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2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熱浪提早到歐洲飆破攝氏40度 學者提醒:台灣也越來越熱 應預防熱傷害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梁敬彥 追蹤
當熱浪已是氣候常態,如何務實面對防減災是當務之急。
氣候變遷及全球暖化的挑戰很嚴峻,從教會所在的社區開始行動,沒有別的選擇,需要加緊做好節能省碳及防災調適的工作。

【記者梁敬彥採訪報導】近日,高溫熱浪及洪患襲擊歐美及亞洲多國,其中,西班牙的熱浪在六月就提早報到,氣溫飆破攝氏40度,迎來40年來最早的夏天,許多民眾就在河邊、廣場的噴泉以及樹蔭下,乘涼避暑。高溫乾燥的天氣,更引發森林野火,燒毀了超過2.5公頃的山林,消防打火兄弟疲於奔命。法國西南部的濱海度假勝地Biarritz也飆出歷史新高的攝氏42.9度的高溫,首都巴黎熱昏頭的民眾,連袂奔往市區的噴泉旁消暑,整個歐洲都被六月就提早報到的高溫熱昏頭,

而在亞洲,中國大陸的河南及河北,六月的氣溫同樣飆破攝氏40度,河南地區的地表溫度甚至測得攝氏70度的高溫,當地百姓戲稱「放個鐵板就可以烤肉啦」以及「待在自家廚房都比上大街涼快」,還有人出門穿著鞋子出門都燙腳,簡直熱哭了。印度則是先在五月出現創百年紀錄的攝氏60度極端高溫,最近又遭到洪患侵襲,造成超過百萬百姓受困,流離失所,成為氣候難民。

台灣高溫地面溫度常超過60度

「暖化及氣候變遷的挑戰及致災,台灣同樣嚴峻!」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汪中和受訪時提到,今年包括歐洲及亞洲的熱浪都提前報到,在六月出現攝氏40度的高溫,提早入夏,台灣台東的大武,也在五月就測得攝氏35.9度的高溫,去年台東太麻里還曾測得攝氏40.6度的極端高溫,加上台灣都市熱島效應,讓氣溫進一步上升,台北氣象觀測站每年測得的高溫在攝氏35度的天數日漸增加,2016年是77天,到了2020年升到了87天,若在超過攝氏36度的高溫持續曝曬下,地面溫度常會超過攝氏60度,若大家一不留意曝曬在高溫的環境,或是身體碰觸到滾燙的地面,很容易就會熱衰竭或是燙傷。

汪老師提醒,因著全球暖化幅度超過1.5℃,2021年開始至今,世界各地頻繁出現的熱浪、毀滅性的超大豪雨造成的洪澇、頻繁的颱風、灼熱的森林大火,以及持續的乾旱,正是聖經的啟示錄、耶利米哀歌以及氣候學家所指出的一連串災難的開端,及地球發燒了的忠實反應,如今世人所居住的,是一個更熱、變化更極端的地球。

汪中和老師指出,以台灣過去百年的增溫已經達到1.4℃,高於全球的平均值;且近30年的增溫,有加速的趨勢。在最嚴重的的情況下,到了21世紀末,高溫達36℃以上日數,會再增加約48天,而氣候的暖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對於台灣來說,也是必須提早防範的議題,以及必須面對的真相。

全球普遍高溫熱浪(汪老師提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南亞(印度)、歐洲(西班牙、法國)、美國中西部、非洲之角都提前進入夏季,溫度達到熱浪等級,造成與熱傷害相關的急診就醫急升,是社會很大的衝擊。展望將來,全球將在2033年越過1.5℃的門檻,本世紀中期邁過2℃的大限,高溫熱浪侵襲的頻率、強度還會增高。

汪中和老師(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發生在歐洲等地的熱浪,不但考驗人類生存能力的極限,也是我們未來的預演。因此,正視氣溫上升所衍生的防災以及減災各樣的議題,就成了當務之急。

汪中和老師說,2021年,全球每年發生高溫熱浪的天數已從1980年的平均20天,到現在驟升到150天,且持續在增加中;平均每天都有2次的熱浪在世界的不同城市發生,因為熱中暑或是熱衰竭到醫院急診的比例,升高了70倍。

天氣燠熱讓家庭及辦公場域的空調愈開愈久,溫度也普遍低於攝氏26度。這加劇了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排放,對於電力系統穩定的供電也造成很大的衝擊,因應這樣的高溫熱浪變局,建立高溫預警系統、社區內「不斷電」的防暑中心,以及「城市海綿化」對抗極端氣候,都是因應之道。

汪老師舉例,像是美國的加州以及加拿大,因應每年的高溫熱浪來襲的時間愈來愈早,時間也持續愈來愈長。他們已經在社區內建立了「社區冷卻中心」,在中心內有穩定的不斷電發電系統,在發生停電的時候,社區的居民可以暫時到中心內避暑,減少熱衰竭發生的機率。而「城市海綿化」,除了因應氣候變遷下的強降雨可以加速排洪的功能外,另一個目的就是降溫。以地表溫度在陽光曝曬超過攝氏六十度的情況下,海綿鋪面的道路及人行道,可以降溫至少20度,降低都市熱島的衝擊。

強降雨致災(公路總局提供)

汪中和老師引用耶利米哀歌三章21-23節鼓勵眾教會和信徒,氣候變遷及全球暖化的挑戰很嚴峻,從教會所在的社區開始行動,沒有別的選擇,需要加緊做好節能省碳及防災調適的工作,從教會及信徒開始回歸聖經「成為環境好管家」的託付,以悔改的行動去守護環境,只要開始,就可以看見改變的契機。

珍愛地從現在開始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