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康(高雄標竿教會主任牧師)
經文:新約〈羅馬書〉15章14-21節
常聽人說有年紀的人最愛講古。當你靜下心來檢視自己這一生,若問此生有什麼可以誇口的?或引以為榮的事蹟?你會怎樣回答呢?保羅說,他在基督耶穌裡有可誇的,因為他深深以事奉上帝為榮!即使過去他曾有許多引以為傲的背景,而今他都一概不提,只是單單指著耶穌基督誇口!
他的生命,值得你我來效法!
服事外邦人,使外邦人成為聖潔可蒙上帝悅納
14-16節:弟兄們,我自己也深信你們是滿有良善,充足了諸般的知識,也能彼此勸 戒。但我稍微放膽寫信給你們,是要提醒你們的記性,特因神所給我的恩典,使我為外邦人作基督耶穌的僕役,作神福音的祭司,叫所獻上的外邦人,因著聖靈成為聖潔,可蒙悅納。
保羅先前對他們提出許多教導與叮囑,不知道是否擔心引起他們的誤解,以為他們在保羅看來什麼都不知道,像小白一樣,才讓保羅如此費心?所以保羅稱讚他們是「滿有良善,充足了諸般的知識,也能彼此勸戒。」這也讓我們看見羅馬教會的弟兄姊妹是備受保羅肯定的教會。
「滿有良善」是稱讚他們內在的生命如羔羊般的溫馴良善,謙卑受教;
「充足了諸般的知識」是指他們具備屬靈與聖經的知識,並非無知之輩。
「彼此勸戒」是說他們彼此都能在愛裡互相規勸、提醒對方要避免罪惡,追求基督。 當然要能如此,自己要有虛心聽勸的空間,也要勇於規勸對方,用愛心說誠實話。
保羅說他之所以放膽寫信教導他們這些真理,是因為神給他的恩典,讓他成為外邦人的使徒,所以職責所在不得不然。保羅把自己比做舊約時代的祭司那樣,只是舊約的祭司是獻牛羊為祭物給上帝,但保羅身為外邦人的使徒,是把福音傳給外邦人,使外邦人成為聖潔獻給主,成為上主悅納的祭物。
因此我們知道,在保羅的眼裡,外邦人是聖潔的,是蒙主悅納的祭,這點很重要。
曾有人問:起初的福音書都是彼得為眾門徒之首,但是後來海外宣教卻換上了保羅?何故?新約聖經27卷,保羅寫的著作幾乎佔了一半;讀到使徒行傳後面,彼得幾乎退場神隱,這是何故呢?
其實原先聖靈是引導彼得去外邦人那裏傳福音,但他似乎去得很勉強。即使雙方見了面,彼得一開始還是說:「你們知道,猶太人和別國的人親近來往本是不合例的…」,即使主已超前佈署,很早就以異象讓彼得知道:「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但彼得還是回祂:「主啊,這是不可的!凡俗物和不潔淨的物,我從來沒有吃過。」(徒10)
換作是你是老闆,有員工意識形態像水泥一樣這麼堅固,牢不可破,你還會繼續委派他嗎?
但是換保羅向外邦人傳福音,他的態度就不是這樣。他說:「向沒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沒有律法的人,為要得沒有律法的人…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林前9:22)」保羅雖然也是猶太人,卻徹底向外邦人認同。甚至有一次彼得看到猶太人來了,就不敢和外邦人繼續吃飯,保羅仍堅持與外邦人在一起用餐,還當面責備彼得不該如此違背福音真理(加2:11-14)。
我們可以看見,在保羅眼中,他一點也不嫌棄外邦人,他看外邦人是可愛的,是蒙主悅納的。若你是外邦人,你會喜歡保羅服事你,還是彼得呢?答案顯而易見是保羅!我們不會想要跟一個打從心裡會嫌棄自己的人在一起吧!何必呢?
