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8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溫柔,也是公共神學的一種參與方式 周學信教授從聖經談溫柔的力量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周學信老師。(圓圖/本報資料照片)

【記者李容珍/採訪報導】面對現實生活或網路社群,不時出現衝突、對立、憤怒、不滿,用情緒性言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溫柔」成為當代最需要的力量。馬太福音五章5節:「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如何以愛化「礙」,以「溫柔」化解衝突的智慧,在家庭、教會、社區和職場活出美好的見證,展現福音的力量變得非常重要。

中華福音神學院神碩主任、資深老師周學信教授受訪時表示,我們通常會認為那些霸道、有勢力、有影響力的人才能承受地土,但是耶穌教導的價值觀完全不同。「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指的是什麼?「溫柔」,不是指沒有骨氣、沒有看法,懦弱、膽怯,甚至優柔寡斷、害羞、內向的人。聖經上的溫柔,是具有能力;在聖經原文指的是「被馴服的野馬」,這匹野馬本身有力量,而且是控制中的力量。

周學信老師。(本報資料照片)

聖經提到溫柔需要倚靠神

他說,聖經提到的溫柔,多次提到的是「倚靠神」,如詩篇三十七篇3、5、7節中提到,「你當倚靠耶和華而行善」、「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他」、「你當默然倚靠耶和華、耐性等候他」。在詩人面對生命的挑戰,背後的力量來自倚靠神,而倚靠神的人,也是謙卑、溫柔的人。如在11節:「但謙卑人必承受地土,以豐盛的平安為樂」,與耶穌說的幾乎一樣。

馬太福音十一章29節(和修訂):「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向我學習;這樣,你們的心靈就必得安息。」耶穌表達自己是「柔和謙卑的人」。另在民數記十二章3節提到「摩西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謙和」並非指摩西懦弱、沒有骨氣、沒有看法、沒有領導力,反而摩西是具有領導力的人,也是有想法的人。

為何現代人很難溫柔?周教授認為,這與我們的文化和所處的時代相關。在高壓力、高張力,媒體又把意識形態、衝突、對立的事件的負面情緒放大,社群媒體為了博取眼球和流量,更是如此;久而久之,大家也以為這樣的表達是對的。

周教授表示,在議會、國會問政,也會看到很多民代發飆、拍桌,負面情緒的展現,甚至為了不同意見,以言語、肢體暴力,使衝突越演越烈,這些都會影響民眾的情緒。在上位者,不是在解決問題,反而是製造對立。

雅各書教導快快聽慢慢說

他說,社群媒體原本使人更加開放、互相連結,如今卻充斥著憤怒、指控、譏諷的貼文,只為了更多按讚數、好友數、粉絲數和轉發數。即使是和氣的人,上了網路就換了面貌,甚至這也合理化了。因此在社群媒體,被塑造為「先回應(或先說了)再去思考」,而不像雅各書一章19節所說:「你們各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這也反映出現代環境,充滿各種壓力和焦慮需要釋放。

然而過度使用社群媒體,也會導致焦慮、憂鬱、自尊心下降,以致於很多人需要輔導,教會也鼓勵輔導,甚至也有諮商輔導的機制。他認為,應該更多浸泡在神的話,神的話本身就可以醫治人心。早期教父也意識到此問題,探討如何操練禱告靈修,了解內在不好的思想,控制自己的脾氣,將生命轉化為積極正面。

現今環境讓人情緒感到疲勞,很多人沒有辦法真的感受到他人的感覺,當對他人的感覺失調,就沒有辦法很真實的感受自己的問題,即使告訴對方,對方也不容易接受。

溫柔對待他人可降低敵意

「具有同理心,溫柔對待他人,其實也可以降低敵意!」代表一個人能夠體會到對方的感受,如果常常發脾氣,也不知道背後問題在哪裡?也無法感受到別人怎麼領受這人的脾氣?最後只會衍伸出更多的問題。

  箴言十五章1節:「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周教授說:「溫柔不是要逃避這些衝突」,選擇或者操練、控制我們的情緒,尤其在高壓、情緒疲勞的環境非常需要。「溫柔」需要操練,當我們天天操練,才會長出正面的情緒,結出屬靈的果子。我們也求聖靈管理情緒,並且學習信靠上帝的主權;一個溫柔的人,會把生命主權交託給主。

  「溫柔,也是公共神學的一種參與方式。」周老師說,Nouwen(盧雲)和Hawerwas(侯活士)都在書中談到「溫柔的政治」,強調在暴躁、情緒張力的時代,我們應該在溫柔的態度上做見證。溫柔,可以成為德行,在公共議題關注上,可以成為影響社會的力量,包括謙卑、愛的力量,也是在教會應該被提醒的。

周教授表示,面對暴力、憤怒的時代,我們要幫助弟兄姊妹在愛中學習節制,把憤怒轉化為溫柔,在不公不義的事情上來做見證,其實就是十字架的見證。我們的政治,不是靠著怒氣改革,而是要靠著溫柔形塑,不是靠肢體打架與人鬥,也不是利用媒體抹黑,沒有辦法好好坐下來談。如果我們認識自己的情緒、情感,就能有智慧地使用我們的情緒、情感,這也是一種溫柔。

愛中學節制 憤怒轉化為溫柔

耶穌在馬太福音二十章25—27節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作主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轄他們。但是在你們中間,不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要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要作你們的僕人。」祂強調的不是治理他們的國王、君王,乃是一種僕人政治,也一種服事人的政治,這也是在公共神學上需要教導人的。特別是議員、立委被選出來,他們是要服事人民,而不是為了民意使用暴力。我們需要的政治,是關心公義,拒絕仇恨。

周教授也表示,溫柔的人其實可以接受人的不同看法,以謙卑接受別人的看法,不會堅持自己看法,把對方罵的不成樣。十架的溫柔,如同上帝透過獨生子耶穌基督的謙卑,做成最有力量的救贖工作,成為我們的榜樣,就是服事別人。溫柔的傳統操練,包括禱告、默想、靜默,或是獨處與神親近,靜候神對我們說話,甚至面對那些不願意去面對的情緒,或是被壓抑的心理問題會慢慢的浮現溫柔的操練目標不是成為禱告或者是默想專家,最終目標就要學習像耶穌。

相關新聞:重拾溫柔—在暴躁時代活出信仰的品格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