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聰(牧師)
經文:出埃及記三章7-8節
你會為了「心懷不平」甚至「忍無可忍」而感恩嗎?
當你看見國際局勢的動盪不安、台灣整天面臨對岸文攻武嚇,國內政黨政治充滿亂象,社會職場有許多詐騙、不公義的事件……打抱不平是血肉之軀的正常反應,但聖經卻又一再勸勉我們「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詩篇二十四篇19節、三十七篇1節)到底該怎麼辦?是無可奈何、消極忍耐?還是積極尋求、面對,讓心中的不滿化為改變的力量?
我們看到許多個人生命的翻轉或人類歷史的改變,大都出於人內心一股神聖的不滿足、再也無法忍受所帶出來的。為此我們應為「忍無可忍」的處境獻上感恩,因它將帶來翻轉。
我們來看下列幾位屬靈偉人的情形。

一、摩西看見族人被欺壓,忍無可忍
出埃及記二章11-15節:「摩西長大,他出去到他弟兄那裏,看他們的重擔,見一個埃及人打希伯來人的一個弟兄。他左右觀看,見沒有人,就把埃及人打死了,藏在沙土裏。第二天他出去,見有兩個希伯來人爭鬥,就對那欺負人的說:『你為甚麼打你同族的人呢?』那人說:『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呢?難道你要殺我,像殺那埃及人嗎?』摩西便懼怕,說:『這事必是被人知道了。』法老聽見這事,就想殺摩西,但摩西躲避法老,逃往米甸地居住。」
改變以色列民族命運,脫離埃及為奴之地,乃起源於摩西「忍無可忍」的一拳。他不僅無法忍受自己同胞被欺壓,更無法忍受同胞為求生存而內鬥、自相殘殺。
摩西的憤怒何嘗不也是上帝的憤怒?上帝看見以色列百姓被欺壓所受的苦,祂也無法忍受了。
出埃及記三章7-8節:「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他們因受督工的轄制所發的哀聲,我也聽見了。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我下來是要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出了那地,到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
上帝肯定摩西憐憫人的心,為同胞打抱不平的憤怒,然而憑著人的血氣、傲氣無法成就上帝的計劃,上帝一直在等候尋找被雕塑、磨練過,能謙卑降服的人,來作為祂手中的器皿。上帝讓摩西經歷四十年曠野的生活,看時候滿足,上帝的呼召就臨到摩西──此時摩西不再靠血氣、用拳頭打天下,而是拿著「上帝的杖」行使權柄,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
上帝要救以色列百姓出埃及,呼召他們成為神的子民的計畫,在摩西「忍無可忍」下轉化為「神聖不滿足」完成了,豈不值得感恩!

二、大衛見歌利亞整天叫罵,忍無可忍
撒母耳記上十七章26節記載,大衛問站在旁邊的人說:「有人殺這非利士人,除掉以色列人的恥辱,怎樣待他呢?這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是誰呢?竟敢向永生上帝的軍隊罵陣嗎?」
大衛奉父親吩咐,帶著食物到前線慰勞與非利士人作戰的哥哥們,無意間聽見巨人歌利亞大聲叫罵,咒詛以色列人的上帝,羞辱以色列百姓,又看見以色列軍隊上至國王,下至小兵,個個嚇得半死、毫無招架的能力,還是牧童的大衛受不了,他不再袖手旁觀。
其實,上帝正在等候以色列軍隊中有人挺身而出,祂在等有人站出來說:「上帝啊!我急你所急、想你所想,你看見你的百姓恐懼受辱,你什麼時候出手拯救?無論用什麼方法,讓我成為你手中的器皿吧!」
當大衛自告奮勇要為民除害時,接著面對的是重重攔阻,首先是兄長的責備,認為他是驕傲、惡意、來看熱鬧(撒母耳記上十七章28節),接著是掃羅王看他太年輕,穿上盔甲,連走路都不能走,怎麼上戰場?
只是大衛心意已定,他深知「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他對非利士人說:「你來攻擊我,是靠著刀槍和銅戟;我來攻擊你,是靠著萬軍之耶和華的名,就是你所怒罵帶領以色列軍隊的上帝。」(45節),並且有很清楚的目標,就是要「使普天下的人都知道以色列中有上帝,又使這眾人知道耶和華使人得勝,不是用刀用槍,因為爭戰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46-47節),於是他在「忍無可忍」下,一步一步走向歌利亞,打敗他!
大衛將「忍無可忍」轉化為「神聖不滿足」,拯救以色列百姓脫離歌利亞的恐赫威脅,豈不值得感恩!

