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6 基督教論壇報 / 普世教會

AI必須始終由人類完全控制 基督教與猶太教領袖發表跨信仰聯合聲明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編譯余友梅 追蹤

【編譯余友梅/報導】在羅馬主辦的一場科技與倫理高峰會中,基督教與猶太教領袖共同簽署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跨信仰聯合聲明,呼籲人工智慧(AI)在發展與部署過程中必須維持「完全的人類控制」,以維護人類尊嚴、防止科技濫用,並確保所有應用皆遵循清晰的倫理界限。

10月23日,由美國安全基金會(the American Security Foundation)在羅馬主辦的倫理與AI峰會,信仰領袖們共同簽署了一項《關於倫理與人工智慧的聯合聲明》(the Joint Statement on Eth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聲明指出:「作為猶太教與基督教的宗教領袖、學者與倡議者,我們聚集於羅馬,為教宗良十四世所呼籲的關於人工智慧(AI)發展的『理性且基於資訊的對話』(calm and informed dialogue)貢獻我們的聲音。」

BioLogos總裁托爾傑森簽署聯合聲明。(Photo by American Security Foundation)

簽署者包括:由世界頂尖遺傳學家、前「人類基因體計畫」主持人法蘭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創立的信仰與科學智庫BioLogos現任總裁兼執行長克莉絲汀.托爾傑森(Kristine Torjesen)、美國全國福音派協會(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vangelicals, NAE)主席金華特牧師(Walter Kim)、基督教領袖大會(Congress of Christian Leaders,簡稱CCL)共同創辦人兼主席約翰.摩爾(Johnnie Moore)、美國全國拉丁福音派聯盟主席加百列.薩古耶羅牧師(Gabriel Salguero)、耶路撒冷夏洛姆哈特曼研究所(the Shalom Hartman Institute)研究員米卡.古德曼(Micah Goodman),以及美國猶太媒體平台18Forty的創辦人兼主持人大衛.巴舍夫金拉比(Rabbi David Bashevkin)等52位信仰領袖。

人類按上帝形像被造:尊嚴與責任是倫理基礎

聲明指出:「我們相信,所有人因著按造物主的形像與樣式被造,皆具備固有的尊嚴與基本權利;同時,人也被賦予與神共同參與創造的能力,並肩負向神、向自身以及向世界負責的治理使命。」

聲明回顧,兩次世界大戰之後,聯合國於1948年通過《世界人權宣言》,對於人類在基本人權圍繞的科技進步領域上,已有重要進展。如今,面對AI的迅速發展,不只是企業與政府,涵蓋全球60多億人的信仰群體,亦有責任「尊重、保護和促進人類尊嚴、權利與繁榮」,確保AI現在與未來都能「安全、可靠、符合倫理,並始終置於人類掌控之下」。

聲明進一步援引已故教宗方濟各在2020年發表的《羅馬AI倫理呼籲》(Rome Call for AI Ethics),強調AI的進步必須兼顧人類與地球的共同福祉,並提出三大原則要求:一是「包容所有人、不歧視任何人」;二是「以人類整體與每個個體的福祉為核心」;三是「正視生態系統的複雜現實」。

聯合聲明的五大AI核心原則

在具體規範上,聯合聲明提出五項AI發展的核心原則:準確性、透明性、隱私與安全、人類尊嚴,以及造福大眾。聲明同時呼籲建立第四方獨立審核機制,加強兒童與弱勢群體的保護,並警告不可讓AI「取代人際關係或道德責任」。

信仰領袖在聲明中寫道:「AI正在深刻地改變人類的互動方式──無論是人際關係、勞動型態,抑或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然而,不可靠的AI同樣正以同等深度侵蝕這些關係。所謂『權威型』AI系統正在削弱人類的判斷力與自主性;帶有偏見的AI系統則延續並強化人類的歧視與不平等,對弱勢群體造成更沉重的負擔;而以效率至上為目標的AI系統,往往忽略必要的細節與脈絡,使人類在面對複雜議題與執行精細任務時失去應有的細膩理解與判斷。」

領袖們也提醒,當AI涉及屬靈議題或道德層面的議題時,信仰群體更需要展現辨識力與智慧。他們強調:「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拒絕將AI偶像化或崇拜,不論它的成就多麼顯著。」

(Pixabay by vat loai)

超級智慧AI需「可控、安全、獲共識」

聲明並警告,若企業競逐打造超越單純工具性的「超級智慧」AI(superintelligence),即在大部分認知任務上凌駕所有人類的系統,那麼其發展必須建立在「安全、可控並獲得大眾同意」的前提下。聲明寫道:「唯有當AI永遠維持為人類的工具,它才能真正服務於人類。」

在BioLogos的另一篇文章中,總裁兼執行長克莉絲汀.托爾傑森指出,AI與多數科技一樣,「既能造福人類,也可能帶來深層危害,它並非中立」。她評論道:「AI已經深刻改變了我們生活、學習與彼此互動的方式」。

AI的挑戰:關愛鄰舍、弱勢與受造界

托爾傑森說,對基督徒而言,AI的挑戰牽涉愛鄰舍(馬可福音十二章31節)、照顧弱勢者(馬太福音二十五章40節),以及治理上帝創造的受造界(創世記二章15節)等呼召。她警告:「若未慎重使用AI,我們不但無法解決地球面臨的重大環境與健康危機,反而可能使問題惡化。」

她指出,每天都有數百萬人向ChatGPT等AI系統詢問人生與倫理問題,這意味著AI已在形塑世人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她警告,當AI回答帶有偏見或缺乏細膩時,它的巨大影響力可能阻礙人類的繁榮,尤其衝擊弱勢群體。

AI的偏見與軍事風險正在升高

托爾傑森也提到更多風險──例如利用AI臉部辨識技術追蹤、逮捕與傷害少數族裔與宗教少數群體、AI技術在軍事情境中的擴張等。她說:「為確保安全,各國必須讓AI成為保障,而非侵犯公民權利的工具;包括避免用AI監控人民,並防止任何鼓勵暴力的AI操控行為。此外,國際社會也應共同禁止AI自主發動戰爭。」

她表示,AI的發展必須與對「人類尊嚴」的深刻理解相一致──其中包括人的信仰、情感、文化、工作與所處環境。

此次跨宗教聲明凸顯信仰界對AI技術迅速發展所帶來的倫理、社會與人性挑戰的高度關注。特別是在AI系統逐漸深入人類日常生活、工作流程與公共決策之際,信仰領袖強調,「人類主體性」與「尊嚴維護」必須成為AI發展的根基。

在全球AI技術以驚人速度推進,而倫理與法規架構仍在追趕之時,這份聯合聲明為信仰界、科技界與決策者提供一套重要的道德框架。未來,如何將這些原則落實於政策、企業與社會層面,將成為形塑AI發展方向的關鍵。(資料來源:Christian Daily)

相關新聞:打造台灣成AI之島 信仰如何守護人性與倫理?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