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採訪報導】AI 興起對敬拜音樂有何影響?人人都可以成為音樂創作者嗎?
《欽點客 music》節目主持人,也是《客家興起》和《客家真光》,以及《客家歸神》專輯製作人的邱廉欽受訪時指出,目前AI在音樂創作上其實是一種科技輔助,AI直接生成音樂速度非常快,甚至當作品完成後,還可以運用AI 調整內容,包括分軌、深化音樂氛圍、音樂風格等等。
他在YouTube上看過很多詩歌,有的AI生成作品其實不差,從某個層面上看,多了一些趣味感;而且原本詩歌創作有其門檻,現在只要會運用AI技術,都可以創作詩歌。譬如將聖經經文放進歌詞當中,運用AI生成,就可以很快產出三個或五個版本的詩歌作品,對詩歌創作來說,多了一個AI創作工具,甚至可以讓背誦經文變得有趣且容易記住。

AI是輔助 人主導創作
不過,他也坦言,若要與原創詩歌作品比較,還是有一段差距。因為人的情緒、故事是真實的,這些是AI技術無法比擬的,反而更凸顯人的價值。而且當人用自己的圖像做成AI圖像,然後唱歌,可能會被質疑內容的真實性,甚至會引起大家困惑。在真真假假、虛實不分的狀態下,如果用AI來創作詩歌,大家會知道那是大數據的結果。AI音樂就像數學一樣,雖然可以做出來,就像要讓AI做一個完整的故事,也是可以,但是就會讓人覺得好像這跟我們沒有什麼關係;如果我們知道是單用AI生成去唱的時候,更會覺得少了一些溫度感。
邱廉欽認為,對他來說,AI是很好的輔助,讓創作速度更快。過去多會卡到的製作技術,如編曲、混音,讓成品在某個狀態上達到一個品質,需要花很多時間,而且一旦想要再修改,甚至一修再修,要花更多時間。
若是跟AI合作,譬如將故事寫出來後,讓AI幫助用歌詞的形體作出歌詞。然後帶著具有故事內涵的歌詞,放進旋律當中,最好是完成之後,可以再把伴奏下載下來,重新再錄唱。如果本身不擅長唱歌的話,或者可以請其他的弟兄姊妹唱。所以某種程度來說,AI技術發展,對於現代人來說,具有很高的運用價值。

不會創作者多了用AI樂趣
AI作品到底算是誰做的,是否有版權問題?邱廉欽提到,電子音樂剛出來的時候,有音樂家會感謝半導體,因為電子音樂需要半導體的技術;談到真的鋼琴、吉他、管絃樂器的音樂演奏,其實現在很多音樂都在運用MIDI(音樂數位介面)音軌,如真似假。版權方面,現今有些付費的AI平台版本,已經可以讓使用者商用,AI音樂成品版權的發展其實跑得比法律還快。一般使用AI創作或協做詩歌創作,只要聲明是自己做的,且不是涉及抄襲、侵權其他人,基本上現在已可行。但他強調,懂音樂的人用AI創作,和不懂音樂的人操作AI,還是有差別,即使差距可能縮小,但仍可分辨。
比賽作品七成二是AI
他觀察,AI 降低了做音樂和創作的門檻,讓大家都可以嘗試。對於音樂工作者來說,工具再方便,願意長時間持續寫歌的人還是那一小群人。雖然創作的門檻降低,讓會創作的人換了一種形式,更多不會創作的人,則多了一種樂趣和方便。
曾多次入圍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最佳客語歌手」,他也不諱言,很多音樂創作比賽,已經出現AI作品。他曾在一次比賽擔任評審,70多首歌參賽,其中20首是AI做的。但他認為,問題不在於是否為AI創作,而是作品的感動和整體質量。如果沒有經過再重新編修、錄唱,僅是「大數據」結果,特別是母語類的作品,不了解客家文化、詞彙,很難達到入選為與公認的好作品仍有差距,事實上,評審也沒有選上那20首歌。
他相信,未來AI會使客家歌曲大量產出。在音樂聽不完的年代,什麼能留在心裡的,就是「感動」、「人的故事」及「情緒」是真實的,突顯目前 AI表達不出來的。
AI對初步想法的預測
不過,過去在寫Demo或提案時,要跟編曲和音樂人說,想要走什麼風格的詩歌,甚至找相近風格的歌給對方,而且做好後,若覺得不喜歡,要再修改,還要花時間;現在他只要先下指令給AI,馬上就能做出相近的歌,確實可以省下很多時間和成本,然後再編修。甚至他做完後,還會詢問AI的看法。以前他寫歌常會運用Google找寫歌的方向資料,但是有了AI,提供更多資料方向。
他說,AI可以是很好的媒介和宣教好用的工具,例如用來做經文詩歌,加上圖像,讓原本對聖經陌生的人,因為歌唱而熟悉甚至記住經文。
勿讓AI成為自己的神
邱廉欽認為,AI就像多了一個「同工」或「助手」,可以協助整理教會關心的議題、找方向,或是在創作完成後對照AI的意見想法,它甚至比同工更容易有默契,能對我們的初步的想法能提出預測,加速工作效率,例如在製作初期快速提供多種風格的音樂雛形,以供客戶選擇方向,省下溝通成本。他也會問AI對自己想法的看法,對照不同的切入角度,享受這種互動的過程。
不過,他也提醒,人仍須在主導地位,做決定的那個人,才不會迷失,不讓AI變成自己的「神」。他認為起心動念很重要,如果把AI當成工具或同工,就不容易掉入陷阱。他主張,重點在於如何與AI合作。他表示,如果AI能大量產出好的客家詩歌,並透過客家詩歌,使福音廣傳,他一定舉雙手贊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