能被神使用成為祂的器皿,是我們畢生的榮耀
17-19節:所以論到神的事,我在基督耶穌裡有可誇的。除了基督藉我做的那些事,我什麼都不敢提,只提他藉我言語作為,用神蹟奇事的能力,並聖靈的能力,使外邦人順服;甚至我從耶路撒冷,直轉到以利哩古,到處傳了基督的福音。
保羅曾說他也可以靠著自己的條件自誇,例如他出生後第八天就受了割禮,他是以色列人,屬於便雅憫支派,是道道地地的希伯來人等。論守律法,他是無可指責的法利賽人。但是這些原本他可以誇口的,現在因為認識主都不值一提了(腓3:4-7)。
對於信主以後的保羅來說,他能被神使用成為屬神的器皿,就是他畢生備感榮耀的事。所以他只誇口基督耶穌藉著他所成就的事,像藉著他的言語作為宣揚福音,還有在他身上彰顯那些神蹟奇事與聖靈的大能。例如死人復活(徒20:9-12),趕鬼(徒16:18),甚至有人從保羅身上拿手巾或圍裙放在病人身上,病就退了,惡鬼也出去了(徒19:11-12)。還有手拿毒蛇卻沒有受傷等奇事(徒28:5-6),難以解釋,卻使外邦人一一降伏於主。
「甚至我從耶路撒冷,直轉到以利哩古,到處傳了基督的福音。」這句話是印證了起初聖靈在使徒行傳一開始所定下傳福音的路線與計畫已然成就:「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福音是從耶路撒冷開始,主耶穌升天之前要門徒聚集在耶路撒冷禱告,等候聖靈的澆灌與降臨。但如今教會紛紛建立,保羅一行人還把福音傳到以利哩古,這是馬其頓省的北方,羅馬帝國的邊境,已經是當時的地極。保羅他們抱著披荊斬棘開疆闢土的精神,在那個交通不便行路艱難的時代,能將基督福音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帶到撒瑪利亞,甚至是當時的地極,真是不容易的事,也看見主所應許的必然成就。
願保羅的榜樣活在我們心裡,讓我們此生不誇口自己,只以蒙神使用作祂的器皿為榮。畢竟我們這卑微的生命竟能參與祂神國的事工,與祂永恆的榮耀有份,這是何等的榮耀與喜樂啊!
不建造在別人的根基上,要在未曾聽過的地方傳福音
20-21節:我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稱過的地方傳福音,免得建造在別人的根基上。就如經上所記:未曾聞知他信息的,將要看見;未曾聽過的,將要明白。
保羅還說到他有一個屬靈的抱負,就是立志不在基督的名被稱過的地方傳福音,他要在未曾聽過福音的地方傳福音,以免建造在別人的根基上。他說他這樣做,是應驗以賽亞書52:15說的:「未曾聞知他信息的,將要看見;未曾聽過的,將要明白。」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保羅也是不喜歡收割別人的成果。
以前有些官員很喜歡主持剪綵,把前幾任所做的事,都說是他做的,自吹自擂一番。保羅完全沒有這樣沽名釣譽的念頭,他不要建造在別人的根基上,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還有一點,不要建造在別人的根基上,可能做起來更順手。以教會實務經驗而言,牧者若是去接手別人牧養過來的教會,雖有既定的規模可以坐享其成,但也常常遇到很多阻力,甚至還會被趕出去!
主耶穌來到這世上要訓練門徒,為什麼不去找已有聖經基礎的文士與法利賽人作門徒?卻一開始就去海邊呼召打漁的彼得、約翰跟隨祂?畢竟他們「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徒4:13)。從後來那些自視甚高的法利賽人常找耶穌麻煩,我們就知道,他們根本就不願意受教於耶穌,對聖經自有一套自以為是的解釋,怎能成為耶穌的門徒?
綜上所述,保羅還沒信主的時候,彼得原本是很重要的門徒。可是到了後面,保羅反而成為耶穌最重要的使徒,我想其中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面對外邦宣教的需要,保羅的態度比彼得積極多了!他深深以能被主使用成為外邦人的使徒為榮耀!
其實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基督徒,我們以前也是外邦人,是不認識主的罪人,只是神的憐憫與恩典先臨到我們。
深願感動保羅的靈加倍感動我們,樂意被神使用,向許多不認識主的人宣揚福音,使外邦人成為聖潔蒙神悅納。這將是我們畢生的榮耀,是在基督耶穌裡可以誇口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