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4 基督教論壇報 / 特會活動

【華神他山之石宣教講座之二】宣教士在五大洲都建立教會!韓大地教會帶來激勵 牧者呼籲台灣要急起直追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 李容珍 追蹤
台灣眾牧者回應韓國大地教會宣教經驗。(圖/華神提供)

【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當我們看到大地教會的宣教,有望塵莫及之感,台灣如何急起直追?」中華福音神學院一月13日舉辦以「他山之石──以韓國大地教會宣教策略為借鏡」為主題的宣教講座,多位牧者在下午的回應座談:「從大地教會看台灣教會宣教的迷思與突破」時,對大地教會的宣教榜樣,受到很大激勵,就像催化劑一樣。

「時候已經到了!這是台灣起來宣教的時刻。」牧者期待未來在台灣過去所建立的合一基礎下,眾教會和差會能夠合一,並向韓國大地教會謙卑學習,一起合作完成大使命。

移民潮帶來宣教 教會要有國度眼光

新店行道會創會牧師張茂松牧師透過預錄影片表示,韓國教會在過去半個世紀產生的宣教運動,在全世界差遣許多宣教士,並在五大洲建立了教會,令人非常感動。

在宣教歷史上,從使徒行傳看見初代教會的使徒們,充滿宣教熱情,他們到哪裡就在哪裡建立教會。此外,移民潮是宣教運動非常重要的浪潮。早期歐洲,隨著移民潮把基督教帶進非洲、北美和中南美洲。這30年來是華人移民浪潮,他們到東南亞的緬甸、柬埔寨或泰國;據了解有兩、三百萬華人到非洲,移民歐洲也有一百多萬人,紐澳也有上百萬華人移民,北美也有上百萬華人移民。他們離開本國後,會想尋找上帝,以及心靈安身立命的地方,因此華人基督教有一個移民的復興,連同在各地也興起教會,一開始稱華人教會,但到了二代、三代,順理成章成為當地人的教會。

張茂松牧師說,上帝的心意有台灣,但上帝的心意更有全世界。讓我們體貼上帝的心意,除了在台灣好好宣教,求神打開我們眼睛,看到四圍的泰國、印尼、印度,非洲也需要宣教,不要坐井觀天,要有國度眼光、世界的異象。

周神助牧師(圖/華神提供)

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周神助牧師表示,當我們聽到大地教會的宣教浪潮,會有自卑感,但他認為,過去台灣教會建立在合一平台上,假若要往前奔跑,不會是一個教會,而是集體的教會一起往前奔跑宣教。

全球靈糧堂教會 在地鼓勵年輕人起來

周牧師表示,台灣過去推動復興禱告小組,不僅是為了建立教會,更是為了進入宣教。也期待我們能儘快趕上浪潮往前走。台灣過去在跨文化宣教上落後很多,但是散布在全世界的華人很多,若能連結在一起,大家都有共識,相信速度會很快。

他很感謝大地教會給我們的榜樣。靈糧堂散布在全球超過五十個國家有六百多間教會,假如能在海外各地靈糧堂栽培年輕人起來做「跨文化宣教」,相對容易得多。他盼望透過這次聚會,讓台灣教會能像催化劑一樣快速往前。

楊寧亞牧師(中)

台北真理堂主任牧師楊寧亞表示,台灣教會前35年是受歐美教會的幫助;後來35年,包括韓國、印尼和新加坡等亞洲國家開始影響台灣。其中影響台灣最大是韓國教會,不論在禱告,小組、聖靈運動、敬拜讚美和宣教運動都受很大影響。

盼與大地教會合作 成就普世宣教

飄洋過海就能成為宣教師嗎?他曾思考過:「我們差派宣教師出去,對別人不一定有好的影響,甚至可能與當地同工不合。到底我們要派出甚麼樣的宣教師,才是對當地最好的?又當如何讓每個弟兄姊妹奉差遣出去?」

他回憶,1990年張漢業牧師帶他去參訪大地教會,他看到河牧師建立教會的關鍵,在於門徒訓練。他們看重QT、一對一、小組,都是在作門徒訓練,大使命就是帶領萬民作主門徒,「作主門徒是核心」。但是,台灣教會同樣作QT、一對一、小組,為何他們能宣教,我們卻無法做到?大地教會一位同工談到,最重要的精神是「分享」和「謙卑」的態度。不論是QT、一對一和小組,人人都要能起來分享。

楊牧師過去曾向河牧師提議合作宣教,後來因河牧師安息主懷未繼續。他期待這次研習會後,能與大地教會一起配搭,做成普世宣教的事奉。

張復民牧師(中)

台灣信義會總會監督、板橋福音堂主任牧師張復民表示,台灣信義會差遣八、九名宣教士投入跨文化宣教,但是因為緬甸內戰,宣教士不得已撤回,現在只剩五位從事海外跨文化宣教。

謙卑向韓教會學習 少走冤枉路

他說,雖然在海外建立廿多個堂點,但是多半以華人為主;支持當地廿多位傳道人,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開拓植堂。但應差派更多人,效法耶穌基督道成肉身進到萬國萬邦,不只是做華人為主的福音工作。

