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9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未來10年紙上座談】科技再強也填不滿心靈空虛 姜文琪執行長:Z世代渴望溫度和深度陪伴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特約記者汪純怡 追蹤
姜文琪執行長。(圖/汪純怡攝影)

【特約記者汪純怡/採訪報導】AI時代資訊爆炸、價值觀混亂、人際問題煩心……年輕人面臨前所未有的心靈挑戰。「從懷疑到相信」福音事工中心執行長姜文琪指出,Z世代比任何世代都更需要「人的溫度」,一對一的生命陪伴與能落地的真理,將是對下一代最有效的福音策略。

面對資訊快速流動、科技不斷進步的時代,未來傳福音及宣教的樣貌會有何變化?

Z世代心靈空虛 需要溫度深度

姜文琪觀察到,Z世代的年輕人資訊取得便利,在IG等社群媒體頻繁曝光與互相比較,不僅價值觀易混淆,也常因為網友的酸言酸語而受傷。相較於以往資訊不發達的世代,Z世代心靈空虛感更嚴重。儘管網路上可以找到各種關於快樂和自我實現的資訊,但憂鬱症和不快樂的人卻愈來愈多,證明了即使科技網路發達,「人的問題」仍無法靠著人來解答,反而問題更嚴重,唯有回到造人的神才能得著解決。

因此,對Z世代傳福音,必須超越傳統模式,特別需要藉由一對一的生命陪伴,將有深度的、聽得懂的真理餵養給他們。Z世代知識豐富,資訊吸收快,「他們能夠辨識什麼是好東西」。對於過於膚淺、唱高調或太神學化的真理較難產生共鳴。

不是僅僅陪伴 還要導入真理

姜文琪強調,一對一的陪伴並非僅僅「陪伴」、給予表面的情感安慰,而必須是在愛的陪伴中,將具有紮實證據的真理傳遞給他們,此時,年輕人會更快地抓住神,信主的腳步會比過去更快。

她分析,Z世代除了對社會多元化的包容觀念之外,幾乎全部特點都很適合一對一傳福音,例如Z世代注重心理健康,所以正是將基督信仰介紹給他們的最好時機;她也發現,Z世代消費習慣喜歡接受個人化推薦的方式,而「從懷疑到相信」的福音課程藉由口碑轉介推薦上課的方式,也正可以向Z世代推廣。雖然Z世代常常將自己曝光在社群媒體環境,然而,在追求心理健康這麼重要的議題上,從「懷相」採用一對一傳福音的方式,將能在安全的環境中為他們保有一絲隱私。

台灣優勢:福音沃土與華語宣教基地

從事傳福音事工多年,姜文琪認為,台灣是一塊「福音的沃土」,福音地位並非偶然,源自歷史背景和奇妙的命定。經過宣教士的耕耘、對信仰的開放,數十年來的發展,不僅信仰自由、教育普及,教會間的合一運動也走在國際前列,更成為福音的「輸出國」,台灣的牧者及福音工具如幸福小組、「懷相」等都傳至海外,甚至神學院老師也前往歐美等地任教。此外,台灣社會的發展,如民主化和晶片產業的全球地位,都讓台灣具有獨特優勢。

她也強調,台灣在「華語宣教」的地位至為關鍵,神在這塊土地上澆灌了如此豐盛的資源,從福音、經濟、民主到教會合一,就是要台灣的基督徒承擔起傳福音的使命,「這個世代,不傳福音還要幹嘛呢?」基督徒不能再安坐家中。

面對現代社會的多元性,姜文琪分析,未來傳福音已不是利用單一方法,無論是教會內部還是機構之間,都必須走向配搭與整合,例如吃喝娛樂型活動、社區課程都需要結合真理餵養。

AI加速宣教 無國界隔閡 應興起傳福音

姜文琪表示,AI的崛起,為全球宣教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過去「懷相」的傳福音用「逐字講話稿工具」為了跨語言翻譯耗費許多時間與心力,像是英文版工具從翻譯、口語腳本、校稿、人力接棒就花了十年時間,日文版花了將近四年、印尼文版也是歷時多年仍待完成。然而,AI的出現徹底解決了這些問題,將原本多年未能完成的翻譯、培訓及製作流程,可以縮短到一個月內完成。

另外,「懷相」他國語言的講師培育,沒有5年是無法產生的,如今有了AI,只需將她錄製的師資培訓教學影片,經由AI轉換成例如:英語、日語、印尼語、甚至伊朗語等其他語言,且能做到同步嘴型,不再需要費時培訓當地的講師,如此一來透過AI轉換的影片就能直接培訓當地的基督徒,他們於課後只要帶著當地語言的「懷相」工具,即可出發一對一傳福音,這對傳福音的速度與跨地域的廣度,都大大地增加。

此外,AI對於「懷相」教材版本的擴張也大有幫助,姜文琪說,「懷相」預計明年4月推出運用AI技術開發的兒童版福音內容,將成人福音課程轉換成7到12歲兒童能理解的版本,讓孩子們建立穩固的根基,不再只是重複聽聖經故事,更為下一代信仰扎根。

面對AI帶來的快速洗牌和全球宣教的廣大禾場,姜文琪呼籲,神已預備好一切,基督徒不能再缺席,以台灣擁有的成熟福音工具、獨特的優勢和AI的科技助力,正迎來將好消息廣傳至全世界的關鍵時刻。

相關新聞:《基督教論壇報》創刊60週年特刊 回顧恩典六十載 展望使命新時代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