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8 基督教論壇報 / 國際新聞

查爾斯三世與良十四世梵蒂岡歷史性同禱 英國君主500年來首度與教宗共禮祈禱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編譯 余友梅 追蹤
教宗良十四世與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在梵蒂岡進行500年來兩大教派首次大公祈禱。(翻攝自FB@The Royal Family)

【編譯 余友梅/報導】抬頭望向西斯汀禮拜堂(Sistine Chapel)的穹頂,米開朗基羅以濃烈而明亮的色彩描繪〈創造亞當〉的瞬間——天主與人的指尖僅隔一線;轉向祭壇牆,〈最後的審判〉宏闊鋪展,萬象在永恆之光中接受審視。這一畫面,恰如其分地映照出當日的情景:在這座象徵神人相遇的聖殿裡,天主教會與英國聖公會500年來首次共同舉行祈禱儀式,向造物主獻上合一的讚頌。

西斯汀禮拜堂穹頂畫「創世記」系列之一:創造亞當。(Wikiimedia)

2025 年 10 月 23 日,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與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在羅馬舉行歷史性會晤。這場被視為跨越五個世紀隔閡的大公祈禱,不僅在形式上破冰,更在信仰、合一與環境責任等層面,開啟新的對話之門。

五百年後的同禱

當日上午10點50分,查爾斯國王伉儷抵達梵蒂岡,展開一系列國事訪問。 其中最具象徵意義的時刻,發生在12點20分:他與教宗良十四世在西斯汀禮拜堂,以拉丁語與英語共同主持大公祈禱──這是英國君主自宗教改革以來,500年來首次與教宗同場祈禱。

教宗良十四世(左)迎接英王查爾斯三來訪,雙方握手寒喧。(Vatican Media)

這場訪問原定於4月舉行,因前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逝世而取消。其最初目的,是延續查爾斯三世與方濟各在關懷受造界議題上的共識;新教宗良十四世選擇以「共同祈禱」作為延續此願景的起點。

據《Christian Today》報導,當日禮儀由詩竹扁朗誦與福音宣讀構成,出席者包括英國約克大主教史蒂芬.寇特瑞爾(Stephen Cottrell)、英格蘭與威爾斯天主教主教團主席、西敏總教區總主教文森特.尼可拉斯樞機(Vincent Nichols),及蘇格蘭聖安德魯斯與愛丁堡大主教(Archbishop of St Andrews and Edinburgh)里奧.庫仕利(Leo Cushley)等人,象徵兩大傳統的並肩與同行。

教宗良十四世(右一)與查爾斯三世伉儷(右二、右三)在教堂內同行。(翻攝自FB@The Royal  Family)

聖詩與合一的聲音

這場大公祈禱的讚美詩出自教會聖師(Doctor of the Church)聖盎博羅削(St. Ambrose)之手,所誦唱的版本依據十九世紀英國神學家聖若望.亨利.紐曼(St. John Henry Newman)所譯的英文文本。紐曼原為英國聖公會牧師,後歸信天主教。2019年10月13日,被方濟各封為聖人,也將於今年11月1日被正式授予「教會聖師」的稱號。

禮儀選讀了《聖詠》(詩篇)第八篇與第六十四篇,以及《羅馬書》章節,主題圍繞著希望──在詩篇與讚歌中,眾人以不同語言讚美同一位造物主,展現出跨宗派的信仰共鳴。當英國王室的聖喬治禮拜堂(St George’s Chapel)與皇家童聲合唱團的歌聲響起,整座西斯汀禮拜堂彷彿回應着那句久違的祈禱:「願他們都合而為一。」

天主教與聖公會領袖共同祈禱。(翻攝自FB@The Royal  Family)

從分裂到重逢

歷來英國國王登基後,皆自動成為英國聖公會的最高統治者與信仰護衛者。因此,查爾斯三世與天主教教宗在同一聖所舉行祈禱,象徵者歷史性的靠近與合作。

根據《梵蒂岡新聞》(Vatican News》報導,梵蒂岡促進基督合一辦公室學者馬丁.布朗神父(Father Martin Browne)指出,自宗教改革以來,雖然多位英國君主曾訪問梵蒂岡,但與教宗一同祈禱的場景,已是500年前的記憶。「在這裡,英國國王與教宗並肩祈禱,這不僅是歷史重現,更標誌著兩大教會關係的進一步深化。」

穹頂畫下共同祈禱。(翻攝自FB@The Royal  Family)

聖保羅大殿的榮銜

當日天下午,查爾斯三世前往聖保羅城外大殿(Basilica of St. Paul Outside the Walls),獲授「皇家兄弟」(Royal Confrater)榮銜。他坐上特製寶座,座椅上刻有英國皇家徽章與拉丁銘文「Ut unum sint」(使他們都合而為一,約翰福音 十七章21節),象徵英王與教廷的新友誼。此座椅將永久留存於大殿內,供國王及其繼任者使用。

查爾斯國王坐在大殿「使你們合而為一」 寶座上。(翻攝自FB@The Royal  Family)

聖保羅大殿與英國聖公會淵源深厚。早在1966年,教宗保祿六世(Paul VI)與聖公會第100任坎特伯里大主教邁克爾.藍賽(Michael Ramsey)於此會晤,開啟宗教改革以來兩教首次正式對話。當年,教宗親自摘下主教權戒,戴在藍賽手上──如今,查爾斯三世的授銜典禮,延續了那份象徵合一的手勢。

信仰與受造界的連結

布朗神父指出,這次祈禱與授銜並非單一儀式,而是一場神學與實踐的共同宣言。儘管兩大教派在教宗權威、神職制度等問題上仍存分歧,但雙方在「信仰傳承」與「敬拜精神」上有深厚的共同基礎;這次的祈禱,正讓這份共同性具體呈現。

此外,環境關懷亦是此次訪問的重要主題。祈禱中所選的詩篇與經文,引導人思索人類與受造界的關係。此行原為紀念方濟各通諭《願你受讚頌》(Laudato si’)十週年而設,而查爾斯三世長年投入環保倡議,兩位領袖在此找到了共同語言。布朗神父指出:「這是一場為地球家園同心守望的祈禱,也是一場為合一與責任的見證。」

天主教教宗與英國聖公會最高領袖並肩同行。(翻攝自FB@The Royal  Family)

合一的象徵與新頁

從禮儀結構來看:早上的西斯汀祈禱,以詩篇與福音共讀為主,象徵信仰的共承與同頌;午後的大殿典禮,則以授銜與座椅儀式具體化彼此的尊重與友誼。兩場儀式,一靜一動,互為映照──從祈禱走向行動,從禮儀延伸為合作。

英國國王以「英國聖公會最高領袖」的身分,在教宗身旁向天主獻上祈禱,這一幕不僅象徵歷史的和解,也昭示當代基督宗教在面對生態危機、社會撕裂與信仰挑戰時,以合一取代對立、以共融回應分歧的可能。

500年前,信仰的裂痕使兩教分離;500年後,祈禱的聲音在同一穹頂下迴盪。這不僅是一次國事訪問,更是一場屬靈的重逢——在那被米開朗基羅描繪的瞬間,天主與人的指尖幾乎相觸,如今,兩個曾經分離的教會,也在那光中再次伸出手。(資料來源:Vatican News, Christian Today)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