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5 基督教論壇報 / 華人教會

歐美信仰衰微 亞洲教會崛起成宣教與文化新中心 ——專訪日本宣教士潘碩安牧師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潘碩安牧師。(圓圖/受訪者提供)

【記者李容珍/台中—日本橫濱採訪】日本首位新任女首相高市早苗,自上任後,在APEC(亞太經合會)上與川普、習近平,以及台灣代表林信義的互動,受到各界關注。從APEC、ASEAN(東協峰會),亞太經濟體正快速整合,從半導體、AI科技、再生能源到綠色供應鏈,形成新一代的「印太經濟圈」。除了這場科技與貿易競逐之外,一場更深層的屬靈更新正在醞釀——亞洲教會不再只是被宣教的對象,而正在成為宣教與文化的輸出中心。

在地緣政治與科技經濟重構的同時,亞洲教會如何興起、連結、並以屬靈的影響力回應時代,更受到關注。

潘碩安牧師。(圖/受訪者提供)

美國知名大公司不少亞裔CEO

在美國愛修園進修、服事,而後被差派到日本宣教的潘碩安牧師受訪時表示,現在的世界已經進入亞洲的時代,歐美雖然保留一些尖端科技,但是現在最先進的半導體製造的尖端技術,仍是以亞洲人居領先地位,美國現在很多知名的大公司,很多是亞洲人領導,包括輝達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和超微半導體公司蘇丰姿等人來自台灣,還有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是華裔,微軟執行長和Google執行長也是印度裔,很多高級主管也都是華裔、韓裔。

剛結束的美國棒球世界大賽,道奇投手山本由伸獲得MVP,道奇隊總教練羅伯茲(Dave Roberts)在世界大賽奪冠後,特別公開感謝「日本三本柱」——大谷翔平、山本由伸、佐佐木朗希的貢獻,並提到「很幸運能擁有他們」。這個球隊至少包括了7位不同國籍的球員,卻能發揮團隊力量精彩贏得這次比賽。這三人都是投手,只有大谷身兼指定打擊手。

在美國居住近20年的潘牧師表示,美國的黃金時期,被稱為「老又好的時代」,50多年前當時美國經濟、工業、科技快速發展,成為世界的強權,包括台灣,許多亞洲優秀的學生紛紛到美國留學進修。然而,長久享受安逸舒適的環境,不想改變現狀,甚至道德逐漸式微,預算赤字不斷加大,地緣政治上的過度擴張,以及社會的轉變使美國逐漸衰落,過去的榮耀不再。

歐美國力式微反映在社會和信仰

反觀亞洲的國家,在向歐美國家學習的過程,從加工業開始,然後一步一步地趕上,加上吃苦耐勞的特質,踏在巨人的肩膀上往上跳。譬如,新興亞洲國家手機非常普及,但是美國至今在鄉村還有很多人沒用手機。歐美在軍事、科研、醫療、人工智慧發展,以及生活品質仍舊領先,現今不能忽視的是亞洲已經跟上來了,現在歐美很多國家都開始關注,並且需要亞洲的國家,不僅是日本、韓國,還有台灣、馬來西亞、印尼。印尼強大的社區凝聚力、對團結的文化重視以及精神價值被視為其位居榜首的關鍵驅動力;馬來西亞在東協經濟體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盛產石油、天然氣、橡膠、棕櫚油等重要原物料,是經濟的重要支柱;台灣則是全球半導體重鎮。

個人主義對真理妥協價值觀似是而非

他說,不僅是經濟、高科技發展層面,信仰也是。歐洲信仰的沒落,過度強調人本主義、個人主義,什麼都以人為主,所以上帝就不見了,聖經的標準也失去。美麗的教堂成為遊客觀光拍照打卡的據點,而不是敬拜神的地方。

潘牧師也說,美國也漸漸脫離信仰,走向世俗化,對真理妥協。尤其美國社會發展朝向多元化,許多人不僅推動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甚至對於生下來是男是女的定義,由自己來決定,對社會帶來很大的混亂,包括有些教會也承認同性戀者成為神職人員。對於不支持同性戀婚姻的人,視為歧視他們。不僅社會,教會也跟著受影響。

需要亞洲人的幫助回歸真理

潘牧師說,他曾遇到很多美國的基督徒,包括牧者會對他說:「我們很需要你們亞洲人。我們很需要你們再次讓美國的教會能夠回歸聖經的真理!」因為亞洲人畢竟比較保守,在道理倫理上比較執著。潘牧師也提到,現在美國有的教會都會關注亞太地區的人,甚至由他們來帶領。所以,他認為,不僅APEC國家在經貿上的連結,教會也需要連結亞洲國家發揮影響力,從原來被歐美傳教士宣教的國家,成為走出去祝福別人的國家,包括祝福歐美國家,也刺激當地的教會。

他說,過去,英國是差派宣教士最多國家,後來變成美國,其次是韓國,台灣現在開始崛起,教會也常傳出宣教的呼聲,希望能夠差派更多宣教士到異文化、不同語言的地方去,本來就是可喜的現象,也是未來的趨勢。

亞洲各教會興起跨文化宣教呼聲

當他到日本宣教,也看到不僅台灣不同的宗派,包括馬來西亞和在美國的華人教會,都想到日本宣教,想法已經是跟過去不一樣。日本被視為亞洲宣教的硬土,但他相信當日本復興起來,不是只為日本,當福音傳回耶路撒冷的時候,日本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日本人的特質,就是很認真,為了國家民族,就像敢死隊一樣,若他們真的被主得著,將會為神的國度成為「宣教的敢死隊」。這也是為何很多國家,包括韓國、台灣、新加坡或馬來西亞,不少宣教士前來幫助日本。

潘牧師指出,亞洲區域性的連結,需要拋開個人私利或個人想法,為跟著上帝給亞洲教會的異象,一起合作往前,相信必然成為一股很大的力量;最重要的是,亞洲國家背後都要有一股渴慕連結合作的心,否則單打獨鬥很難成為力量。

相關新聞:世界領袖群聚亞洲 —從APEC到ASEAN,看見IAA亞洲論壇影響力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