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康(高雄標竿教會主任牧師)
讀經
撒母耳記上19章15節:
掃羅又打發人去看大衛,說:「當連床將他抬來,我好殺他。」
雅各書1章13-15節:
人被試探,不可說:「我是被神試探」;因為神不能被惡試探,他也不試探人。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
記得三國時代的劉備去世前曾經叮囑他兒子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句話其實也點出人的通病。很多時候我們的確因為「惡小」便不在意,認為偶一為之也無礙。但久而久之任其蓬勃發展,罪的問題像滾雪球一樣愈滾愈大,到最後就發生毀滅性的災難,無可挽回。
掃羅王的問題就是這樣。剛開始撒母耳記的作者寫他「違命獻祭」,因為他不等撒母耳來,就自己代替他獻祭,因而遭到撒母耳與上帝的責備。恐怕一般人不會認為掃羅王有犯了什麼嚴重的罪,甚至上帝要廢黜他的王位?不大能理解為何上帝要嚴責他:「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耶和華已經尋著一個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為你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你的。(撒上13:14)」一方面撒母耳真的是來晚了,並非全然無因,掃羅王是等他一直等不到人,最後不得已才勉強上場代班,並不是一開始故意為之;二方面獻祭是禱告也是敬拜,這並不是殺人放火的壞事。至少他沒有像大衛與拔示巴犯姦淫,或謀殺烏利亞那樣普遍引起社會觀感不佳,何至於要廢黜他的王位?
但上帝已經指出他生命的問題要對付,就是偏行己路,不肯順從上帝。只是掃羅本人可能不以為意吧!
後來上帝要他帶兵滅了亞瑪力人,要他「…滅盡他們所有的,不可憐惜他們,將男女、孩童、吃奶的,並牛、羊、駱駝,和驢盡行殺死。(撒上15:3)」要執行從前上帝吩咐摩西要審判亞瑪力人的預言,刑罰他們的惡。
掃羅「大部份」都做到了,幾乎把亞瑪力人殺死了,只是留下亞瑪力王亞甲一人,還有些上好的牛羊說是要獻祭。因為他「…憐惜亞甲,也愛惜上好的牛、羊、牛犢、羊羔,並一切美物,不肯滅絕。凡下賤瘦弱的,盡都殺了。(撒上15:9)」如果當時有民調公司做調查,相信大部分以色列民並不認為掃羅這樣就是悖逆神(畢竟他確實殺了很多,只是沒有「滅盡」)。但是上帝卻嚴厲地說「我立掃羅為王,我後悔了;因為他轉去不跟從我,不遵守我的命令。(撒上15:11)」
掃羅的問題是心裡悖逆不肯順從神
因為上帝看出他的心態出了大問題:不肯順從神。
後來大衛奮勇殺了巨人歌利亞,引得以色列婦女載歌載舞的說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這本是形容掃羅與大衛都是大英雄,為以色列殺敵無數奮勇建功之善意。但是聽在掃羅王耳裡卻不舒服,勾起他心裡最害怕的事:王位不保—嫉妒大衛的聲望超越他,甚至取代他。「從這日起,掃羅就怒視大衛。(撒上18:9)」
不過這都是掃羅自己心裏在糾結的事。他不說,別人未必看得出來。
甚至他心裡盤算藉著非利士人除掉大衛,要大衛奮勇殺敵好戰死沙場,別人未必看得出來他的詭計。只是沒想到大衛竟然這般神勇無敵,掃羅要他殺死一百個非利人,以一百個非利士人的陽皮為聘禮作餌,把女兒嫁給他,結果他竟殺死兩百個非利士人,一一割下他們的陽皮。使得掃羅不但殺不了大衛,還不得已把女兒嫁給他,和他結為親家。
事情到了這般地步,掃羅乾脆不演了,也不藏了,直接召集大臣下達詔令:我要殺大衛!即使約拿單極力勸阻,即使掃羅因此也立誓不殺大衛,後來還是直接出手要殺大衛(撒上19:1)。甚至掃羅他女兒米甲為大衛打起掩護,騙掃羅王說大衛病了,未能奉召入宮覲見,掃羅王竟然毫不遮掩:「當連床將他抬來,我好殺他。(撒上19:15)」
可見,掃羅王在毫無正當理由的情況下要殺害大衛,已是眾人皆知非常公開的事。
繼續讀下去我們會發現,掃羅王為了殺害大衛,幾乎到了瘋魔的地步:
為了要殺大衛,他不惜遷怒於幫助過大衛逃亡的85位祭司,把他們城裡一切男女、孩童與吃奶的,甚至牛羊驢全都殺盡(撒上22)!
