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9 基督教論壇報 / 台灣教會

以哈停火、川習會即將登場 思想教會可以帶出從敵對到和解的福音契機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梁敬彥 追蹤
廖天威博士。(圓圖/受訪者提供)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在美國總統川普的居中斡旋下,以色列和哈瑪斯達成停火協議,中東局勢露出和平曙光。近日,賴清德總統在出席「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晚宴時,也以「台灣要用大衛對抗巨人歌利亞的精神」,鼓勵國人齊心合力抵抗威權主義的脅迫。

此刻,川普也正在亞洲進行他第二任期重要的外交訪問,除了出席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協和韓國舉行的APEC峰會,並與韓國總統李在明及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會談,全球也關注將於30日舉行的「川習會」,川普和習近平屆時將談什麼?從以哈停火到川習會,從敵對到友誼,世界正走向和解共榮的新契機嗎?教會和信徒如何成為與人和睦的使者,實踐合一與和好的行動?

廖天威博士。(圖/受訪者提供)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

中華亞太安全治理學會研究員廖天威博士受訪時表示,川普開始第二任期執政之後,就展現出要終結以哈衝突和俄烏戰爭的決心,目前以哈雙方達成停火協議並且釋放人質,無數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難民回歸家園,但是,以哈長期軍事衝突不斷,過去也曾多次達成停火協議後因故再度開戰,但這次以哈在美國的斡旋下達成停火協議,總是讓中東的區域動盪和紛亂的時局,帶來和平的曙光,而這也是馬太福音五章9節的應許。

本身在教會擔任執事的廖天威說,主耶穌給屬祂的教會和兒女的榜樣就是「和平製造者」,主耶穌為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的救恩,廢掉了冤仇、拆毀了隔斷的牆,這週即將舉行「川習會」受到全球矚目,而川普的亞洲行也與亞洲的強權中國大陸、日本及韓國的政治領袖會談。川普在上一個總統任期,就在參加2017年在越南舉行的APEC會議中,提出印太戰略成為美國亞洲政策的主軸,就是經濟上促進共榮和確保和平安全的區域秩序。這其中,台海的穩定對於印太地區的和平,有非常大的關聯和影響,而東南亞國家的東協和東北亞國家的日本、北韓、南韓與中國大陸,也牽動著西太平洋地區的軍事與貿易。

廖天威說,在川普會前,外界咸認兩人會談的內容除了觸及稀土和晶片等攸關兩國經濟與商業的利益之外,應該也會觸及到攸關台灣的議題,未來美國與台灣的關係會有什麼改變?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會不會因為美中之間的利益,而讓美中作出讓步?都是需要持續關注的焦點。但無可否認的是,在印太地區的區域安全,台灣的地理位置的確居於重要的戰略地位。

印太安全 台灣處關鍵地理位置

近日美國海軍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在南海發生兩起墜機事故,引發輿論關注,從印太區域安全的角度,他認為台灣與中國大陸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穩定,應該是川習會聚焦的重點之一,從敵對到友誼,世界走向和解共榮,台灣和中國大陸的兩岸關係,也是非常關鑑的區域和平重點。

在與美國總統川普的兩國雙邊會談中,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表達對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視,特別是日本與台灣都位於太平洋第一島鏈,美國的印太戰略勢必牽動台灣與日本。

廖天威說,台灣與日本和美國雖然都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但彼此之間都有很多非官方性質的民間關係的互動與交流,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宗教層面的互動,像是台灣教會和日本與美國的教會,都有交流和互動的管道,在台灣不乏有美籍和日籍的宣教士,很多台灣的教會也差派宣教士或是在日本設立教會,就算是看似關係緊張的台灣和中國大陸,過去也透過兩地教會的互動與交流來增進了解,其實台灣和大陸的人民之間是有一定的情誼存在。

在這個世局動盪的年代教會和信徒如何成為與人和睦的使者,實踐合一與和好的行動?廖天威表示,無論是教會宣教士還是教會的信徒,都扮演著使人和睦與和好的「天國親善大使」,即便是中國大陸通過反宗教法和兩岸關係目前處於緊張的狀態,他相信上帝的手依然掌權,讓教會看到福音的機會。

廖天威表示,以亞洲國家為例,很多地方向來被視為是福音的硬土,他的觀察是,相對於對華人傳福音,以猶太人和穆斯林為主要傳福音和宣教對象的教會相對比較少,行動上也相對較為低調,在中國大陸和中東有為數眾多的穆斯林,而中東局勢的不穩定,長期就是肇因猶太人和穆斯林之間的衝突和歧見,他知道仍有一群基督徒很積極向穆斯林和猶太人傳福音,因為神當初呼召亞伯拉罕的時後,是要亞伯拉罕離開本地、本族、父家,應許亞伯拉罕要成為多國的父,這個呼召,神的心意是讓全球、全民都要歸向祂。

從敵對到和解 教會可以這樣做

廖天威認為,台灣的教會和信徒要成為使人「從敵對到友誼」,推動跨界和修復,很重要的關鍵是,教會、宗派和信徒要先查驗「我們彼此接納、包容、和解與合一了嗎?」、「我們的相愛是在言語和舌頭上,還是落實在誠實和行為上?」其實光是台灣,不但有漢族和原住民,還有來自世界各國不同種族、信仰和國家的族群,這當中也包括猶太人和穆斯林,特別是在世局動盪的年代,台灣教會的植堂、宣教和教會的建造,現在都是很好的機會。

相較於很多的亞洲國家,台灣教會還是有很好的機會可以把跨文化的宣教士差出去到那些需要福音的族群和國家,但不可諱言的是,台灣的教會和信徒,近年來因為一些公共議題的分歧,造成關係上的破口和裂痕,需要先彼此和解與修補。

軍職出身的廖天威認為,攘外必先安內,就像是川普要去介入以哈衝突和推動關稅之前,得先把美國內部的問題處理好及把人心安撫好。台灣的教會也是一樣,上帝藉著馬太福音十二章25節提醒,如果一家自相紛爭,必站立不住,華人的智慧也是「先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神的心意千年以來沒有離開以色列,教會要成為與人和睦的使者,實踐合一與和好的行動,必須先與神和好,跟人和好,更要與自己和好。

廖天威指出,約翰福音十七章3節提醒,「認識祢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祢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若要與人和好,首先必須明白,神才是愛的源頭。若基督徒沒有先愛神,就無法真正去愛人,這正是約翰一書四章10節所強調的真理。

他進一步引用哥林多前書四章3節,提醒基督徒也要與自己和好,讓神的愛在人的紛爭和衝突中動工,才能帶出真正的和好與和解。一個能接納自己,不輕易論斷他人,也不自我定罪的基督徒,才能成為使人和睦的天國福音。

廖天威強調,當一個人真認識神時,清潔、公義與和平就會在他心中同時運行,使內在的思想與外在的行動保持一致。在這個充滿可見衝突與無形屬靈爭戰的時代,唯有出於神的愛,才能成就直正的和解、和睦與合一。

相關新聞:從敵對到友誼 世界走向和解共榮的新契機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