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3 好牧人

羅馬書第34講  成為宣教的教會

檢舉
張慧康 張慧康 追蹤

◎張慧康(高雄標竿教會主任牧師)       

經文:新約〈羅馬書〉15章22-33節(當代譯本)

眾所週知,保羅不但是使徒,是心繫羊群的牧者,也是積極傳福音的宣教士。他曾說「甚至我從耶路撒冷,直轉到以利哩古,到處傳了基督的福音」,等於是把福音從中東的耶路撒冷傳到現今南歐的阿爾巴尼亞,這在當時交通不便行路艱難的時代,真是特別不容易的事。

保羅不但告訴教會他未來的宣教計畫,也希望教會能積極支持他,成為宣教的教會,一起委身神國大業。從他的教導,我們可以學習怎樣成為宣教的教會。

熱心接待宣教士,資助他的旅費

22-24節:因此,我一直受到攔阻,不能到你們那裡。但如今福音傳遍了這一帶,況且我幾年來一直盼望去你們那裡,所以我想去西班牙的途中路過你們那裡,稍作停留,享受與你們的相聚之樂,然後由你們資助我上路。

宣教士因為常常在各地宣教,需要教會弟兄姊妹接待並給予旅費的資助是必要的事。雖然保羅也能親手織帳篷支持自己的生活,但每個人的時間一天都是24小時,

扣掉吃飯洗澡睡覺,能打起精神來聚精會神地好好工作,每天就是那幾個小時的時間。保羅如果真的要把他主要的心力投入在宣教的事業,勢必壓縮他織帳棚賣帳篷的時間。

因此保羅告訴教會他未來的宣教計畫,希望教會給予支持:他這幾年來一直希望到羅馬探望他們,但不是長久停留,主要他還是希望到西班牙宣教,只是路過羅馬時希望教會能給予接待,與他們有相聚之樂,並且得到他們的資助可以前往西班牙。

至於保羅後來離開羅馬之後,到底有無去過西班牙宣教?使徒行傳沒有記載,教會歷史上眾說紛紜也沒有定論。但從保羅以上這番話我們可以得知,教會要成為一個宣教的教會,熱心接待宣教士,使他備感溫馨有相聚之樂,得到鼓勵與溫暖,並且在他的旅費上做出愛心奉獻,都是必須要做到的。

這些事情做在宣教士的身上,其價值與意義就等於是做在主自己的身上。

主耶穌曾經講了一個故事,說有人問王說,我們什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什麼時候見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又什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裡,來看你呢?』結果主耶穌藉著王回答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主耶穌要給他們的獎賞很大:「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以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太25:34-40)

正所謂「舉輕以明重」。若只是做在一個最小的弟兄身上,主就認為是做在祂的身上,更何況是做在宣教士的身上!他們是主所差派傳福音的使者,做在他們身上,當然是做在主身上,將來必蒙主極大的賜福!

積極參與他主責的宣教事工

25-29節:但現在我要去耶路撒冷服侍當地的聖徒,因為馬其頓和亞該亞的教會欣然捐出了財物給耶路撒冷的窮困聖徒。這固然是他們慷慨解囊,但也可以說是他們該還的債。外族人既然分享了猶太聖徒屬靈的福分,現在以物質報答他們也是應該的。等我辦完這件事,將捐款交付他們之後,我就會途經你們那裡去西班牙。我知道我去的時候,必會把基督豐盛的祝福帶給你們。

在保羅動身前往羅馬之前,他還說到有件事他必須先去辦好:去到耶路撒冷把捐款帶給當地窮困的聖徒。這筆捐款是馬其頓與亞該亞省的教會捐助的,蒙他們囑託保羅,要把這善款帶給耶路撒冷大遭飢荒的窮苦聖徒。保羅說等他把這件事辦好,就會動身前往羅馬與他們相聚,而且保羅也信心滿滿地表示:他也必定帶著基督豐盛的恩典去和他們見面。

保羅把這捐款的來龍去脈告訴羅馬教會的弟兄姐妹,也是希望他們也能共襄盛舉,和馬其頓、亞該亞等地的聖徒一同資助做愛心。原因是:起初福音是從耶穌撒冷傳出來的,外邦教會既然受了耶路撒冷在屬靈上的好處,因為耶路撒冷的緣故信了主,蒙受這恩惠的福音;如今耶路撒冷教會遇到飢荒有這困難,特別是窮苦的聖徒生活出現問題,外邦教會給予援助固然是慷慨解囊,也是他們該還的債。對於促進外邦教會與耶路撒冷教會能彼此相愛與合一,也是頗有助益。

對教會來說,既然支持宣教士,理當應當盡可能支持他所主責的宣教事工。

與宣教士一同竭力禱告祈求神

30-33節:弟兄姊妹,我藉著我們主耶穌基督和聖靈所賜的愛心,懇求你們與我一同竭力禱告,為我祈求上帝,使我脫離猶太地區不信之人的迫害,叫耶路撒冷的聖徒樂意接受我帶去的捐款,並使我按照上帝的旨意歡然去與你們相聚,一同重新得力。願賜平安的上帝常與你們同在。阿們!

說完他的計畫與事工,當然最重要還是要好好禱告。最後保羅也請求教會與他一同竭力禱告祈求上帝,當然,我們的本體不過是塵土(詩103:14),沒有什麼禱告的動力,一切屬靈的動力與感動都源自於聖靈,所以保羅說「藉著我們主耶穌基督和聖靈所賜的愛心,懇求你們與我一同竭力禱告,為我祈求上帝」

禱告有三個重點:

其一,要脫離猶太地區不信之人給予保羅的迫害與攔阻,盼望事工能順利推動;

其二,希望耶路撒冷的聖徒能欣然接受善款(這也可能是保羅擔心的地方,有些人即使有困難,但也不見得樂意接受他人的幫助,特別是外邦人);

其三,是希望保羅能與羅馬教會的弟兄姐妹歡然相聚,一同得力(有時聚會最怕是不得不去,但參加完又很累,聚會結束也身心俱疲)

很多事情我們努力但不見得有果效,所以古人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聖經也教導我們「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詩127:1)」所以保羅概述他的宣教計畫,盼望教會支持一同參與,最重要還是要好好禱告,把一切的事工與計畫交託在上帝的手中,祈求祂的恩待眷顧與成全。而且教會弟兄姊妹與保羅一同禱告,也是使彼此聯結在主裡,一起與神同工。

綜上所述,講到海外宣教,我們常把焦點放在宣教士的身上,但教會要成為宣教的教會其實也一樣重要,缺一不可。保羅固然有恩賜有生命有忠心有膽識…什麼都有,

但他也需要教會的支持與幫助,需要大家代禱,不是像美國影集的藍波(Rambo)一樣,光靠他一個人就搞定了,其他人只要拍手叫好就行了!

正如聖經說的:「上陣的得多少,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應當大家平分。(撒上30:24)」這不但是以色列的律例典章,神國的事工法則也確是如此。

願神打開我們屬靈的眼睛,看見宣教的重要,幫助我們成為宣教的教會!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