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4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企業要面對碳關稅 農地休耕時來種電】陳鄭彥談綠能新生活 在環境和能源間取得平衡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記者李容珍/高雄採訪 】大衛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陳鄭彥弟兄,因推動綠能科技獲得今年「臺灣之光百業菁英獎」。他受訪時表示,節能減碳議題範圍很廣大,隨著氣候暖化、氣候異常問題日趨嚴重,從政府政策到個人執行均困難重重,求神給我們智慧的心來面對。

陳鄭彥說,2021年8月,格陵蘭島山頂罕見地首度下雨而非降雪,那便是一個警訊。歐盟很早就意識到暖化問題的嚴重性,十幾年前就不斷呼籲全世界政府和企業必須要關注這個議題,並從2026年開始課徵「碳邊境稅」。

針對進口產品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自今年10 月1 日起進入實施前2年過渡期,初期只適用水泥、鋼鐵等產業,待2026 年上路後,欲進入歐盟市場的外國產品,若超過歐盟溫室氣體排放標準,就必須額外繳交「碳關稅」。美國也將推動「清潔競爭法」,簡稱「CCA碳關稅」,對台灣的出口產業是很大挑戰,也必須付諸行動因應。

陳鄭彥。 (圖/陳鄭彥臉書)

企業要面對歐盟和美國減碳稅

陳鄭彥表示,過去很多人對於減碳和氣候暖化之間的關聯和重要性不夠了解,目前透過不斷宣導,加上國際政策走向宣告,已引導大眾對此有更多認識。上帝創造大自然,有一個循環的規律,當人類行為造成碳排放過高,地球負荷不了,就會造成溫度上升;大自然的反撲,以及極端氣候異常新聞頻傳。北極冰層融化速度加劇,不僅影響生態改變,北極熊走動範圍有限,生存也堪虞;冰層融解也造成海平面上升,溫度上升超過攝氏2度,海平面就會上升超過7公尺,只要上升7公尺,全世界很多沿海城市必然消失,所以這是很嚴肅的議題。

面對氣候變遷,除了警醒之外,他認為,必須從政策和生活習慣上做出很多的改變。不管是美國的「清潔競爭法」(CCA碳關稅)法案和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政府需加以關注。大量燃燒的化石燃料,如煤炭和石油,天然氣或火力發電,都會造成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加上大幅度開墾林地,拓展農業和工業發展,致使溫室氣體濃度越來越高。因此,政府政策上需要提高再生能源輔助,包括水力發電、風力發電或太陽能發電,以減少碳排,並透過儲能或新興發電方式發電。

發展再生能源 農電綠能助農業休耕

他表示,歐盟於2022年通過核能與天然氣作為永續能源的投資標的,但必須符合極嚴格的條件,包括核廢料的管理以及未來除役基金的建置等等。同時歐盟也強調,再生能源依舊是核心。如何在環境永續和能源取得平衡,是台灣必須面對的嚴肅議題。民眾都希望有電,但又不希望發電廠蓋在我家旁邊;再生能源的衝擊相對少,但也面臨意識形態抗爭,很多太陽能儲能的電廠常被否決。我們必須朝減碳方向走,必須突破往前。

在能源轉型政策下,經濟部訂定2025年要達成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20%,整體發電量比重最多(約3.7%)的太陽能目標,在2025年達到 20GW ,其中農業綠能需達到 9GW。陳鄭彥弟兄以農電共存的以太陽能發電為例,裝設太陽能需要有一定的土地面積,政府近年來努力倡導農電綠能,但是更大問題是耕地太多。台灣每年花百億元補助休耕,因為水不夠,政府優先提供給高科技產業,加上農業產量過多,其實很多人務農沒辦法賺錢,相對造成人口流失。

發展農地種電或農電綠能,利用農地休耕的時候種綠能,一方面讓農地休養生息,對農地也是很好的保護,而且種植綠電也有收入,經過一段時間,把太陽能板拆除,還是可以恢復耕作,這也是國土規劃需要調整的方向。

他也坦言,減碳不是等待政府解決問題,而是全世界七、八十億的人口都必須要去面對。個人要如何落實?他認為,多使用大眾交通工具、節約冷氣使用。

汽機車碳排高  冷氣使用不浪費

陳鄭彥提到,汽車和機車是高碳排來源,尤其台灣2,341萬餘人(2024年3月統計)就有800萬輛汽車,全球也有超過10億汽車在路上行駛,排放廢氣量更是難以想像,不能不採取行動,鼓勵大家儘量搭公車、採取共乘汽車或是電動車,政府也在推動電動巴士,從上到下,改變的速度可能要更快一點。

冷氣使用上,不要動不動就開冷氣,而且把溫度調太低,室溫超過30度以上,才開冷氣!開冷氣時溫度設定在26到28度之間,溫度每提高1 度可省電6%。

他認為,不管是政策面或民眾意識和觀念,都必須看得更清楚,才能真正落實執行。雖然有很多挑戰,我們還是要努力地朝這個方向前進。基督徒要更多關注了解我們的環境,做一位好管家,讓世界更美好!

相關新聞:沙漠城市出現暴雨! 極端氣候下再思地球守護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