國和神的義為中心的生活,哪裡是須要瞻前顧後的?為主而活又何須裹足不前、猶豫不決的?神的兒女在全心跟隨主的道路上,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是經濟的問題嗎?或是其他的問題,如保羅所問的: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羅八35)。答案是:都不是!
到底羈絆我們長進與追求神的障礙是什麼?是神的供應不足?還是我們自身的問題?如果神的供應一無所缺,那麼就要從我們自己身上找原因了!求神憐憫我們、光照我們,使我們看到自己的問題,進而使我們改變方向,走在神所喜悅的道路上,一直到耶穌再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