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3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山道猴子的一生》引共鳴爆紅 反映青貧世代的「薪」苦掙扎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梁敬彥 追蹤
借錢容易還錢難,年輕人勿落入金錢奴隸網羅。建議教會在跟社青分享職場宣教的議題時,因應年輕一代普遍「薪」苦的現況,在聚會及課程的內容,要更多加入理財的實務課程,幫助年輕人從信仰及教會生活中,找到人生的目標,及自我實現的價值。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近日,YouTube動畫短片《山道猴子的一生》引起輿論熱議,截至8月22日,上下集累積點閱數,已突破1000萬次;下集更是8天就有494萬次的點閱數。

這部短片讓很多人在觀賞後,認為劇情寫實地呈現自己及身旁朋友的處遇,產生心有戚戚焉的共鳴及衍生諸多反思。

從這部影片中,教會不妨思考應該如何關心現今青貧世代的年輕人生活的掙扎與困境,以及網紅文化對他們的影響?

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秘書長夏昊霝牧師受訪時表示,《山道猴子的一生》的男主角已經負債累累,但為了得到車友關愛的眼神,以及使自己在網路社群PO文的帥氣「追焦照」,能博得網友的按讚,甚至讓粉絲購買其週邊商品,即便是「以債養債」也在所不惜。夏牧師說,很多年輕人跟他討論到這部影片時,會用「有夠悲哀」來形容劇中的男主角。
 

男主角已經欠債,但仍進行能力以外的消費行為。(截圖自《山道猴子的一生》YT)

但把自我價值建立在物質上 終是虛空
很多年輕人知道「人不理財,財不理你」,但看著身邊很多朋友三不五時在社群PO出國旅遊及吃大餐的照片,很難不產生輸人不輸陣的爭競心態。只要稍一把持不住,就會過度擴張消費,以致於刷卡或是辦信貸,去買自己「想要」、但事實上自己並不需要,且已經超過個人財力所能負擔的東西。

崇尚物質主義的社會氛圍,已在年輕族群中形成「酵」。在網路社群及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更讓年輕人將朋友、同事及網紅刻意經過包裝及美化的貼文,當成是他們的生活日常,激起爭競心態,讓自己落入瑪門的試探和誘惑,成為金錢的奴僕。

他表示,很多人看了《山道猴子的一生》會產生共鳴,甚至投射自己的處遇在其中,是因為他們已經長期被社會的價值觀形塑,認為「人的價值是建立在那些看得見的物質上,擁有的愈多,就是人生贏家,反之就是魯蛇。」

近日輿論熱議的YouTube動畫短片《山道猴子的一生》,從年輕人的錯誤理財及網路使用行為切入,引起眾多迴響及反思。(YouTube@《山道猴子的一生》影片截圖)

他指出,約翰一書二章16節提醒我們,「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這部影片男主角在開場時對車友說:「人不理財,財不理你」,但後來卻因為一直從事能力以外的消費及借貸,不但連每月的最低應繳金額都付不出來,也因為跟朋友借錢不還,連友誼都失去。

他表示,「人若落到這步田地,就成了金錢的奴僕,失去了上帝起初造人的尊貴價值!」他提醒年輕人,財富名利都會轉眼成空,是虛空的虛空,一個人真正的價值,是建立在擁有帶得走的能力以及知道怎麼處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都得了祕訣的智慧。而這是信仰能帶給人的力量,也是教會要更加緊對年輕人傳遞的價值。

對於朋友苦口婆心的忠告,男主角置若罔聞,堅持己見。(截圖自《山道猴子的一生》YT)

以債養債 終被債務壓垮
在證券投資顧問公司擔任副理的鍾漢騰受訪時指出,《山道猴子的一生》男主角不斷挖東牆補西牆,以債還債,還因為虛榮心作祟,不想被看不起,還跟好友借錢去修車、改車,即便是瘋狂加班,以微波食品果腹,還是被債務給壓垮,這種遭遇在現今年輕人當中並不罕見。

