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9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未來10年紙上座談】面對深偽與資訊洪流 黃志靖長老:福音媒體要將神話語轉化為實際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特約記者汪純怡 追蹤
黃志靖長老。(圓圖/受訪者提供)

【特約記者汪純怡/採訪報導】AI時代,人人都能成為媒體,那麼福音媒體會面臨什麼挑戰與機遇?創略廣告總經理、東湖禮拜堂黃志靖長老表示,展望未來十年,福音媒體必須回到聖經根基,不僅是信息「載體」,更要從組織生命展現福音,並將神的話語「仿生擬真」,化為實際。

AI的盛行,已經改變媒體宣教的工作流程,然而面對資訊爆炸與AI深偽技術,福音媒體首先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維持真實與信任。黃志靖長老受訪時指出,現今人們認為的「真實」究竟是誰的真實?人們的判斷已經高度主觀化,判斷真偽的標準常常是喜不喜歡、有無感覺或是否認同。當人們對某網紅、政治人物或新聞主播有所信任時,這人所說的話就會被視為真實,因此,「誰」來說,常常比說的內容更能影響人。

黃志靖長老。(圖/受訪者提供)

辨別深偽如防假基督 須回到根基

黃長老說,這就如同聖經提醒末世會出現「假先知」和「假基督」,貌似真實難以辨別,一如現今的「深偽」。

辨別之道,唯有回歸堅實的根基。例如:辨別某位人物的影片是真實還是深偽,要憑藉對這位人物的了解與認識;對於基督徒而言,根基就是「對神話語的認識」,若缺乏扎實的操練,就難以談論信任與真實,而容易聽信各種小道消息、隨波逐流,追求虛假的平安。

在這種潮流下,未來十年福音媒體趨勢會如何發展?黃志靖長老說,福音媒體因應之道,就是結合「戰略高度」與「戰術執行」。戰略高度首先就是認知科技不會回頭,只會持續進步,而科技進步的核心在於「仿生」與「擬真」,讓原本沒有生命的看起來有生命,讓原本虛假的看起來跟真實一樣。

因此福音媒體的戰略定位,首要是確知自己所提供的內容,是受眾原本無法看見的福音視角,在每一個福音故事中看見:原本沒有生命的被恢復了、原本活在虛無中的人看見真光了;此外,福音媒體的戰略高度,就是確知:「你今天的價值並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是上帝的兒女」,上帝的恩賜和選召是沒有後悔的。

福音媒體堅守戰略高度 採用靈活戰術

黃志靖長老說,堅守這種戰略思維,福音媒體就能有多元的戰術應用,不致擔心會荒腔走板。這些戰術包括:回到聖經,以對聖經的熟悉與洞察成為創意的根源,延伸出深刻的應用;付上代價學習,投入時間、精力及金錢學習新科技;勇於嘗試、探索,下載各種APP,隨著科技工具日益方便,最終就像使用通訊軟體LINE一樣簡單,不再成為障礙。

他舉例表示,有教會過去需要專業人士協助分析事工所需,現在藉由AI就能在數分鐘內,就能高效完成提案簡報與語音說明,而且語音自然流暢,毫無機器人感。這代表著過去不可能自行拍片說聖經故事和動畫化等各種工作,現在皆成為可能。

福音媒體既是載體 也是內容

黃志靖長老提醒,面對時代衝擊,福音媒體不要忘記自己的雙重本質,既是「載體」,也是「內容」。意即福音媒體不僅是傳遞福音的管道,其存在本身就是福音的彰顯。最佳的典範就是耶穌,祂就是「福音」,也是「傳福音的人」。

他勉勵福音媒體,團隊同仁的服事、生命、內部的訓練、專注與合一,本身就是福音的具體表達,「如果福音沒有在媒體機構裡爆發,怎麼可能成為載體呢?」

黃長老提醒福音媒體,「你是誰」更重於「如何做」,這個原則也適用於所有基督徒與教會事工,當信徒活不出愛與創新時,所傳講的訊息就失去力量。聖經說從來沒有人看見過神,唯有透過神的獨生子表明出來,基督徒若要傳達福音,首先要活出來,「我們怎麼做這件事情,已經是福音了」。

未來展望:將神話語變為「實際」

對於未來十年的台灣教會和福音媒體,黃志靖長老的期許是:將信仰「實際化」。首要之務是Back to the Bible,回到聖經,尊重神的話語、解釋神的話語,讓話語化成「實際」,例如生命的活出、創作的表達等,讓人看得到、摸得到、聽得懂。

黃長老強調,教會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基督徒將神活潑的道帶入媒體、運動、文化、商業經濟、甚至政治等各種領域,將不可見的變為可見、將無感的變為有感,一如科技的「仿生擬真」,基督徒也藉由神聖的想像力,運用AI及科技的幫助,將神表明出來。

他祝福《基督教論壇報》及各福音媒體,「你們是外邦人的光」,教會是為了主門徒所預備的地方,也是為不信者而存在,媒體就如眼睛,藉由報導、揭露,帶領人仰望主,他期許福音媒體都有所體認:「我們回應的不是這個時代,而是要回應上帝在這時代的工作」。

相關新聞:《基督教論壇報》創刊60週年特刊 回顧恩典六十載 展望使命新時代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