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3 基督教論壇報 / 國際新聞

新冠疫情未歇 猴痘也來了!列「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拜登:每個人都應該關注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編譯 余友梅 追蹤
美國CDC於1997年在剛果共和國調查猴痘蔓延情形,及觀察患者染疫後症狀。(圖/美國CDC)

【編譯余友梅/報導】新冠疫情未歇,原本只在非洲流行的猴痘(monkeypox),五月初以來,竟在歐美多國陸續發現多起病例,造成人心恐慌。不過英美衛生官員雖表達高度關注,但普遍認為應不會像新冠病毒一樣,造成全球大流行。

(2002.07.23更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目前猴痘已在全球70多個國家出現超過1萬6000例病例。美國總統拜登總統六月22日便告訴CNN,猴痘疫情的爆發是「每個人都應該關注」的事。目前唯一獲核准用於對抗猴痘的天花疫苗「Jynneos」由製造商、丹麥巴伐利亞北歐公司(Bavarian Nordic A/S)製造。

WHO將猴痘列「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2022.07.30更新)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七月23日宣布將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這是世衛最高等級公衛警報,這也是世衛負責人首次在專家委員會意見分歧的狀況下,自行決定發布最高層級公衛警報。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23日透過聲明表示,該國首度在2名孩童身上發現猴痘病毒,分別為加州一名幼兒和一名非美國居民嬰兒,可能為家人傳染所致。舊金山28日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根據舊金山公共衛生局的數據,到目前為止該市已記錄261例感染、全美也已出現約4600例。紐約州州長侯可(Kathy Hochul)29日發布行政命令,宣布紐約州進入緊急狀態,應對正在擴散的猴痘疫情。美國疾管中心高風險病原病理部(Division of High Consequence Pathogens and Pathology)統計,美國2891起猴痘確診病例中,99%都涉及男男性行為者,不過也有少數女性和跨性別男性被感染。

歐洲部分,西班牙29日通報首起與猴痘相關的死亡病例,是歐洲首起死亡病例,也是非洲以外地區疫情的第2例。西班牙是全球猴痘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南美洲部分,巴西衛生部29日證實出現首例猴痘死亡案例,為一名41歲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巴西已累計1,066起猴痘確診病例。

亞洲部分,菲律賓官員29日證實國內出現首起猴痘確診病例,該名確診者曾有海外旅遊史。

發生猴痘疫情的國家。(圖/翻攝自wiki)

英國發現本波首起猴痘病例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出,該國第一個病例是於今年五月18日,從一位自加拿大返回美國的美國居民身上檢驗出來的。而英國是本波疫情的第一個病例的國家。據南非NICD指出,英國於五月7日通報,從一位五月4日自奈及利亞返英的旅客,被臨床醫師確診感染猴痘病毒。

歐洲確診和疑似病例主要來自英國、西班牙和葡萄牙。世衛組織傳染病專家海曼(David Heymann)五月23日表示,已開發國家前所未有的猴痘疫情,是個「隨機事件」,可能與西班牙與比利時兩場大規模派對中的危險性行為有關。葡萄牙確診病例的初步基因組測序表明,該病毒是西非毒株,與2018-2019年期間從奈及利亞向英國、以色列和新加坡輸出猴痘病毒有最密切的關係。據WHO統計,在2022年一月1日至2022年四月30日期間,奈及利亞曾發生46例猴痘病例;剛果共和國於同期間則發生1238例,並有57人死亡。該國在1970年在一名兒童身上發現人類第一例。

1970年奈及利亞發生人類第一例猴症患者,美國CDC前往指導採樣。(圖/美國CDC)

猴痘是如何傳染的?

