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7 基督教論壇報 / 特會活動

親訪聖地走禱觀察  牧者:百姓韌性堅強 以色列是上帝眼中瞳人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汪純怡 追蹤
ICEJ住棚節特會獻旗晚會,台灣ICEJ走禱團揮舞國旗。(圖/ICEJ)

【記者汪純怡/採訪報導】多位參與台灣耶路撒冷基督徒協會(台灣ICEJ)住棚節走禱團的牧者,親訪聖地深入觀察到,以色列百姓在戰火局勢中依然如常生活、持續建設家園,展現堅強韌性,神的保守一直都在,看顧保護以色列如同眼中瞳人。

三重靈糧堂萬小運牧師表示,這次到訪多個聖經景點,幾乎都僅有台灣ICEJ走禱團一個團體,熱門參觀景點也無須大排長龍,主要是外界普遍認為當地仍然危險,因此到訪遊客有限;然而進一步觀察,以色列人民的生活如常,與當地人接觸時並未感覺緊張氣息。

走禱團在耶路撒冷與當地民眾合影。(圖/台灣ICEJ提供)

神的保守與聖靈的作為

萬小運牧師深刻感動,上帝對以色列的保守如同保護祂眼中的瞳人;住棚節特會中,來自各國的基督徒心向神敞開,許多人被聖靈充滿。這次他帶著「上耶路撒冷過節」的目標,感受聖經活化在眼前,「基督徒都在等最後一個住棚節,就是耶穌基督再來,每年的住棚節聚會,就是用這樣的態度在等候那最後一個住棚節」。

竹南靈糧堂曾惠香牧師表示,身為排灣族牧師,她此行也是代表族群到以色列守住棚節;看到以色列在艱難時局中遭遇許多錯誤訊息的扭曲,她認為基督徒所選擇站定的位置,應是與神站在一起,思想怎樣為耶路撒冷求平安。

她認為,親訪聖地走禱,感受到為耶路撒冷求平安的心愈加急切,也更明白主再來的日子實在是近了,每一站的走禱都是要為榮耀的君王預備道路。走禱途中她更體會到什麼叫做「願你平安」的深意,不是外在表象的平靜,而是內心的堅強與生活的平靜,雖經歷戰爭摧殘,以色列民眾生活已漸回正軌,照樣生活就是一種平安。

台灣ICEJ走禱團為以色列禱告。(圖/台灣ICEJ提供)

要為以色列被主得著爭戰禱告

台南福氣教會劉明珠傳道表示,此行打開了屬靈的視野,不僅是參加住棚特會與各國基督徒一起為以色列禱告,更是看見在屬靈層面被神賦予了新的任務,要為以色列被主得著來爭戰

劉明珠傳道說,在以色列各地走禱,好似從舊約到新約重讀一次,有如打通任督二脈。她特別鼓勵弟兄姊妹至少要親訪一趟。而在走訪加利利、耶穌和門徒曾經醫病趕鬼的城市,有些地方已顯得沒落,甚至沒有基督徒,我們常宣告福音要傳遍地極,然而耶穌曾走過的地方卻不承認耶穌,這就是要面對的屬靈爭戰。

劉明珠傳道的夫婿吳南鈞醫師表示,住棚節特會各國基督徒的合一景象令人感動,還有跟以色列敵對關係的伊朗、黎巴嫩等也都有基督徒前來獻旗,代表在信仰中都能合一並且共同祝福以色列。

從醫師專業觀察,以色列不斷經歷戰爭、面臨存亡危機,民眾承受的身心壓力龐大,實屬不易;吳南鈞說,以色列在醫療設備與藥物研發具有先進水準,幫助自己人民,也幫助世界各國病患;在諸多患難壓迫中,依然將恩典祝福送傳遞給世界,展現堅強的力量。

列國獻旗晚會。(圖/ICEJ)

列國獻旗一如聖經預言 深受感動

在住棚節獻旗晚會中代表台灣獻上國旗的李伯利牧師表示,手持國旗與列國弟兄姊妹一同站在台上時,他感到如同回應撒迦利亞書第十四章所言,萬國都要來到聖地敬拜主,列國獻旗的舉動就是上帝透過聖經所釋放的末世預言應驗,他能參與深感榮幸。

第四次到訪以色列卻是第一次守住棚節的李伯利牧師說,很多親朋好友都勸告在動盪時刻不要前往,但他內心充滿平安與渴慕,走禱行程沒有看到其他華人團,更凸顯以華人身分前去與以色列民眾同站立的重要意涵。

李伯利牧師的妻子施韋瑋牧師也表示,在獻旗晚會中,與以色列敵對的國家依然有基督徒代表前來,當這些國家代表上台獻旗時,走禱團也為他們對以色列的支持而歡呼,這份熱情讓她深受觸動。

以哈戰爭期間,她就多次訪問以色列,看到在炮火下的以色列民眾依然繼續建設家園,這次更看到更多復建工程開展,展現國家強大的韌性

走禱團參加耶路撒冷大遊行。(圖/台灣ICEJ提供)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