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1 基督教論壇報 / 普世教會

馬來西亞許景城牧師失蹤8年 法院作出里程碑式判決 劉秀玉師母直言:「警方綁架了我丈夫!」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編譯余友梅 追蹤
馬來西亞許景城牧師失蹤8年,法院判賠家屬逾3,700萬令吉,並命令重啟調查、追查其下落。(圖左:翻攝自FB@Esther Koh,圖右:翻攝自IG@freemalaysiatoday)
馬來西亞法院認定警方涉綁架許景城牧師,家屬勝訴獲逾3,700萬令吉(約新台幣2億8千萬元)賠償,法官並下令重啟調查,找到許牧師。

【編譯余友梅/報導】馬來西亞一樁延宕八年的「強迫失蹤」案件,近日出現關鍵性的司法突破。吉隆坡高等法院本月5日裁定,政府與警方須為基督教牧師許景城(Raymond Koh,前譯「許景裕」)失蹤負起責任,不僅判賠家屬逾3,700萬令吉(約新台幣2億8千萬元、892萬美元),並命令重啟調查、追查其下落。這是馬國法院首次明確承認國家機關涉入強迫失蹤,被國際人權團體視為「劃時代」判決。

許景城的妻子劉秀玉(Susanna Liew)在庭外向媒體表示,法官在判決書中說得非常清楚:「警方綁架了我的丈夫。」她形容,這位承審法官「誠實又一絲不苟」,明確要求警方與政府交代牧師的下落,並重新展開對許景城與穆斯林社運人士安里仄末(Amri Che Mat)兩案的調查。

許景城牧師的妻子劉秀玉在庭外發表判決感想。(翻攝自FB@Michelle Wong)

劉師母八年未曾見到丈夫一面

現年69歲的劉秀玉說,這八年多來,她未曾見到丈夫一面,卻在過去五年間持續與政府打官司,對抗一個遲遲不願給出答案的體制。她坦言,聽見判決結果時幾乎難以置信,只能用「上帝應允禱告」來形容,「這超過我們所能求所想,是上帝信實的反映。」

判決書指出,2017年2月13日,時年62歲的許景城在雪蘭莪州八打靈再也駕車外出時,在光天化日下遭一群戴著頭套的男子包抄;監視器畫面顯示,至少三輛黑色休旅車與多輛機車迅速封鎖道路,整個行動不到一分鐘,牧師即被強行押上一輛車,自此音訊全無。

民眾上街遊行聲援包括許景城牧師(橫幅內左二)在內的被迫害人士。(翻攝自FB@Esther Koh)

2019年,馬來西亞人權委員會(SUHAKAM)已在公開調查報告中指出,許景城與安里仄末均屬「遭國家人員強迫失蹤」,負責執行任務的,正是警方情報與政治偵察的「特別調查組」(Special Branch)。然而,當時政府並未採取實質行動,反而有高層警官批評此一結論損害警方形象。

劉秀玉遂於2020年對政府與警方提出民事訴訟,指控其在丈夫失蹤案中涉有疏忽、非法監禁、違反法定職責、共謀加害、侵害基本自由等罪責。經過多年審理,高等法院法官蘇添裕(Su Tiang Joo)在今年11月的判決中認定,一名或多名現任與前任警方人員參與綁架行動,並以「壓迫性且武斷」的方式濫用公權力。

法官指非隨機暴力而是有組織壓迫

法官指出,從監視器所見的執行方式來看,綁匪以高度協調、受過訓練的方式行動,「這不是隨機暴力,而是一支有組織的單位」。他強調,整起事件構成「最高程度的壓迫」,是典型的國家機關強迫失蹤案例。

劉秀玉師母和二個女兒拿著許牧師照片,呼籲各界關注其失蹤案。(圖:OIP)

在賠償部分,法院判令政府與警方須支付共3,700多萬令吉(約合892萬美元)的賠償金。其中,約3,100萬令吉以「每日1萬令吉」方式,自2017年2月13日牧師被擄之日起累計,存入以許景城名義設立的信託基金,直至政府交代其生死或找到遺體為止;這也意味著,只要真相未明,每天仍會繼續累積金額。另有約400萬令吉屬加重及一般損害賠償,並附帶年利率5%的利息。