為了要殺大衛,身為以色列的王他整天不做別的,就是帶著軍兵四處追捕大衛,荒廢國事也在所不惜!
為了要殺大衛,掃羅王的兒子約拿單公開與他決裂(撒上20:33-34),女兒米甲被迫改嫁他人,硬生生切斷米甲與大衛原來美滿的婚姻(撒上25:44),使得掃羅眾叛親離,徹底淪為孤家寡人。
掃羅遭神厭棄,無論他怎樣求問神,神都不理他。最後非利士人興兵來犯,只有幾個兒子陪他一起戰死,全了父子之義,掃羅王晚景淒涼地走完他的一生(撒上31)。
雅各書的作者告訴我們:人被試探,不可說:「我是被神試探」;因為神不能被惡試探,他也不試探人。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雅1:13-15)以此評論掃羅,是非常中肯。
掃羅剛開始和所有人一樣,有自己的私慾沒有對付:不順服神,還有嫉妒的問題。他的確遇到試探(看到大衛的表現比他還要好),但這個試探是因為他自己嫉妒的私慾引起的,並不是上帝害他的。很可惜他沒有勝過試探,反而因此淪陷,陷入罪的泥濘中不可自拔。他不但起了要殺大衛的心,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非要得手不可,以至於一發不可收拾,像得了失心瘋那樣,終於走上敗亡的道路。
不要輕忽自己生命中的罪
掃羅王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輕忽自己生命中的罪!若有感到自己裏面有任何的邪情私慾在作祟,有感覺到聖靈在我們心裏提醒我們這是神不喜悅的事,我們就要趕緊認罪悔改,求神赦免!不要把認罪悔改當作危機處理的模式,只是像掃羅王交代一下:我有罪了!這是沒用的!
終其一生,掃羅王對撒母耳說過他有罪,也對大衛承認自己有罪,但只是敷衍了事,沒有認真想要與罪切割,沒有真正想要停止追殺大衛的惡行。
若掃羅真看出大衛是神預備要興起的王,他能文能武深得民心可以接棒,就應該要退位,順利辦理交接,回家過著平民生活。要知道,上帝只是厭棄他作王,但還沒有厭棄他做上帝的子民。好好回歸田園生活種田養牛作個尋常百姓也很好,掃羅還沒有到非死不可的地步。
但他鐵了心,非要置大衛於死地不可。但是大衛是上帝要用的人,與大衛作對,等於在與上帝作對!那你想,掃羅這不是自取死路嗎?
要把肉體的邪情私慾釘在十字架上
聖經告訴我們:「凡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加5:24)」把這些都釘在十字架上與主同死同埋葬,這是對付罪,對付自己肉體裡面的邪情私慾最好的辦法!如若不然,任其發展,起初的私慾會像婦人懷胎那樣,時間到了就成罪,罪的工價就是死!
起初掃羅王違命獻祭似乎還好;只有留下亞瑪力王亞甲不殺,好像不應苛責;嫉妒使大衛心裏不舒服,是他個人心理的狀態,似乎不宜大驚小怪;但是林林總總這些問題加起來通通不處理,聽之任之,一昧偏行己路到了最後,終於無可挽回全然敗亡,實在值得我們引以為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