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汪純怡/採訪報導】10月份開始,公務人員「身心調適假」上路,凸顯職場壓力日益受到重視。台北市和平基督長老教會主任牧師蔡維倫表示,工時過長、生活失衡及「狼性」的職場文化,常讓弟兄姊妹感到壓力山大;除了陪伴、代禱,還需要多多傾聽及體諒,並可藉由講座及工作坊,幫助職場基督徒培養屬靈韌性,在職場中經歷上帝恩典。
蔡維倫牧師受訪時表示,長老教會七星中會職場事工部為了想要了解職場人士的壓力、職場牧養現況,前一陣子曾針對牧者、長老及職場弟兄姊妹做了一項問卷調查,發現最主要的壓力是來自職場環境及工時忙碌,此外如生涯規劃、人際關係、夫妻及親子關係等也都是壓力來源,讓很多職場弟兄姊妹到了放假期間只想休息,甚至對於教會服事感到力不從心。
職場文化相咬相殺 職場信徒心好累
他說,職場弟兄姊妹常會來尋求牧者代禱的事項,以求職、轉職問題最多,也有的是為職場文化與信仰衝突而感到衝擊。就有一位弟兄所處企業強調競爭,要跟隨主管派系爭取老闆賞識,職場文化對彼此「踩踏」或「相咬相殺」視為常態,若不隨之起舞甚至會被排擠。
蔡維倫牧師說,這位弟兄面臨的挑戰彷彿聖經中但以理的故事,職場文化與信仰價值觀完全不相容,若非上帝出手,實在極為艱難。這位弟兄堅持不隨波逐流,不去攻擊同事,最後在持續尋求神以及請牧者代禱後蒙神保守,得到內部輪調的機會,才得以離開了原本充滿「狼性」色彩的單位。
曾擔任過公務員的蔡維倫牧師頗能理解職場基督徒的掙扎與難處,遇到好的長官指導帶領會使人成長,但也有長官的要求幾近霸凌,特別是公務機關還要面對政治環境,連長官都承受巨大壓力,更別說基層公務人員的難為。
人際支持與團契力量 紓解職場壓力
有時同事下班後聚餐、娛樂,訴訴苦、倒倒情緒垃圾,稍能紓解壓力;他則是與來自不同單位、不同教會的基督徒同仁中午相聚吃便當,分享工作點滴並一起禱告,在信仰中互相幫助。
他鼓勵職場弟兄姊妹,不論是在公務界服務或是在民間企業,都可以找到基督信仰的夥伴互相扶持,或以團契型態,或是簡單聚會,都可以彼此陪伴,得到支持的力量。
蔡維倫牧師說,面對職場人多樣化的生活與生涯形態,從單身到已婚或離婚、從孩子年幼到就學就業,牧養工作挑戰頗大。大型教會常有職場團契或事工來幫助弟兄姊妹,中小型教會則是資源有限,較難有專責事工來關顧,也未必能與致力於職場事工的機構連結,常常會先以個別陪伴為主。
為了回應職場弟兄姊妹的需求,他會在主日講道中每季安排職場主題,因為自己曾有職場經驗,較能接地氣體會職場的掙扎與困難。曾任長老教會七星中會職場事工部部長的蔡維倫牧師說,七星中會也常藉由舉辦論壇來幫助職場弟兄姊妹,提供平台分享資源,幫助中小型教會的職場人也可以得到更新,甚至還有長老教會以外的弟兄姊妹也會來參加。
職場宣教論壇及工作坊 為職場人打氣
10月18日,七星中會舉辦第六屆職場宣教論壇《壓力山大vs恩典夠大》,關注的就是現代職場人士面對的壓力:在職場高壓中如何能與神同行?在職場眾多壓力中又要如何鍛鍊屬靈韌性?在被壓到喘不過氣時,職場基督徒還能如何發揮影響力?論壇除了邀請專家專題講座、牧者培靈,還以工作坊形式幫助弟兄姊妹更深入多種面向,例如家庭、人際關係和身心靈調適等方面,以及在AI時代,教會可以如何善用科技來幫助牧養職場弟兄姊妹等。
蔡維倫牧師說,對於在服事上感到拉扯的職場人,特別是家中還有學齡前或低年級子女,無法承擔教會執事等重任,教會能夠體諒並給予支持,會鼓勵其服事量力而為,例如在兒主陪伴服事,待孩子長大,再視意願投入服事。若是會友已在職場身心俱疲甚至到了憂鬱的嚴重階段,教會則會轉介到心理輔導或醫療體系來協助。
蔡維倫牧師說,在問卷調查中發現,職場弟兄姊妹對於教會的期待,最多就是希望教會領袖能多傾聽職場人的心聲,也有人希望多連結外部資源開設課程,或希望找到願意陪伴的輔導,或是成立線上禱告小組等。他鼓勵中小型教會先從個別關心陪伴開始,再尋求資源或借助力量;現在教會、中會之間連結或與不同宗派互動,都是希望更多幫助職場弟兄姊妹身心平衡,在職場中為主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