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馨
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800年,當時總統約翰‧亞當斯同意由國會撥款5,000美元為議員購書,並在首都華盛頓特區選定地點放置。不料在1814年的英美戰爭中,藏書被英軍焚毀。為了重建圖書館,湯瑪斯‧傑佛遜總統隔年特地將個人六千多冊,內容涵蓋哲學、科學、歷史等多項領域的藏書售予國會,奠定重建國會圖書館的基石。
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800年
隨著圖書館藏書不斷增加,1870年又擁有所有出版品2冊副本的法律權利(即出版法規中要求副本存檔的制度)。為了容納龐大藏書與服務需求,國會決定興建另一座獨立的圖書館。而這棟1897年對外開放的湯瑪斯‧傑佛遜大樓(Thomas Jefferson Building),不僅是國會圖書館最具代表的建築,也讓它進入全新的時代,加上後來增建、1939年啟用的約翰‧亞當斯大樓(John Adams Building),以及1980年完成的詹姆斯‧麥迪遜紀念大樓(James Madison Memorial Building),形成現今國會圖書館的三座主要建物。
目前對外開放的是位在湯瑪斯‧傑佛遜大樓裡的大廳和主閱覽室。若想參觀,可先到國會圖書館的官網註冊和預訂時間。入館前,安檢人員會檢查你的手提包和做全身掃描,由於參觀者眾,最好提早到規定的地點排隊。
結合西方文明代表的知識殿堂
進入融合義大利文藝復興(Italian Renaissance style)與布雜藝術(又譯為美術學院派,Beaux-Arts style)風格的大廳,觸目所及全是希臘、羅馬風格高聳的圓柱,古典精緻的穹頂、山牆、壁畫,以及大理石、花崗岩、黃金、青銅和桃花心木為元素的華麗設計。
圖書館大廳裡,從牆壁、天花板的繪圖,到樓梯雕刻、中央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壁畫,處處以知識、文明和人類進步為主題。在古色古香的主閱覽室,十六位西方文明的代表人物雕塑在挑高圓頂上齊聚,多位不同領域的知識女神與西方哲學家的銅像站在四周石柱上俯視人類,其營造出的莊嚴高雅,感覺如同進入崇高神聖的知識殿堂。
羊皮紙古騰堡聖經是重要館藏
此外,大廳還展示一本1455年在德國印刷的羊皮紙版古騰堡聖經(Gutenberg Bible)。對西方世界而言,古騰堡聖經是第一本由約翰內斯‧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使用活字版印刷的書籍,這項革命性技術不僅徹底改變歐洲傳播資訊的方式,對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科技革命皆有深遠影響。
這部古騰堡聖經的特色,包括使用哥德體字型,原先排版是每頁40行,後來為了節省紙張,改為行距縮小的42行。另外,書中沒有書名頁和頁碼,在印刷時,為了加強墨水吸收,會先把紙弄濕,然後壓在塗有油性墨水的活字版上。據估計,古騰堡大約印了180本聖經,其中約135本印在紙上,另外45本印在羊皮紙上。目前全世界尚存49本古騰堡聖經,其中只有21本是完整的。
存留百年的文化傳承資本
從去年起至今年底,湯瑪斯‧傑佛遜大樓也展示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遇刺當晚口袋裡的個人物品,手寫的蓋茨堡演說草稿,及詹姆斯‧麥迪遜總統的水晶長笛等。這批林肯總統的遺物,是1937年其孫女Mary Lincoln Isham 捐贈給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內容包括:兩副眼鏡(其中一副用麻繩修補過)、一個羚羊皮擦鏡布、一把象牙銀柄摺疊刀。一條印有紅色「A. Lincoln」字樣的白色愛爾蘭亞麻手帕。一顆帶有金色「L」字樣的袖釦。一個絲質襯裡皮夾,裝有一支鉛筆、一張面額5美元的邦聯(即敵對的一方)鈔票等。
目前國會圖書館共收藏1.7億多件物品,內容涵蓋書籍、照片、錄音、地圖等「普遍的,不受主題、格式或國界限制,包括來自世界各地和470多種語言的研究材料」,除了提供國會議員研究資源外,也對公眾開放使用,並定期安排對外的展覽。
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總統曾說:「一本圖書館的書籍可以像一棟房子那樣保存數百年。因此,圖書館的書並非是消耗品,而是真正的資本。」可見圖書館的功能不僅是收藏、保存知識資源,提供多元資訊與學習服務,更是促進文化傳承與交流。
站在國會圖書館中,無論仰望大廳的壁畫、主閱覽室的透光圓頂,或是瀏覽藏書與展示的資料時,都能感受到知識的浩瀚、豐富與多樣,及它對個人、時代的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富有實力的國家,都會企圖建造風格獨特的圖書館來彰顯國力。因為唯有圖書館才能證明它們不僅擁有傲視群雄的武力,還有傳承文化,開創文明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