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5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向國際展現減碳決心 台灣挑戰2035年減碳36%至40% 環境部:為永續轉型努力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特約記者汪純怡 追蹤
COP30在亞馬遜地帶舉行。(圖/COP30 Brasil Amazonia)

【特約記者汪純怡/編譯】配合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30腳步,環境部也公布「2035年國家自定貢獻(NDC3.0)」,宣示在2035年核心減碳目標為較基準年(2005)減少36%-40%。環境部表示,我國雖非氣候公約締約方,仍自主遵循公約規範,並在COP期間與各國說明交流,以氣候治理與實質減碳努力的進展,強化國際社會認同。

在11月6日及7日COP30的領袖高峰會(Leaders Summit)及主題會議(Thematic Session)上,史瓦帝尼王國、帛琉、馬紹爾群島共和國、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及吐瓦魯國代表為我國執言,彭啟明也在臉書發文,感謝友邦以具體行動支持台灣參與國際氣候治理。

彭啟明。(圖/環境部)

自定貢獻目標具挑戰性 需各界努力

環境部在COP30大會前夕,公布2035年國家自定貢獻(NDC3.0),以2005年為基準,核心減碳目標為2030年減少26-30%(28%±2%)、2035年減少36-40%(38%±2%)。這項目標在亞洲僅次於日本,與韓國相近,環境部表示,這是如同「登月級」的目標,極具挑戰性,需要中央、地方與產業社會共同努力推進。

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近年台灣接連遭逢極端天氣事件,顯示氣候風險日益嚴峻,減碳與調適工作刻不容緩,行政院團隊完成跨部會台灣總體減碳行動計畫,提報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並與社會廣泛對話後,日前經行政院核定這項自定貢獻,呼應COP30「全球共作」精神,向國際社會完整呈現台灣在減碳與永續轉型上的努力與成果。

彭啟明說明,我國近年溫室氣體減量成果亮眼,相較基準年,2022年減量1.77%,2023年減量4.64%,根據最新數據推估2024年將減量至6.7%,相較2023年減少2.15%,連續三年呈現顯著減碳成果,亞洲地區減碳成績僅次日本,要感謝全體國人的共同努力。。

國家自定貢獻(NDC)是巴黎協定要求各國應提出在2020年以後的氣候行動,揭露溫室氣體減量措施、減量目標及氣候變遷調適等作為,至少每5年須更新強化,我國從2020年起就與國際同步提出NDC並更新。

左起:環境部長彭啟明、工業技術研究院資深工程師連振安、中華經濟研究院主任劉哲良,分享COP會議開幕觀察。(圖/環境部)

讓世界看見台灣的誠意與行動

日前聯合國秘書處公布國家自定貢獻(NDC)綜合報告,依照各國提出NDC計算,整體而言,到2035年全球排放量將下降約10%。而我國比照氣候公約提出NDC3.0,2035年比基準年減少38±2%,內容具體並展現出高度企圖心與行動成果。雖然因為我國非締約方無法出席會議,但台灣同樣面對極端氣候威脅,仍透過多元管道貢獻力量,讓國際社會看見台灣的誠意與行動。

我國NDC 3.0涵蓋十大面向,包括能源轉型智慧綠能戰略、數位與綠色產業雙軸轉型、綠色金融與碳定價、淨零永續綠生活與社區驅動、公正轉型與綠領人才、國際合作、氣候變遷調適、人權、性平、兒童及少年等。

為了掌握COP30動態,環境部設置COP30戰情中心,彙整每日會議重要宣示,並視議題與當地與會者連線分享會議觀察重點,各部會、民間團體代表、圓夢計畫青年等在官方主場(藍區)及民間區域(綠區)舉辦多項活動,也在戰情中心與國人分享。

彭啟明說明,往年這段期間會有民間組織公布氣候評比,但評比方法有爭議,並不具代表性;我國將以過去一年多在氣候治理與實質減碳努力的進展,強化讓國際社會認同,台灣在減碳的綠色供應鏈,是全球不可或缺的夥伴。

相關新聞:COP30:救贖與創造的和好 ─信仰社群面對氣候臨界點的呼召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