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3 基督教論壇報 / 人物見證

菁寮天主堂建築師波姆101歲高壽辭世 生前最愛台灣這座教堂設計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 謝宜汝 追蹤
菁寮天主堂建築設計師波姆101歲高壽辭世。(左圖取自維基百科)
中原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徐昌志也在臉書回憶,八年前曾受波姆建築師邀請,前往波姆在科隆的住家用餐。當時九十三歲的波姆仍然健談,雖然在德國建築界擁有相當高的名望,卻沒有一點架子,甚至還親手下廚,樂於分享他還記得的一切,包括遠在台灣的菁寮天主堂。

【記者謝宜汝/綜合採訪報導】享譽國際的德國建築師哥特佛萊德‧波姆(Gottfried Böhm)也是設計台南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的建築師,於六月9日辭世,享年101歲。

哥特佛萊德‧波姆曾於1986年榮獲建築界最高榮譽的獎項——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該獎被喻為「建築界的諾貝爾獎」,而波姆的第一件亞洲作品,則是座落於台南後壁農村的菁寮天主堂,是波姆在德國以外少見的建築力作,更是菁寮的著名地標。

菁寮天主堂以一座大型沉穩樸質的金字塔造型尖頂,配搭三座銀色角錐形尖塔為其獨特之處。(謝宜汝攝影)

波姆是德國第一個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建築師,也是一位非常重視建築與城市景觀、都市規劃之間關連性的建築師,他希望建築作品能「連接過去與未來」,也能在創意世界與物理世界之中取得連結。

波姆生於西元1920年,長於建築師家庭,在慕尼黑工業大學與美術學院學習工程與雕塑後,即跟隨父親Dominikus Böhm 設計教堂。由於他的父親是天主教堂的知名建築師,因此他也承襲了設計教堂的衣缽,在德國各地設計了大量的教堂與宗教建築。

1950年代時,德國正處於二次戰後經濟復甦,因此他成為戰後重建國家、重建教堂的重要建築師。他後來脫離了父親的風格,開始用簡潔、幾何的現代感來設計,如使用紅磚、小開窗、錐形、圓錐體,形成清晰的線條,讓教堂給人仰望,直接的神聖感受。

菁寮天主堂正是波姆融合建築與當地景觀,以及圓錐體表現神性的代表建築。

菁寮天主堂從建造到完工。(謝宜汝翻攝)

菁寮天主堂於1960年十月18日完工啟用,以一座大型沉穩樸質的金字塔造型尖頂,配搭三座銀色角錐形尖塔為其獨特之處。波姆雖然沒有到過台灣,但是參考了當時德國方濟會楊森神父(Erich Jansen, 1915-1992)於1955年來台宣教時,所拍攝的台灣鄉村照片。據悉當時的後壁地區農村會在田間以稻草堆成尖塔,也有以稻草搭建的亭子。為了設計出融入台灣鄉村風貌的建築,因此以金字塔為設計發想,在水平延伸的鄉村風景中,豎立一個象徵天國的指標性建築。

其子保羅波姆(Paul Böhm)也是一位建築師,他於2013年到菁寮勘察時表示:「這是父親教堂設計中他最喜歡的一座。」

台南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謝宜汝攝影)

教堂為屬天存在  連結永恆盼望

中原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徐昌志也在臉書回憶,八年前曾受波姆建築師邀請,前往波姆在科隆的住家用餐。當時九十三歲的波姆仍然健談,雖然在德國建築界擁有相當高的名望,卻沒有一點架子,甚至還親手下廚,樂於分享他還記得的一切,包括遠在台灣的菁寮天主堂。

當時在訪談中,波姆提到他對菁寮天主堂的期待:「我希望這個教堂是充滿歡樂的,讓人們願意進來。對於今天的年輕人這不容易,甚至對我來說,那些追尋的事物,如果有人願意,且有機會在這個世界尋找,比賺錢更重要的事物,或進一步思考生命本身,或是進入死亡的探索另一種存在……人們因此而有盼望。」

對波姆而言,教堂建築是人類在環境中的創造,是為了提供一處讓人平靜與反思美好環境的所在。特別是教堂與那屬天的存在,提供了一個連結與思考永恆的關係。徐昌志表示,甫完成的淡江教會文教中心,也是以波姆建築師的理念為基礎,在這樣的目標下設計與完工的。

波姆建築師的創作,不侷限於建築本身的對稱規則,而是思考建築物的所在,是否能與環境樣貌融合,讓人感受平靜與神聖性。如他最著名的Neviges聖母朝聖教堂(Neviges Wallfahrtsdom),教堂建立在山坡的制高點,盡量不去破壞周邊的環境,並且為朝聖者打造長廊道,方便人們進入教堂。

其他還有胡貝圖斯教堂(Hubertuskirche)、斯蒂復活教堂(Auferstehung),波姆也將建築理念廣範擴展到公共建設、公寓、博物館以及其他文化建築方面,如科隆宗教大樓、本斯堡市政廳、烏爾姆公共圖書館、盧森堡德意志銀行等。

疫情中菁寮天主堂線上關懷不間斷

如今因疫情影響,菁寮天主堂也配合政府三級警戒措施而關上大門,然而神職人員們關懷鄉里的行動不間斷。

負責菁寮天主堂的法國神父梁承恩受訪時表示,因疫情影響,沒辦法進行實體聚會,因此神職人員們於線上緬懷建築師波姆。而在鄰里關懷上,為了配合政府的防疫政策而取消了所有實體聚會,因此天主堂也努力發展線上彌撒,並透過各種線上通訊軟體與教友視訊,也會電話關懷附近的鄰里。

疫情期間許多較年長的教友表示因不能聚會而感到孤單,然而長輩們線上聚會有難度,因此他們也努力克服這些聯絡上的難題,盡量讓既有的關懷事工數位化。梁承恩神父表示:「疫情期間,年長的教友們需要被鼓勵,我們希望能透過通訊軟體來加深他們的信仰。疫情很快就會過去,信仰則是永遠存在,不會被疫情打敗。」

法國神父梁承恩於聖堂內部。(謝宜汝攝影)

【相關閱讀】
台南後壁菁寮天主堂 金字塔獨特造型 農村田間閃耀光芒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