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採訪整理】「當醫師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把病治好,把病人照顧好,解決病人的痛苦。」屏東基督教醫院小兒外科主任,也是主治醫師洪慶憲如是說。
屏北地區人口數約占全屏東縣的6成,其中15歲以下的人口約有6萬人,自1998年起迄今,只有一位小兒外科醫師,那就是洪慶憲醫師。
洪慶憲醫師在屏東基督教醫院服務27年來,開過5,200人次的刀,從常見的闌尾炎、疝氣、包皮手術,到複雜的先天無肛門、腸道閉鎖、先天畸形矯正,甚至是罕見的腹裂畸形、新生兒畸胎瘤,洪醫師都全力以赴,展現小兒外科醫師的專業與擔當。
感恩只是把份內事做好
被稱為「國寶級醫師」的他,獲得今年第35屆醫療奉獻獎。洪醫師受訪時謙虛地表示,他只是把小兒外科份內的事情做好,並不足為奇。他很感恩能夠獲獎,也代表他和醫院同仁的辛苦被大家看見,非常感謝主。

談到自己為何當醫師?洪醫師說,讀高中時,因為一場病在家休息兩年,當時一個便當只有10塊錢,他住院醫藥費卻花費幾十萬元,幾乎可以買一棟房子。但是當時家庭經濟不好,根本沒錢住院,最後家裡還負債,當時他就感到病人很可憐,所以,他後來就告訴兒子,當醫生就是要解決病人的痛苦,其他都是其次。
屏北唯一小兒外科醫師承載重任
既然是屏北地區「唯一」的小兒外科醫師 。這份「唯一」,背後承載著沉重的責任與付出。小兒外科的工作向來「不討喜」,收入遠不及其他外科,工作時數卻長得驚人。
他坦言,以前台灣新生兒多,開刀機會也多,剛來的時候,非常辛苦,幾乎天天值班,甚至一個月僅休兩個週末。他服務27年間,曾經多聘兩位醫師分擔工作,不過新來的醫師做了幾年又陸續離開,最後還是只剩下他一位。
洪醫師曾一個月動刀多達五、六十台,寒暑假更達七、八十台,急診電話隨時響起,無論在哪裡、做什麼,他總是第一時間回到手術台前。他說,自己常在下班後,陪兩個孩子到一半,突然被醫院叫回去,因為有的孩子突然發高燒,或是緊急病況必須開刀。他記得有一次他接到醫院的電話,兩個年幼的兒子,小的才兩、三歲,大的只有六、七歲,他們馬上會問他:「是不是要去醫院幫小朋友開刀?」他便回答孩子說,醫院有小朋友生病,要去幫忙處理。

上帝安排到屏東 對孩子的愛及使命
談到為何來到屏基?洪醫師表示,他在彰基服務的時候,師母在屏東教書,原本要來屏基服務的學長,後來改變主意沒去,於是介紹他去。他也覺得夫妻分隔兩地,長久不是辦法,孩子也需要照顧,因此來屏基,不是他自己找的工作,是學長介紹的,也是上帝的安排。
剛來屏基,也曾經因為過於操勞而萌生退意,耳鳴的困擾更是身心俱疲的警訊。然而,對孩子們的熱愛,以及身為醫師的使命感,最終他選擇留下。洪醫師表示,他很喜歡小孩子,也覺得這裡的孩子有需要,院長和家長對他也很信任,他就留下來。而且他的住家就在醫院附近,騎車兩分鐘就到,若有緊急病患,也能夠很快趕到醫院不會耽擱病情。
他說,小兒科的病人只要醫生能把他們的病治好,病人就少一個,而且每個孩子都是父母親的寶貝,照顧他們都很用心,讓他覺得身為小兒外科醫師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洪醫師說:「國家未來的棟梁還是要有人照顧。」這份信念支撐著他在小兒外科這條路上默默耕耘,無怨無悔。
醫院定心丸 常常及時救援
屏基也表示,屏東縣一年約有420位早產兒,超過三分之一由屏東基督教醫院新生兒團隊照顧,早年沒有小兒外科醫師的時候,遇到有壞死性腸炎、橫膈膜疝氣等需要開刀的狀況,就必須轉院到高雄醫學中心,至少40分鐘的轉院路程,對早產兒造成額外風險。

因此,屏基新生兒科卓德松醫師說:「小兒外科是早產兒照顧重要的一環,洪慶憲醫師就是我們的定心丸,而且洪醫師幾乎隨叫隨到,即使人在院外、在休假中都能及時救援,為早產兒作緊急處理。」
小兒外科的世界,充滿著挑戰與未知。孩子的身體變化快速,手術需要更加精細的技術,許多先天疾病更是罕見,如同「每次碰到都很像是初學者」。洪慶憲醫師會拜託在高雄、台南醫學中心服務的小兒外科醫師,一有特殊的病例要開刀就通知他前往觀摩,他就這樣一點一滴累積經驗,精進醫術 。
仁心仁術父母親放心把孩子交給他
除了精湛的醫術,洪慶憲醫師更以他的仁心仁術,溫暖著每一個小病童的心。跟洪慶憲醫師搭檔20多年的護理師林淑萍表示,洪醫師把病人當自己的孩子般治療,解釋病情時相當口語化,既詳細又淺顯易懂,十分接地氣,讓父母放心地把孩子交給他。他體諒病人父母的擔憂,因此術後查房洪醫師總是上下午各一次,讓父母能夠看到他。
在彰化基督教醫院服務的最後一年,洪醫師因救回一位腸炎導致腸子破裂的孩童,家長感恩之下,每年寄送花生糖及柚子給他,持續至今已有27年,洪醫師也以屏東蓮霧回禮,雙方早已變為朋友。前幾年還去參加這位病人的婚宴,見證他健康地長大。
曾經,一位8歲的小男孩,因為盲腸炎接受了洪醫師的手術治療。康復出院後,小男孩用自己存下的100元零用錢,買了幾顆櫻桃,裝在用紙做成的甜筒狀容器中,送給了洪醫師。這份純真而珍貴的心意,深深地觸動了洪醫師,也成為他在這條艱辛的道路上,最大的安慰與動力。
小兒外科耗時又低薪、工時長
屏東基督教醫院指出,在少子化浪潮下,加上產前檢查精進,該院小兒外科的開刀數從一年300台刀銳減只剩80台刀。在醫界,小兒外科既耗時又低薪,工時長,且因手術案例罕見,實務經驗難以累積,許多醫師望而卻步。隨著小兒外科醫師人數減少,工作環境也更加嚴峻。
洪醫師感慨又憂心,也呼籲政府與社會共同關注,提供合理待遇與訓練資源,吸引更多年輕醫師投入這個極需熱情與專業的領域。他也堅定表示:「我會做到70歲,直到有人願意接下這份責任。」
堅持「把病治好、把病人照顧好」
大學時期受洗成為基督徒,洪慶憲醫師是屏基醫師團契的成員,成員們每月會安排時間到病房唱詩歌、為病人禱告,給予靈性關懷。洪醫師的兩個兒子也都克紹箕裘,繼承父業,一個讀醫學院,一個當醫官。他告訴他們,「醫師」這個職業,可以養家糊口,但不要當成賺錢的工具,而是秉持「把病治好、把病人照顧好」這份質樸又堅定的信念樂在工作。
屏基指出,洪慶憲醫師不只是醫者,更是一位用生命守護孩子的園丁。他以專業、愛心與使命感,撐起了屏北兒童醫療的天空,成為屏北孩子們最可靠的靠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