鍾漢騰說,他認識的一個年輕人,先前投資股票賺了一筆錢,看到網路上有認識的朋友PO騎重機的追焦照,覺得既拉風又帥氣,就在沒有做好後續還款規劃的情況下,不假思索用貸款的方式去買了一台重機。後來股票不景氣,年輕人的錢在股市被套牢,財務已捉襟見肘,所以就想認賠殺出,四處尋找買家接手卻不可得。

所以鍾漢騰每次在談到理財時,總是提醒年輕人,財務失衡最大原因不在於賺多賺少,而是人試圖透過刷信用卡或是借貸,去支配自以為未來自己可以擁有的錢。另外,由於現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都是網路原生代,所以他們的價值觀及用錢的習慣,已經不單是受到自己所認識的同事、朋友在網路上的「人設」所影響,那些世界各地素不相識的網紅的貼文,更深深影響小資族年輕人的理財及交友觀,不經意就會受到「先享樂,後付款」的金錢觀影響,過度擴張信用去做自己負擔不起的消費,導致債務纏身。

這部短片很真實地點出了現今社會存在的「借錢容易,還錢難」的理財陷阱,像是劇中的「零元交車」及「信用不好,有卡債及學貸,一樣可以辦到過」,就是神在箴言二十二章7節所提醒的「欠債的是債主的僕人」。

人的物質慾望是不可能被滿足的,神藉希伯來書十三章5節提醒,「你們存心不可貪愛錢財,要以自己所有的為足」。人一旦成為瑪門的奴隸,就不會滿足於所擁有的,就像《山道猴子的一生》的男主角,跟擁有更高檔次的重機的車友做比較,「人比人,總會一山還有一山高!」

零元交車及蘊含高利率的信貸,引男主角步入理財陷阱。(截圖自《山道猴子的一生》YT)

看見青年「薪」苦掙扎 教會可教導幫助
鍾漢騰直言,現今年輕人相較於他們的父執輩,是「薪」苦的一代。若是受到同儕及網路社群的影響,沒有做好理財的規劃及消費的分配,一旦長期動用循環利息應付卡債及信貸時,可能導致失業或是身體健康出狀況,很快就會陷入難以還清債務的困境中。

他建議教會在跟社青分享職場宣教的議題時,要加入更多理財實務課程。除了聖經的理財觀之外,也可以加入實際的保險以及預備金的準備。有車貸及房貸的上班族,家裡也要盡量預備兩年年薪的存款可動用。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詹昭能受訪表示,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山道猴子的一生》的男主角在現實生活中是欠債的普通小資族,但社群上的按讚數及關注度,讓他產生「我是車神」的自我膨脹,甚至還跟慕名而來的女粉絲成為男女朋友,藉送重機贏得芳心,這也導致後來男主角已經沒有財力再養重機,依然打腫臉充胖子。

這也正是網路發達的時代,教會和家長都要務實面對「怎麼幫助年輕人在真實我之中找到自我價值」的功課。

男主角沉溺在網路上塑造的人設我,執迷不悔踏入錢坑(截圖自《山道猴子的一生》YT)

畢竟,即便網路的按讚數再高,還是得面對回歸到現實生活的挑戰。能夠影響及介入我們的生活,提供實質幫助的,還是身邊的人,縱然網路社群能夠讓人獲得一些機會,但達陣的關鍵,還是真實生活中的待人接物以及做事的實踐力。

網路形塑的虛空人設 終將面臨幻滅
詹昭能說,他的學生跟他用「很有戲」來形容這齣網路短劇。他認為,這部影片提醒教會,在超過95%的年輕福音未得之民中,很多都跟男主角一樣,在低薪且高工時的職場環境中,尋求讓人「看見且肯定自己」的存在價值。

他鼓勵看重青年及職場福音工作的教會傳道人,要幫助每個所接觸到的年輕人「看自己所擁有的,而非一直去強求所無法擁有的」。上帝不會用我們外在所擁有的,來衡量我們的價值,所以即便是只有兩個小錢的窮婦人,上帝依然看重他們「願作的心」。

男主角藉由借貸而來的重機及虛無的網路虛名打造的自我價值,在幻滅後踏上不歸路。(截圖自《山道猴子的一生》YT)

 

相關新聞:如何看待狂飆世代 「山道猴子」?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