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說:「猴痘是一種由猴痘病毒引起的罕見傳染病,主要主要於非洲中西部熱帶雨林地區受感染的野生動物身上傳播。」它被認為是由老鼠、非洲松鼠、樹松鼠等囓齒類動物傳染的。早期症狀有發燒、頭痛、背痛、肌肉疼痛、淋巴結腫大(天花無此症狀)、發抖或發冷和疲倦,隨後會出現類似天花的皰疹,10天後結痂並留下疤痕。一般過約四到六週後病情會自然好轉,但嚴重時也可以致死,致死率遠低於天花,死亡率僅不到4%。

猴痘目前也是人畜共通的傳染病,其症狀與已絕跡的天花屬於同一家族的疾病,在患者身上看到的症狀非常相似;病毒從動物傳給人主要是經由直接接觸確診動物的血液、體液、皮膚或粘膜損傷部位等。至於人際傳播途徑,WHO表示,現有資訊表明,主要是與患者有密切的身體接觸;透過皮膚損傷部位、體液、呼吸道分泌物、被褥等受汙染物的密切接觸,包括性接觸而感染。而長時間的面對面接觸呼吸道飛沫,也會導致傳播。此外,也可能經由胎盤或生產期間的密切接觸,發生母嬰傳播。潛伏期約6-13天,最長可能至21天。

據南非NICD近期病例資料,男性占70% 以上,多數年齡在20-55歲之間。主要、但不限於在尋求初級保健和性健康診所治療的男男性行為者。

根據七月21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由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科學家領導的一項迄今針對猴痘所做規模最大的研究發現,猴痘患者中有95%的人是經由性行為被傳染。調查對象是今年四月27日至六月24日16國的528起猴痘確診病例。調查指出,此病癥主要發生在從事男男間性行為的患者身上,但不限於此。

調查顯示,98%的患者是男同性戀或雙性戀者,41%的患者感染愛滋病毒(HIV),年齡中位數為38歲。這些感染猴痘的人過去三個月裡,性伴侶人數的中位數是5人。並且,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在一個月內曾參加性愛派對,或到過桑拿等可能會就地發生性行為的地方。

 

非洲兒童身上出現的症狀。(圖/WHO)

患者大多數週內不需治療即可恢復

根據世衛,猴痘症狀嚴重病例多見於幼兒、孕婦和個人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尤其是愛滋病患者身上見到。WHO建議,目前正在報告病例的國家和其他會員國,對任何疑患有猴痘的病人都應進行調查,如果確診則需隔離,直到患者的病變結痂,結痂脫落,形成新的皮膚。比利時衛生當局近期決定,針對猴痘患者實行21天的強制隔離,是第一個實施相關措施的國家。

由於猴痘病毒與天花病毒同屬正痘病毒屬(Orthopoxvirus),目前沒有治療猴痘的具體方法,僅能針對症狀緩解。過去部分國家提供高風險接觸者接種天花疫苗,未來全球疫苗的供應,則將是一個挑戰。法新社報導,天花的疫苗接種在預防猴痘方面的有效性,約為 85%。

目前沒有治療猴痘的具體方法,僅能針對症狀緩解。(Photo by Julia Koblitz on Unsplash)

台灣45歲以上民眾 多施打過天花疫苗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23日表示,台灣從1945年開始推動天花疫苗的接種,直到1955年,台灣就沒有天花的流行,在1979年停止接種天花疫苗,大致上45歲以上的民眾都有打過天花疫苗。美國微生物學家擔心,猴痘會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未接種疫苗的人群中。《華爾街日報》報導,丹麥疫苗製造商Bavarian Nordic A/S正在生產更多的天花疫苗,據指出,該疫苗對抗猴痘的效能可達85%。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目前並沒有要搶購猴痘疫苗的計畫。衛福部疾病管制署(CDC)六月21日也表示,正在加強對猴痘的監測。由於猴痘的潛伏期為5-21天,可以借助入境旅客強制7天居家檢疫的新冠防疫措施,來及時監測、發現猴痘疾病。

患者身上起水泡和結痂。(圖/ 翻攝自wiki)​    ​​

如何預防猴痘?美國CDC建議如下:

(一)避免接觸可能攜帶病毒的動物(包括在猴痘發生地區生病或被發現死亡的動物)。

(二)避免身體不適且可能患有猴痘的人共用床上用品或毛巾,或與其密切接觸。

(三)將受感染的患者與可能有感染風險的其他人隔離開來。

(四)與受感染的動物或人類接觸後,保持良好的手部衛生。例如,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

(五)照顧患者時使用個人防護裝備。

(六)只吃徹底煮熟的肉。

(資料來源:NICD, WHO, BBC, CNN)

相關新聞:

猴痘快速入侵亞洲!台灣出現首例猴痘確診者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