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9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追念「非洲豆漿之父」郭惠二教授「用憨人的心,做永遠的奉獻」 蔡總統頒褒揚令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石崇仁(圖右),代表蔡英文總統頒褒揚令給郭惠二教授,由他的妻子林媽利醫師接受。(圖/李容珍攝影)

【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身為牧師之子,曾在非洲服事多年,有「非洲豆漿之父」的郭惠二教授,被非洲國家評選為「開發中國家農業領導科學家」;一九九六年,獲得「第六屆醫療奉獻獎」,多年來在台灣不遺餘力的推動醫療援外,開啟台灣青年從事海外志工服務,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給當地貧窮弱勢的人帶來希望、和平與安慰,他的名字成為台灣醫療援外先鋒的代名詞。

告別禮拜會場(圖/李容珍攝影)

郭教授2016年因意外跌倒導致身體不適長期臥床,三月7日蒙主恩召。今〈四月9日)日上午在台北中山長老教會舉行郭惠二教授告別禮拜,會場座無虛席。

石崇仁代表蔡總統頒發褒揚令

在讀經、詩歌、祈禱中,放映他的生平剪影。主禮的中山長老教會葉啟祥牧師以「用憨人的心,做永遠的奉獻」為題,形容他的一生。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石崇仁代表蔡英文總統,在會中頒發褒揚令,由他的妻子,有「台灣血液之母」的林媽利醫師接受。

告別禮拜會堂,放著郭教授彈奏風琴的照片,並且引用哥林多前書一章27節:「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來形容他的生命故事。

葉啟祥牧師分享郭教授彈奏風琴的故事。(圖/李容珍攝影)

葉啟祥牧師在勉勵時,提及30年前,他在澎湖縣將軍嶼牧會,那是非常偏遠的離島小教會,會友人數不多,傳道人每個主日要身兼領會、唱聖詩和講道。有一天,突然來一位弟兄,看到教會的風琴壞了,就開始修理,修理完後就開始彈奏,讓他印象非常深刻。因為那個風琴已經好久沒有人彈奏,他卻修理好了,那天的禮拜中,第一次從風琴中聽見敬虔的彈奏樂聲,那就是大家認識的郭惠二教授。他就是在人看為微小、不重要的地方,甚至是沒有人要做的地方,他就去做。

被上帝使用 做永恆有意義的事

他說,世間的價值觀與上帝的價值觀有很多的不同,世上看為的聰明有智慧的,都是為了自己或現今的利益,但上帝要人們看見的,不僅是為現今,乃是永恆的意義。上帝創造美好的一切,都是「暫時的好」,卻不是永遠的。我們也許在短暫的年歲去幫助更多人,甚至離世後,世人也會還會持續幾十年紀念這些所做的事,但終究不能長遠;但是若是被上帝使用,所做的事,不僅是從暫時到長遠的,甚至是具有永恆的意義。

詩班獻唱(圖/李容珍攝影)

葉牧師表示,上帝常使用愚拙的人來成就祂的工作。郭惠二教授在年輕時,就立志去到最無依無靠、最貧窮的國家傳福音,申請過程困難重重,甚至有人質疑他沒當過牧師,沒受過神學訓練,為何要去當宣教師?經過多年後,他被派往奈及利亞,才明白上帝為何差遣他到那地方。

葉牧師提到,當郭教授看見奈及利亞貧困、缺糧、缺水,孩子們嚴重營養不良,他用自己的專業,將具有豐富營養的黃豆研發成食品,甚至為了讓他們喜歡吃,經過鍥而不捨的研究,最後終於成功開發沒有腥味的各種大豆食譜,共有十幾種之多。

一生被世人視為愚拙 卻被神使用

他說,郭惠二的一生,曾經讀書留級,失戀、被退學…,但是到後來,在人看來是軟弱的,竟然都是上帝在為他預備。葉牧師也勉勵,當我們遇到挫折,要當成是上帝預備我們的課程,我們不應感到自卑。當我們在送別郭教授之時,追念他一生願意做憨人、甘願做憨人的精神,也學習這種精神,在我們服事的場合。對上帝做永遠的奉獻,完成上帝美好的旨意。

告別禮拜會場(圖/李容珍攝影)

王大闢牧師(圖/李容珍攝影)

朱暐松牧師代表家人致謝(圖/李容珍攝影)

王大闢牧師在「故人略歷」中,也介紹郭惠二的生命故事。長年在美國服事的朱暐松牧師,會中也代表家人,感謝總統頒褒揚令,還有教會弟兄姊妹對他們家人的關懷與愛,感受到耶穌基督的愛。他最後用「耶穌比喻好撒瑪利亞人」故事,重思「我的鄰舍」是誰?郭教授所做的,是把台灣放大,使我們去看鄰舍的需要而去幫助受苦中的人。

郭教授的多位好友,也在「追思郭教授」的小冊中追念他。曾任東奈及利亞CUSO的Jack Pearpoint在追思郭惠二的文章中提到,當時郭惠二開發出來的大豆食譜廣泛被接受,也許是百萬人,他們的健康狀況獲得顯著的改善,更少的嬰兒,在出生第一年就死亡。郭惠二做的幾乎不可能的事,他從一個想法和頑強的決心,改進了人們的飲食和健康。

他也是個有信仰的人,如果沒有他深厚的基督教價值觀,他會在絕望中放棄,他的生命也就是服務的生命,在他的一生中,他是其他人可敬的僕人,也是值得尊敬的朋友。

默禱致哀(圖/李容珍攝影)

因為耶穌 去從事不起眼的事

前台灣環保聯盟執行秘書李秀容也提到,郭老師常說,他從小在學校,學業總是墊尾,因為在日本長大,搬回台灣時只懂台語和日語,不會說中文,導致學業上的挫折。這件事上他很自卑,她認為這也是郭老師為何後來表現出包容的態度、多元思考的能力,及過人想像力的源頭。也因為信仰耶穌基督,他願意默默從事最根本不起眼卻是非常踏實的事,而且經常不忘給晚輩加油打氣。

臺安醫院影像醫學科主治醫師劉美芳醫師提到,認識郭教授是在她大學時期,北醫海外服務團剛成立的時候。她形容,當時這位長輩年近七旬仍充滿活力,有毅力和決心堅持奉獻,讓人敬佩和感動。北醫海外醫療服務團得到進修推廣部陳建志教授支持,申請外交部學生社團補助計畫,加入大安長老教會每年舉辦的馬拉威義診,並與馬拉威當地的台灣替代役醫療團、當地教會合作,進行多場的義診。

她提到,郭教授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幾十年來不停的奉獻付出,不計得失與名利,一直希望能為這世界做些甚麼,而非洲正是這個地球村中,資源和環境最為匱乏的角落。郭老師花大半時間,到處尋求合作的對象,匯集眾人的力量,去推廣改善非洲的食物營養來源,並照顧他們的健康。他不求回報的付出、身體力行、堅持理想的精神,對她也有深遠的影響。

走出會堂(圖/李容珍攝影)

關心的朋友來送行(圖/李容珍攝影)

告別禮拜會場外(圖/李容珍攝影)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