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8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是身體疲累, 抑或是心靈倦怠? 陪伴上班族 張豐裕牧師鼓勵五作法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張豐裕牧師(圓圖/受訪者提供)

【記者李容珍/台中報導】是身體疲累,抑或是心靈倦怠?面對現代職場快速的步調,壓力與焦慮與日俱增,基督信仰如何陪伴現代上班族,使其身心靈得以健壯?

行政院近期增訂公務人員每年有三天的「身心調適假」,自10月10日起實施,顯見現代公務人員亦承受著諸多挑戰與壓力。不僅公務人員,許多上班族也面臨著公司內部組織變革、人事更迭,或與同事之間互動的變化。加上越來越多人在面對工作挑戰的同時,還肩負起照顧年邁父母或長輩,以及撫養未成年子女的雙重責任,成為「三明治照顧者」,壓力如影隨形。

衛生福利部自112年推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針對15至30歲年輕族群提供1年3次心理諮商服務後,反應非常熱烈,顯示年輕人對於心理健康諮詢的需求極為殷切。113年,此方案擴大適用年齡至45歲青壯世代,這項「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從113年8月1日起至114年12月31日止,旨在鼓勵有心理諮商需求的青壯世代勇於求助,並學習如何提升自我能力、建立正確就醫觀念,以促進心理健康。

張豐裕牧師 (受訪者提供)

現代人壓力大原因多

台中聖教會張豐裕牧師受訪時指出,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主要原因在於社會節奏飛快,上班族若無法跟上此節奏,一開始便會產生焦慮。之後,受到同儕影響,彼此間的比較油然而生,例如「我的同學、朋友的職位已達到何種程度?已積攢了幾桶金?」、「看起來,我的發展不如他人」,相較之下,壓力自然會產生。若再加上與上級、同輩或晚輩關係不睦或溝通不良,焦慮與壓力又會倍增。

他說,即使放連假讓自己休息,對上班族而言,只是讓心情暫時緩和,但心裡並沒有完全得到釋放。在這種情況下,心靈依然無法完全安靜下來。回到公司,所處的環境步調很快,每一天都充滿競爭的壓力,若無法讓心靈安靜下來,自然會心浮氣躁。在處理許多事情的選擇上,面對挑戰來臨時,便無法做出正確的抉擇,因此永遠覺得趕不上計畫,或是覺得自己在這個節奏中落後了,自然而然便會產生焦慮的現象。

上班族「三明治」照顧者壓力

在辦公室,除了面對績效壓力,還有來自同行的挑戰。他說,許多上班族既要養育孩子,又要照顧年長的父母。尤其在陪伴父母就醫方面,如果兄弟姊妹不多,或兄弟姊妹在外地甚至國外,無人能分擔照顧責任,在家庭資源不足的情況下,難免感到力不從心。

他說,雖然政府推動長照2.0或3.0,但若父母的狀況無法達到規定的要求,可能需要請假陪父母看病,且父母可能不只看一科,可能需要看幾個科別,看診時間不同,等待時間又長。加上孩子晚生,年紀尚小仍需接送,上班族來自家庭內部的壓力自然越來越大,便會覺得蠟燭多頭燒。如果夫妻之間可以互相支援,或許可以減輕壓力,但若夫妻皆是上班族,所產生的時間拉扯自然不言而喻。

張牧師也提到,現代公務人員並不好當,特別是基層公務人員,不論是區公所、戶政事務所等第一線人員,隨著意識形態的抬頭,前來洽公的民眾,因對於法令規定的不了解,在申請相關業務時,公務人員必須依法行政,加上業務種類多樣化,事事須按規定辦理,民眾又會覺得「官僚」,情緒自然會比較激動,甚至打市民熱線檢舉投訴,基層公務人員的壓力自然隨之變大。

團契小組可成為紓壓管道

他在教會牧會,接觸各行各業的弟兄姊妹,每個人所處的位置,都有其面對的不同挑戰和壓力,必須尋求調適。政府提供的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固然可以暫時舒緩每個人的心情。從教會的角度來看,若是弟兄姊妹願意主動尋找牧者或輔導聊天、協談,讓他們有一個抒發的管道,進一步了解壓力的來源,不單是來自工作職場、同儕、上司和部屬間的人際關係,以及家庭的處境,其實是極好的。

但是,多數人對於找牧者、輔導會比較客氣,覺得不好意思。他說,若能在小組、團契中的分享時刻,針對現況尋求解決或經驗分享,彼此打氣加油,不管是小組或團契資源,都是弟兄姊妹可以尋求的第一站幫助。如果小組長發現弟兄姊妹已有焦慮的現象,可能就可轉介到教會的輔導中心或協談中心進一步協談。若是情況更為嚴重,就要先轉介專業的心理諮商師,進一步協助判定對方的病況。若已經有憂鬱症、焦慮症或恐慌症等,就會鼓勵尋求身心科醫師。

靈修禱告持續參與聚會

基督徒平常如何讓自己身心靈強健,增加抵抗力?張牧師表示,教會鼓勵弟兄姊妹平常要有固定的教會生活和靈修生活。教會生活可以成為弟兄姊妹的陪伴,因為往往當我們面對壓力無法調適,若沒有宣洩出口,尤其當工作、家庭、生活壓力來到臨界點時,就很容易產生意外的後果。所以,持續參與聚會,包括主日崇拜、小組聚會,禱告會等各樣聚會,都能幫助弟兄姊妹親近神、心裡有力量,能夠面對各樣的壓力,並在禱告、交託中,緩解心裡的緊張,享受在上帝懷中的安歇。

陪伴者需要同理和神的話

張牧師也提到,當我們幫助弟兄姊妹,需要採取以下五個作法:

一、陪伴。我們可能沒有很多話語,但是願意陪伴對方,傾聽對方的分享。當對方願意分享交託的時候,就是一個進步、有了改善。

二、同理心。了解對方內心裡面對的狀況、壓力的來源等等,以同理心的方式,使對方感到支持。

三、神的話語。引用聖經的話語鼓勵對方,也鼓勵弟兄姊妹多讀詩篇、箴言等,並且默想神的話,進而享受與神之間最深的交通,幫助對方能夠調適,並且能得到從神而來的啟示,以及從神而來的安慰、勸勉,幫助他們有力量能夠面對心裡的軟弱。

四、可信任的屬靈夥伴。弟兄姊妹在屬靈團體中一定要找到屬靈的夥伴,能夠陪伴、分享,成為最好的支持資源,不一定是同教會的人,而不要把自己悶在鼓裡,害怕與人分享自己的現況。

五、與牧者、輔導分享。弟兄姊妹若都能夠主動來到教會,與牧師或是輔導分享他們現在的光景,對於壓力的調適必然有很大的幫助。

相關新聞:「身體累,還是心累?」 讓基督信仰成為上班族身心靈復原力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