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採訪報導】長榮空服員猝死,引起社會對職場過勞議題的關注。根據全球管顧公司WTW韋萊韜悅獨家授權天下學習的一份《2024員工健康及福祉》調查中,指出台灣員工過勞(Burnout)指數高達36%,不僅是亞洲之冠,更遠高於北美洲、歐洲中東非洲及拉丁美洲,居全球第一。
此外,台灣的高工時,在39個主要國家中排名第6,據統計過勞行業,主要為製造業、運輸倉儲、服務業(保全、醫療、警消)、半導體、影視人員等。有些高工時高壓力的行業,常常伴隨著低薪資,比如製造業、運輸倉儲等,勞工得靠加班費,提高薪水,默許雇主加班要求。高工時職場當如何改善?個人可以如何調適?
勞基法合規 也需要健康
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職場宣教中心主任魏榮祈牧師受訪時表示,這是一個不易解決的問題,反映台灣經濟的成長,背後是勞工付上極大的代價所成就。因為這也涉及有些公司主事者的潛規則(如鼓勵全勤、加班),在績效利潤導向下,將員工的超額付出視為理所當然。當然,也源自於台灣的產業特質,如代工為主、勞動力缺乏等關鍵因素,以及華人文化對「工會」的運作形同虛設。
如果企業都遵照勞基法,為何仍過勞?魏牧師指出「合規,不等於健康」。現實上,目前要達標合規可能很多企業越來越辦不到。從各醫院醫護人員不斷離職的現象,看見台灣各行各業所面對的窘境。因此,自然就衍生出許多的內規,如鼓勵「自願」加班,或透過請假難易度的行政手法,或暗自依照出勤日子來列入績效或升等考核等。
魏牧師表示,在大環境的結構下,雖然產業特性與勞動力結構無法改變,但職場的公司治理,他認為可以朝向將「合規」升級為「健康運營」,推動更健康的職場文化。這包括:讓請病假變得容易、尊重員工的疲勞感受、避免過度加班、安排合理人力、建立不打擾的下班時間、提供心理支持,讓請假、求助、回報過勞不被貼標籤。
神不偏待人 主人不威嚇僕人
魏牧師指出,聖經中明顯提醒「你們作主人的,待僕人也是一理,不要威嚇他們。因為知道,他們和你們同有一位主在天上;他並不偏待人」(以弗所書六章9節),這裡的「不要」:原指「鬆開鎖鍊、繩索」,所以企業主需要竭力斷開員工所負過勞的軛。
他也提到,個人若處在一個極度高壓,或內部有不得不超時工作的環境。還是須問自己「最終的選擇」是什麼?有可能工作尋覓不易,有可能公司回報高額報酬,或自己真的喜歡這份工作?但總要問,這是短期的忍受,還是長期規劃的職涯?須禱告尋求上帝的帶領。
尋求上帝心意 需要適時求助
從信仰的觀點,工作不代表個人存在的價值,也不是全部的人生。「人若賺得全世界,卻喪了自己,賠上自己,有什麼益處呢?」(路加福音九章25節)但若上帝要我在這公司,祂是否有何心意?
在職場中,先問自己是否認同這公司的文化,對不合理的內規,有無能力劃清紅線:如可接受工時上限、最短休息、每週固定安息時段(Sabbath);與直屬主管透明對齊等,再決定自己是否持續做下去。
此外,他認為,求助不是軟弱。若是身體出現一些症狀:持續失眠、心悸、胸悶、情緒崩潰、注意力顯著下降,我們都不要輕忽,務必就醫或諮商;同時與人資記錄工時與班表。
信仰經營企業 打造幸福環境
他說,近年來,不少企業以打造幸福企業為目標,從員工的需求出發,包括優於勞基法薪資福利、家庭關懷、身心靈健康、女性友善職場環境等,將員工的滿意度視為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這都是值得鼓勵。
魏牧師認為,尤其基督徒的企業主,正是展現基督信仰的最佳機會,讓自己的公司行出「愛鄰舍(員工、股東、客戶)與行公義(不只「合規」,而是「健康營運」)的治理文化。」以誠信、正派、守法經營,善盡企業責任,提供員工安全和諧的友善職場,體現在誠實、公正、責任感和為他人服務的精神上,讓員工有安全感、歸屬感、榮譽感,共享經營成果。企業主也能將企業視為服事上帝和他人、以及履行社會責任的平台,能夠榮神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