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9 基督教論壇報 / 普世教會

美南浸信會20世紀熱門廣播節目數位化 再現傑出傳道人聲音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特約編譯樂以晴 追蹤
美南浸信會從 20 世紀 40 年代開始製作《浸信會時段》廣播節目,該節目在美國各地的電台播放了數十年。(翻攝自baptistpress.com)

【特約編譯樂以晴/報導】多虧有了美南浸信會歷史圖書館暨檔案室(Southern Baptist Historical Library and Archives,以下簡稱SBHLA)的持續努力,該宗派20世紀數百位傳道人的聲音,將能透過廣播節目播出。

在過去幾年中,SBHLA的工作人員持續推動浸信會廣播節目的錄音數位化,包括在《廣播電台的黃金年代》(Golden Age of Radio)後期流行起來的「浸信會時段」(Baptist Hour)和「基督徒家庭」(Christian Home)系列。

美南浸信會歷史圖書館兼檔案館館長塔菲.霍爾(Taffey Hall)介紹了早在 20 世紀 40 代就使用黑膠唱片與廣播電台共享美南浸信會媒體的背景。(翻攝自baptistpress.com, Photo by Brandon Porter)

數位化1940、1950年代廣播節目錄音

SBHLA館長塔菲.霍爾(Taffey Hall)說:「這項專案計畫保存了1940至1950年代廣播節目《基督徒家庭》、《美南浸信會宣教時段》和《浸信會時段》中,傑出的浸信會牧師和領袖的聲音。如今,聽眾將能在家中輕鬆收聽這些知名且有深刻洞見的美南浸信會牧師與學者的講道。」

浸信會廣播電台暨電視委員會(Baptist Radio and Television Commission)在1990年代解散時,SBHLA接收了數百份錄音,從那時起就一直存放在美國納許維爾的檔案室中。

2021年數位化專案開始時,首要任務就是找到一種可以播放這些錄音的方式,因為它們都收錄在節目錄音盤(transcription disks)上,這是一種歷史性的媒介,用於在廣播節目中儲存和播放音頻內容,與傳統的黑膠唱片類似。

1941 年,一張 16 吋黑膠唱片錄製了喬治.特魯特 (George Truett) 為主題的廣播節目。

一名SBHLA工作人員將這些錄音盤帶回納什維爾,請一名錄音技術人員修復錄音盤。

霍爾說:「當人們想到檔案,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收集和保存的紙本資料。SBHLA也擁有大量的紙本資料,但除此之外,我們還有許多特殊格式的資料,例如超大尺寸的照片、玻璃底片(glass plate negatives)、電影膠片(motion picture film)和16英寸轉錄唱片(16-inch transcription disk),需要用特殊方法保存。」

「我們的數位化方法與這項專案的宗旨一致,不僅旨在保存,也在於向公眾開放使用。將這些美南浸信會早期廣播臨時委員會或廣播委員會的錄音進行數位化,對於長期保存實體媒介至關重要,同時也能讓現代聽眾能夠方便地接觸這些珍貴的歷史內容。」

1930年代浸信會開啟廣播事工

美南浸信會在1930年開始討論使用廣播。1936年,美南浸信會通過決議,共同研議浸信會廣播發展的可能性。

1938年,美南浸信會根據代表大會通過的提案內容,探討如何利用廣播電台播送浸信會的信息。那時美國大部分家庭都已經有收音機,人們習慣藉此獲得新聞和娛樂。

隔年,美南浸信會在大型廣播電台上推廣浸信會廣播節目。

1941年1月,《浸信會時段》開播,而且立即受到歡迎,根據該年度美南浸信會的年會報告,節目收到了17,500封郵件的迴響。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浸信會的信息內容在全美約半數的廣播電台播送。到了1948年,《浸信會時段》已經遍布全美,在120個廣播電台播送。

節目以日常和當代議題為題材

《浸信會時段》的節目流程有一點像聚會崇拜。《基督徒家庭》系列節目則是囊括了關於家庭議題的實用信息,並將家庭生活情境用戲劇化方式呈現。

霍爾表示,這些錄音反映了美南浸信會一直以來力求與時俱進,並善用各種管道傳揚福音的決心。

她說,「這些講道錄音和廣播節目,都是美南浸信會當時關心的日常和當代議題,像是婚姻生活、家庭生活、居家生活以及戰時的挑戰等等。」

「特別是《基督徒家庭》系列捕捉了居家生活的面貌,反映了美南浸信會想要展現的基督化家庭典範,處理家庭問題,並記錄浸信會對家庭、婚姻和教養子女的看法…。」

「幾乎在所有節目中,美南浸信會都講到福音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使他們的生活更加喜樂。」(資料來源:Baptist Press)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