張牧師認為,大地教會有卅多年經驗,我們需要謙卑學習,也可以少走冤枉路。十多年前,常與大地教會連結,但是大部分都是學習門訓、QT、敬拜和牧養,海外宣教還沒有學習到。

張牧師也提到,台灣普遍沒有扎實成熟的牧養哲學,門徒訓練的理念和佈道宣教神學,也常跟著流行走。而且台灣教會每三到五年會產生一些運動和流行,大家都跟著走。但是多數教會並沒有實質成長,多半是短暫的興奮刺激,結果都不一定是正面。更嚴重的是,沒有建立自己的牧養聖經神學,或門徒訓練理念和佈道宣教神學,結果成長有限非常可惜。

他認為,若我們好好把這些聖經基礎扎實建立起來,影響會長久深遠。學習策略,往往會隨著時間和空間環境文化而改變,光是疫情就使我們佈道策略有很大改變,但是聖經理念長長久久。期待台灣教會長大成熟,讓海外宣教進入成長期、成熟期,但他估計要先有五年的謙卑學習,才能走到。

杜明達牧師(中)

很單純照聖經的話去宣教

杜明達牧師也表示,大地教會建立時就很清楚要建立宣教的教會,因此有37年後的結果。我們對宣教有很多想像,想做這或不想做那,但是大地教會就很「單純」,認為耶穌怎麼、怎麼做,他們就照著去行。我們要建立耶穌的教會,而不是我的教會。既然是建立耶穌的教會,一定是以宣教為核心的教會。這也是台灣教會可以學習的。既然都是耶穌基督的教會,不論大小、語言,宣教都應該是建立的核心。若我們下決心一起做,每個教會在五年、十年各差派一位宣教士,也可以派四、五千人出去。

他說,小組教會宣教網絡在疫情前,每年可以派20個以上的短宣隊出去,現在包括小組教會宣教網絡和華宣盟,也有幾十位超過廿年經驗的宣教士。只要教會願意,都可以投入,只要合作就有很大可能。

張漢業牧師

台北純福音主任牧師張漢業表示,這次研習會對台灣教會是很大的轉捩點,馬偕來台宣教150年;泰雅族靈風吹起已經有50年,聖經也多次提到「時候滿足的時候!」台灣教會150年來都在追求成長、復興。他在台灣宣教30年間,看見台灣是全世界最合一的教會,牧者之間最相愛的教會。在合一的基礎裡,我們要去宣教,相信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果效。

台灣在合一基礎上聯合宣教

有一位差會前東亞區主席多次向他提到,為何台灣的教會不去宣教?張牧師坦言,每個大教會都致力在開拓自己的教會,在各地植堂。現在時候到了,每個教會應該去開拓跨文化的教會。

張牧師也提出眾教會以後可以合作的方向:

一,未來在合一的基礎上聯合宣教,不再是單槍匹馬,教會一起來做,力量就很大。

台灣復興為宣教 落實宣教台灣

二、大地教會引發我們宣教的動機。現在就是時刻,台灣教會具有影響力的牧者都在,我們需要思考,「不是台灣宣教,乃是如何成為宣教的台灣」?不是誰來發起或催逼,乃是藉由這次研習,催化台灣的宣教工作,讓台灣教會、差會聯合起來,完成宣教。

台灣是已有150年宣教歷史的國家,他個人為了回應2000年福音運動,要建立一萬間教會,兩百萬信徒、差派三百萬宣教士。他的異象是2020年前建立30間教會、差派10位宣教士。現在是一起合作的時候到了。現在千人教會有七十多間,大教會興起。復興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宣教。

三、期待研習會後能落實,結出美好果子。研習會後,一月24日的後續餐會聚集,邀請教會和差會參與,思考未來十年、廿年、卅年,台灣宣教如何推動落實,並能夠繼續推動宣教。否則會後大家各自忙碌,又回到原點。

徐相鎮牧師(右)

宣教士在台 小教會也可以推動

「小間教會也可以參與宣教。」純福音世界宣教會台灣總會長徐相鎮牧師說,河用祚牧師開拓教會時,清楚揭示教會存在的理由是宣教。河牧師願意為教會捨己的精神,給我們提醒和鼓勵。到底我們領受神的恩典後如何往前?如何參與宣教?尤其是鼓勵年輕人有機會到國外學習宣教,甚至之後能參與宣教。

即使規模小的教會,也可以宣教。徐牧師現身說法。自己28年前,在台中開拓台中純福音教會,之後陸續開拓苗栗、公館純福音教會,分別由師母和兒子牧養。他們也固定把奉獻經費奉獻給海外的紐西蘭、日本等地,當他們與當地宣教士一起交通,大家都很喜樂。這次透過研討,台灣教會學習大地教會宣教策略,未來期待「台灣宣教、宣教台灣」,一起完成神的使命。

戴繼宗院長(左)

主持的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戴繼宗也表示,籌備這次研討的,還有一些是宣教單位,從一些宣教士分享,讓他深深感受到韓國教會對台灣的負擔,甚至「著急」,也期望24日後續的聚會能具體帶出行動。

會場

會場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