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3 基督教論壇報 / 華人教會

【帶著合乎聖經「管理萬物」的農業知識】農業關懷使命團契 為海外貧困弱勢找出路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韓 蕓婧 追蹤
農業使命團契到偏鄉地區教導當地村民學習植苗(農業使命團契提供)
【記者韓蕓婧台北—台中連線報導】你願意在忙碌的生活中,為主擺上一點點的時間嗎?
「農業關懷使命團契」(Argiculture Mission Fellowship)的答案是「願意!」他們是一群來自不同工作領域、教會和地方的業界人士,卻因著愛神的緣故,願意以各自的農業專長,走入偏鄉宣教,幫助當地居民學習一技之長,讓他們可以依靠自然農業生產維持生計,改善當地經濟。

「農業關懷使命團契」是由四十多位「農業專家」基督徒所組成,有養豬專家、植物專家、樹木專家等,他們帶著合乎聖經「管理萬物」的農業知識,願意在工作以外的時間進入海外偏鄉,親力親為下到農場傳授農業知識給當地貧困居民,如養豬、種植玉米、蕃薯葉等的農作物,以農業結合宣教,幫助他們能夠靠自己的雙手養活一家,並不致缺乏。

農業關懷使命團契理事長林良有受訪表示,一路走來,他們到印尼、緬甸、泰北、孟加拉、菲律賓等國家,與當地教會合作,為偏鄉的「失業人士」找到一條出路。她說,「其實許多偏鄉地區擁有肥沃的耕種與畜牧土地,但因缺乏農業知識,以致良好的土地長久荒廢,無人利用生產農作物。」

以「借一物換一物」概念教導居民
林理事長也說,每一個地方都擁有它的價值,必須要「適地適種」才會有果效;所以農業使命團契團員需視當地農業需要,再差派合適的專業團員到當地服務。每當宣教時,團員不僅會下到農場「身教」如何飼養,也在生活中以「言教」教導配種、飼養、青貯等知識,兩者結合讓居民能更明白與體驗農作知識,以後也可以透過所學會的技能自力更生。

多年來,農業關懷使命團契也推動「借一物換一物」的概念,免費將在地生產的農作物借給有需要的家庭,當有收成時再把所借的還回去,這樣不僅可以達到歸還的美德,還解決當畜牧資源缺乏的問題。林理事長說,這個概念是傳承了「養豬教父」余如桐博士!

「雖然余如桐博士在去年已安息主懷,但他的精神卻永續長存,讓農業關懷使命團契可以效法他愛神與人的心。」她說,過去余如桐博士到印尼農業宣教時,他在偏鄉地區開啟養豬事工,最特別之處是余博士發展了「素食豬」的餵養,他將豬的排泄物化為肥料,種植蕃薯葉,再將收成的蕃薯葉餵養豬隻,不僅如此,他還為豬群蓋廁所,讓排泄物容易收集,豬隻不僅乾淨也不會發出異味。這樣的自然生態餵養法,也啟動了印尼的養豬事業,許多國家都大量向印尼輸入種豬。

林理事長說,過去余博士時常引用聖經馬太福音廿五章40節:「王要回答他們,說:『我確實地告訴你們:你們為我這些弟兄中最小的一個所做的事,就是為我做了。』」儘管所做的看起來很渺小,卻是做在耶穌基督的身上了。

用上帝的方式管理萬物
由於農業宣教是與各地教會合作,因團契資金缺乏,每次宣教時間很短就離開了,以致團員們沒辦法深入教導並親眼看見果效,唯有透過傳真了解當地情況。

她表示,「農業宣教士需要一朝一夕的累積;耐心等候,才能看見種子發芽,從農業使命帶出生命影響生命。」所以,目前農業關懷使命團契也開始在緬甸事工上深化,盼能夠讓更多教會看見農業使命的可行性,願意奉獻資助團員們到當地進行深化傳福音的工作。

最後她鼓勵基督徒更多為農業事工禱告,她引用聖經創世記第一章26節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以及全地,和地上所有爬行的生物!』」說,神為我們創立了美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也叮囑我們管理萬物,農業關懷使命團契也一直按著神的吩咐,以祂自然的方式管理一切。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