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5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環境永續從社區和職場做起 夏靜漪樂做好管家用行動守護鄉土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梁敬彥 追蹤
生態農法耕作(圖/伊甸提供)、夏靜漪區長。(圓圖/受訪者提供)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屆締約方大會(COP30)在位於巴西的亞馬遜雨林城市貝倫舉行。隨著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加劇,愈來愈多人因為所居住的土地、環境和生態遭到
人為過度開發破壞,與極端氣候導致的強烈風暴、洪澇和乾旱衝擊成為「氣候難民」。

而在台灣,公部門已在推動「2050淨零排放」,其中關鍵策略包括「資源循環零廢棄」和「淨零綠生活」,都是提醒教會和基督徒,回應上帝創世記一章26-28節的囑託,上帝已經把管理和保護祂所創造的自然和萬物的責任託付給祂的兒女,要從所居住的社區和城市,在日常生活中就竭力以行動成為環境的好管家,引領人們在上帝永不朽壞的國度裡得著盼望,彼此連結與合作為環境與生態永續
效力。

夏靜漪區長。(左圖/受訪者提供)

結合資源和永續夥伴 扮環境好管家

宜蘭縣無過生活社區合作社理事、伊甸基金會宜花區長夏靜漪,在職場從環境永續的概念發展伊甸在宜花東區的福利服務,包括在宜蘭教養院闢建照護農場,開始永續生活
實踐,院生用廚餘回收作堆肥、廢油作肥皂、雨水回收,並與在地的環境友善小農成為
夥伴關係,幫助小農在院內的籃球場曬稻穀,跟著老師和小農除田裡的草和施肥,所收成的稻米、蔬菜和水果,成為低碳運輸和永續餐桌的實踐.,藉由從「耕種到餐桌」的食農教育,明白自己與土地、社區和人群之間的關係。

而在台東長濱,則是把閒置的校舍規劃成「不老農場」,鼓勵在地有豐富務農經驗的長者,在不老農場透過結合資源循環再利用和友善環境的的菜畦種菜與養雞,生產的菜蔬和雞蛋,可以供應在地長者的餐食,減少運輸食材時的碳排放,長輩也在參與不老農場的服務中為生活復能,並為環境永續效力。

本身是「宜蘭媳婦」的夏靜漪,長期藉著參加荒野保護協會與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與一群對環境和生態永續有共同看見和行動力的夥伴們,一起保護關懷所居住的土地和環境,擔任宜蘭內城社區里山工作小組召集人、營造社區生態農場、建構CSA農食整合模式,也參與宜蘭縣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擔任水水內城—守護「濕地、田水、內城里山」和內城里山教育基地行動計畫主持人。

長濱不老農場。(圖/受訪者提供)

減塑減廢和低碳 每個人都盡己力

2019年,夏靜漪跟一群對友善土地和環境永續有共同看見的夥伴,共同催生了以「減塑」和「減廢」為核心,生態農業為本的農、食整合平台—無過生活社區合作社,務實地在日常打造減塑、減廢和節能低碳的生活,在社區推動在地食物、降低食物里程觀念,從蹲點社區、營造社區生態農場和集結在地友善耕作的小農,支持環境永續農業,光是為老人供餐,以不鏽鋼便當盒和並以回收花布包便當,力求資源循環再利用,一年就減少1萬5千多個一次性廢棄物,為打造韌性社會和地球永續效力,無過生活回到社區串聯在地能量,藉著承辦宜蘭社區大學的地方創生營,連結水資源、農村再造及公民參與等各領域講師,深化對在地生態、環境以及行動方案的認識。

夏靜漪說,當一個人願意真實去觸摸土地、試著理解農民如何面對氣候的變遷和病蟲害的艱險,特別是當基督徒在自己所居住的社區和城市,願意「從我開始做起」,以行動去實踐「做環境好管家」的信仰教導,這樣與上帝、與土地、他人和神所造的萬物有和諧關係的人,是能夠帶給身邊的人,包括家人、同事與鄰舍正向影響力的。

環境破壞  沒人是局外人

近日秋颱「鳳凰」,為宜蘭蘇澳和花蓮萬榮鄉等多地帶來強降雨,挾帶土石泥流的洪災,造成居民很大的恐慌和災損,
夏靜漪說,地球永續性(sustainability)的概念早從1970年代被國際提出。此乃有鑑於全球化規模經濟的消費模式,使得自然資源的利用與消耗超過環境所能承載的閾值,導致全球生態浩劫、能源危機,氣候變遷導致極端氣候的不可預期,大規模的天災連身在台灣的我們也不可能置身
事外。

當地球突破升溫攝氏1.5度的臨界值後,全球暖化的所造成端氣候災害的強度和頻率將會更強,夏靜漪說,這兩年國內外災難的強度和頻率不斷翻新紀錄、已經超越過去科學家人們對於自然有限的經驗法則,可預見的未來,在氣候變遷的威脅下,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21世紀的氣候難民。

當「災難」不再無常而是「平常」,聖經
創世記一章26節提醒人們,要作環境的好管家,不再對土地和環境超限使用,讓土地休養生息,每個人都以敬虔的心,用行動去守護土地,愛護與照顧上帝所造的大地和土地所孕育的萬物,這就是「永續」的生活、生命和信仰價值的體現,也是上帝起初創造亞當夏娃,差派他們看守伊甸園的初衷和託付。

COP30雖然看似是在遙遠的巴西舉行,但生態和環境永續從覺醒、串連到行動,卻是每個社區都可以「從我開始」的,夏靜漪鼓勵教會,在這個氣候災難頻繁發生的年代,災難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臨到,回到基督徒做神好管家的角度,每一代的居民,都要攜手竭力來把永續的地球和台灣維護好,交給以後每一代的人,讓環境和資源可以在上帝的自然循環中,生生不息。

相關新聞:COP30:救贖與創造的和好 ─信仰社群面對氣候臨界點的呼召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