值得注意的是,法官刻意不將許景城視為「死亡」,而是以仍然在世的身分來計算信託基金,這也被家屬解讀為司法對其生還仍保留可能性。

法院要求金錢賠償及重啟調查

除金錢賠償外,法院還要求警方重啟對許景城與安里仄末失蹤案的刑事調查,並定期向檢察總長提出報告;所有被指涉案的警官,則不得再參與新一輪偵辦,以避免利益衝突。

然而,馬來西亞檢察總長署已宣布,將對這項判決提出上訴。包括國際特赦組織在內的多個人權團體則公開批評政府此舉「不公義」,認為這項裁決是家屬為真相與正義奮戰多年的成果,也是一個對強迫失蹤案件追究國家責任的重要先例。

這起案件之所以牽動國際目光,也與許景城的服事背景有關。根據資料,他1954年出生於新山,曾在福音自由教會服事約20年,後來在吉隆坡創立「希望社區」(Harapan Komuniti),服事愛滋患者、單親家庭、藥癮者與弱勢族群,當中不少是穆斯林。

馬來西亞吉隆坡法院。(Wikimedia)

牧師服務弱勢遭子彈威脅

2011年,他所負責的事工因服務對象跨越種族與宗教,被指控「向穆斯林傳教」,甚至遭宗教當局調查。雖然官方最終撤銷指控,但從那時起,他與家人接連收到恐嚇:「有人寄來一個盒子,裡面裝著兩顆子彈,還有以紅字寫成的威脅訊息。」

事發當天,劉秀玉原本在等丈夫出席一場會面,卻遲遲等不到人,直覺不對勁而報警。讓她震驚的是,警方不但沒有積極受理,反而連續五個小時盤問她丈夫的事工與是否向穆斯林傳教。此後多年,她一再被傳喚問話,「身為受害者,卻反覆被加害者質問」,也從未收到任何實質調查進度。

2017年之後,馬國社會各界對「強迫失蹤」的疑慮不斷升高,國際媒體也多次關注,包括英國《泰晤士報》與美聯社均指出,許景城與安里仄末的失蹤,發生於宗教保守主義升溫、當局加強打擊「破壞正統伊斯蘭」勢力的背景之下。

家屬多年奔波求援:不要忘記失蹤的人

對許家而言,這場官司不只是為自己,也是為所有被強迫失蹤者發聲。多年來,劉秀玉不斷出面開記者會、參與公聽會,與人權團體、教會和國際機構合作,要求公開人權委員會的調查報告,也持續接受訪問,提醒外界「不要忘記這些失蹤的人」。

在信仰上,她與孩子們一再選擇饒恕。她曾向美國《殉道者之聲》(VOM USA)分享,有一次得知疑似主導綁架行動的警官罹患肝癌住院,她買了一籃水果送去探望。「我的心裡很平安,因為我順服主所吩咐的;我已經連仇敵都饒恕了。」

今年宣判時,大約一百名關心此案的信徒與民眾一早就擠滿法庭旁聽席,有些人甚至席地而坐。下午五時,法官宣讀判決,裁定劉秀玉勝訴,現場掌聲響起,法官並未制止。她在庭外宣讀聲明時說:「這判決雖然不能把許牧師帶回我們身邊,卻為我們的家庭帶來某種程度的伸冤與交代。」

儘管檢方已提出上訴,案件仍將走向下一階段,但她盼望,這項裁決能持續對當局施加壓力,迫使相關單位真正追查真相。「現在,我們什麼都不知道——他在哪裡,他是生是死。」這個問題,也是八年來國內外無數關心者共同的吶喊:「許景城牧師,你到底在哪裡?」(資料來源:Evangelical Focus, Christian Daily, Christianity Today, The Times, Release International, CAN, AP News, Channel News Asia, Borneo Post Online)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