三、尼希米聽見城牆被毀、同胞受辱,忍無可忍
尼希米記一章2-4節:「那時,有我一個弟兄哈拿尼,同著幾個人從猶大來。我問他們那些被擄歸回、剩下逃脫的猶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光景。他們對我說:『那些被擄歸回剩下的人在猶大省遭大難,受凌辱;並且耶路撒冷的城牆拆毀,城門被火焚燒。』我聽見這話,就坐下哭泣,悲哀幾日,在天上的上帝面前禁食祈禱」。
尼希米在波斯王宮位居要職,當他聽到從故鄉來的同胞描述耶路撒冷的城牆拆毀,城門被火焚燒,百姓受辱時,他坐立不安、徹夜難眠、禁食禱告。
當他愈禱告、內心愈掙扎,想到自己的百姓回歸耶路撒冷將近一百年(BC538年至BC444年),卻仍然遭受踐踏、凌辱,誰要來修建城牆呢?他再也無法忍受了,他想「捨我其誰?」,事實上,上帝等尼希米挺身而出,已經等候好久了。
尼希米有了感動,繼續禱告尋求,默默計劃,尋找機會向王求助,出於上帝的感動,上帝必然興起人來幫助,使他在王面前蒙恩,並通告省長和管理林園的官長給予協助。尼希米回到耶路撒冷儘管遇到許多的攔阻、仇敵嘲諷攻擊、官長的不義、百姓生活困頓,但因上帝施恩的手幫助他,使他以短短52天的時間完成以色列百姓歸回耶路撒冷百年來未能重建的城牆。
尼希米同樣將「忍無可忍」轉化為「神聖的不滿足」,完成耶路撒冷城牆的重建,豈不值得感恩!
當你忍無可忍時,該怎麼辦?
1.當你受不了某件事,日思夜想,徹夜難眠時,要禱告尋求是否出於上帝,化「血氣的忍無可忍」為「神聖的不滿足」。
2.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要透過進深的禱告,尋求上帝一步步清楚的帶領。
3.當你心中的感動愈來愈清楚,負擔愈來愈強時,求主催逼你勇敢走出安逸舒適的生活,付出行動的代價,將會帶來奇妙的改變。
我們再來看下列三位令人敬佩的屬靈偉人,在「忍無可忍」下做出來的事:
1. 印度德蕾沙修女看見許多在馬路旁沮喪、絕望,毫無尊嚴死去的遊民,她再也受不了,於是辭去教職,成立慈善修女會,一生投入救助垂死病人的工作。
2. 世界展望會創辦人皮爾博士(Dr.Bob Pierce)眼見韓戰孤兒排隊領救濟物當場昏倒餓死,他受不了,立志:「就算死,我也要餵飽飢餓的兒童」,於是創立了世界展望會。
3. 中國奮興佈道家宋尚節博士在學成歸國的船上,看見自己的同胞吸大麻、賭錢,又聽見有外國人說:「中國人比狗還不如」,他再也受不了,流淚禱告說:「上帝啊,求祢救我的同胞」,於是將博士金鑰拋在海中,立志向華人傳福音,他說:「只要我的同胞得救,就算死,我也甘心。」
當你忍無可忍時,起來吧!尋求上帝的帶領,將你心中的神聖不滿足化為行動,讓上帝使用你成為祂手中的器皿,完成祂的工作!
忍無可忍?為此感恩,起來行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